調查設計Back


第一階段:基礎研究
 
民研計劃於2007年4月中,根據明報過去十年每日刊登的頭版頭條新聞,透過電腦程式點算連續兩天重複出現的關鍵詞彙,運算各則頭條新聞的分數,並以每半年為一個運算區間,得出每半年分數最高的首十則重點新聞,編入大事年表。之後,研究隊員又根據自己的判斷,從餘下比較高分的重點新聞中,增補平均3則但不多於6則新聞進入大事年表。在編製事件列時,研究隊員會在各樁事件配上關鍵人物,並把有關人物分為政治、經濟、民生三個範疇,以及權力建制內與外兩個層次。在第二階段專家評選時,有關大事年表和人物列經已附隨問卷發放,方便專家參考。
 
須要說明,由於如何界定每則重點新聞是屬於政治、經濟或民生範疇有一定困難,而部分關鍵人物又會在不同事件中出現多次,加上部分人物亦會在十年內出入於權力建制,因此,有關事件和人物的分類,純屬參考。對評選過程結果完全沒有影響。
 
第二階段:專家評選
 
第二階段評選的專家名單由明報及香港電台負責提供,名單共59人。
 
民研計劃透過傳真及電子郵件方式向59位專家發出問卷,要求每人評選不多於20位在回歸後影響香港發展至深的本地人物。被提名最多次數的20位關鍵人物會進行入第三階段的巿民意見調查,而專家則以傳真的方式將填妥的問卷傳送回民研計劃。每份以傳真方式發送的問卷均印有編號以便追收,及防止重複遞交問卷。
 
民研計劃共發出59份問卷,並說明5月3日為截止日期。不過,基於部分專家的要求,民研計劃最後把截止日期延遲至5月11日。經過點算後,民研計劃於2007年4月27日至5月11日內收回53份,回應比率為89.8%。民研計劃於5月15日再多收一份問卷,但已無法把資料納入評選結果。此外,53份有效問卷的其中2份出現了21個提名,民研計劃遂按照問卷所列規矩,以電腦隨機方法刪去超額選項,即每份隨機剔除1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