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達 (建設澳門聯盟負責人)     
     | 
  
  |   | 
 
  | 
 
  |   | 
一、調查概況:
  
名稱:『澳門與內地實施廿四小時通關』 
主辦:建設澳門聯盟 
合辦: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研究顧問:澳門大學助理教授呂國民博士 
調查日期:2003/10/27,28,30,31 (共四天) 
調查對像:全澳18歲以上居民 
調查方式:電話問卷調查 
有效問卷:542份 
  | 
  |   | 
  |   | 
二、抽樣方法:
  
調查由電話訪問員在督導下進行,抽樣方法是先從澳門的住宅電話號碼資料庫中隨機抽取部份住宅電話號作為抽樣號碼,然後採用「加一減一;加二減二」的方法產生另一組號碼混合使用,以減低因忽略非登記住戶而出現的誤差。在過濾重覆號碼後,所有電話號碼再以隨機排列方式混合成為最後樣本。所有調查的訪問對像均為18歲或以上澳門巿民。訪問員在成功致電住戶後,再從住戶符合條件的成員中以出生日期抽取一人接受訪問。
  | 
  |   | 
  |   | 
三、受訪者特徵:
  
本調查542名受訪者中,男性佔42.6%,女性佔57.4%;年齡層以四十歲及三十歲較多,分別佔22.4%及26.1%;教育程度以高中最多,佔30.1%,中一至中三佔26.9%,小學或以下佔24.1%,大專或以上佔18.9%。受訪者的職業以文職及服務人員居多,佔27.8%。
  | 
  |   | 
  |   | 
四、調查結果摘要:
  
1.	據我們的調查結果所得,澳門市民平均每個月返大陸近三次。 
 
2.	澳門市民通常每次返大陸會有2-3人同行。 
 
3.	澳門市民返大陸的最主要原因是消遣/購物 (佔67.7%)。 
 
4.	近一半(46.9%)市民每次返大陸消費會用100多元,其次為200多元(27.5%)及300多元(10.7%)。 
 
3. 澳門巿民對特區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的滿意程度遜於特區政府在維持經濟繁榮方面的表現 
 
5.	近一半(47.4%)的市民同意澳門同內地實施24小時通關,而不同意的佔36.9%。 
 
6.	有24.7%市民認為應該越快越好實施24小時通關,與此同時,有20.4%市民表示應該越遲越好。 
 
7.	42.6%的市民認為24小時通關會對澳門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認為有正面影響的佔25.3%,認為無影響的有14.4%。 
 
8.	大多數(74.4%)的市民表示24小時通關之後,不會多返大陸。 
 
9.	大多數(81.9%)的市民表示就算24小時通關之後,也不會減少在澳門的消費。 
 
10.	大多數(74.2%)的市民認為如果24小時通關之後,會有更多內地人來澳門消費。 
 
11.	絕大多數(89.5%)的市民表示不會因24小時通關而搬入大陸居住。 
 
  | 
  |   | 
  |   | 
五、總結:
  
1.	澳門市民平均每個月返大陸三次,主要為了消遣及購物。 
 
2.	儘管祇有近一半(47.4%)市民同意澳門與內地實施24小時通關及有42.6%的市民認為24小時通關會對澳門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但是大多數(74.4%)市民表示24小時通關之後,不會多返大陸,也不會減少在澳門的消費。 
 
3.	有人擔心24小時通關後會影響澳門的樓市,事實上絕大多數(89.5%)的市民表示不會因24小時通關而搬入大陸居住。 
 
4.	我們認為市民普遍對24小時通關存有戒心,是出於維護本地的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疑慮又缺乏實質支持。 
 
  | 
  |   | 
  |   | 
六、建議:
  
1.	鑑於澳門市民經常返大陸(主要在珠海)消遣及購物,我們要求珠海市政府採取有力措施,保障澳門市民的消費權益,確保澳門市民在珠海市所購買的物品或所提供的服務貨真價實。 
 
2.	隨著內地各省市逐步落實自由行,我們認為澳門特區政府應該積極爭取盡早同內地實施24小時通關,以便澳門各服務行業盡早復甦,以利減低失業率及改善普羅大眾的經濟收入。 
 
3.	促進地區的發展,改善人流和物流是其中一項關鍵因素,我們認為24小時通關將有利澳門旅遊博彩業的發展。 
 
4.	我們認為澳門特區政府在實施24小時通關前,應將通關後有利澳門發展的好處展示給市民知道,以消除市民大眾的疑慮,做到政通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