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3.15論壇公眾抽樣說明Back

鍾庭耀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

 
特首選舉辯論如箭在弦,由八大傳媒合組的主辦單位亦已把活動正名為「二零零七年行政長官選舉辯論」,並已為公眾參與訂立規則。

筆者在3月10日發表題為「特首選舉3.15論壇公眾抽樣說明」的文章,介紹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打算如何從香港巿民中隨機抽取100至120人作為現場觀眾,向候選人提問。筆者今日在此向巿民報告有關工作的進度和一些有用的參考資料。

民研計劃是在3月8日經開始進行抽樣工作,目標對像為18歲或以上操粵語或英語的香港居民。在整個抽樣及確定邀請過程中,民研計劃完全沒有詢問目標對象的政治取向,以免巿民誤會他們所持政見會影響他們出席論壇的機會。

這種做法日後可以斟酌。因為不少在外國舉行的選舉電視辯論,以至在本地行之已久的地區選舉論壇,會眾可能都會是壁壘分明。只要論壇容許各候選人及其支持者有同等機會提問、質詢和回應,則也屬公平、合理和可觀。

其次,從選舉研究的角度看,參與辯論的觀眾無疑是民意研究的合適對象。如果能夠在辯論的前、中、後掌握他們對候選人評價的變化和原因,則從研究結果便可審視大眾的思辯過程,效果與慎思民調異曲同工。

不過,鑒於香港的政黨政治並未成熟,而公眾參與特首選舉辯論又屬首次,筆者在權衡利弊後,決定不會在選舉辯論前,向有關巿民進行任何意見調查,辯論過後則會從長計議。

為了增加出席辯論巿民的代表性,筆者制定了一個配額制度,盡量把出席論壇巿民的成份,調節至與香港人口的成份相約。方法是把抽樣面額分成六組,分別是:(1)初等學歷男性;(2)中等學歷男性;(3)高等學歷男性;(4)初等學歷女性;(5)中等學歷女性;和(6)高等學歷女性。按照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配額分別預設為10、25、12、16、26、11人,合計100人。

此外,為了確保公眾人士的中外人士比率與香港人口看齊,我們特別留意有關人士在樣本中出現的比例,務求樣本中大概5%是操英語人士。

制定上述配額後,所有電話號碼都是由隨機抽樣產生。截至辯論報到前24小時,民研計劃的進度如下:

    目標 100%  預留數目 120%  已經確定  差額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初等學歷  10   16   12   19   9   13   -1   -3 
  中等學歷  25   26   30   32   42   30   +17   +4 
  高等學歷  12   11   14   13   23   20   +11   +9 
  合計  100   120   137   +37 

民研計劃會在餘下時間,填滿初等學歷人士的配額,和剔除超額組別在預留數目以外的餘額,務求把最後獲邀巿民的數目控制在100至120人之間。

統計顯示,高等學歷人士比較願意接受邀請,初等學歷人士反之。以應邀率計,截止目前為止,是次抽樣的成功接觸率為65.0%,但接觸後的整體應邀率只得5.9%,而成功邀請初等學歷人士的成功機會就更加之低。記錄顯示,民研計劃的工作人員一共撥號9,567次,才錄得137名巿民願意接受邀請,顯示有關工作的難度。此外,根據前線工作人員的匯報,大部份聯絡所及的巿民都表示沒有興趣參加,當中又以初等學歷人士為甚。部分巿民則表示集合時間過早,無法赴約。

無可否認,在這種情況下,願意接受邀請的巿民應該是比較積極和願意表達自己的一群,當中又以高等學歷人士比較願意。如果我們沒有設立配額制度,基層巿民的聲音可能無法進入會場。不過,以隨機抽樣方法填補配額,難度其實頗高。配額愈多類別,所花的時間和資源便愈多。不少研究機構會在這種情況下放棄隨機抽樣,改為隨意選樣或雪球滾樣,甚至是透過私人網絡邀請目標人士參加。民研計劃沒有採用這些方法,是希望所得樣本的代表性能夠達到最高。

社會人士須要知道,參與辯論的公眾得來不易。在參選陣營與主辦機構努力協調辯論細則的同時,應約巿民亦付出了不少時間和心力參加辯論,而我們的抽樣工作,亦毫不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