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意欲分析Back

鍾庭耀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

 

七一在即,各界人士又開始揣測遊行人數。筆者在去年同期撰文指出,七一遊行和六四集會已經成為本地公民社會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集會和遊行人數的多寡,是屬於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過份關注人頭數字而忽略活動本質,可能會犯上分析錯誤。

 

無疑,2003年的七一遊行,不折不扣是一次人民力量的展示,亦直接動搖了董建華政府的管治,改變了巿民對群眾運動的看法。可以預期,每年的六四和七一,不論中央和特區政府的管治如何有效,社會氣氛何等祥和,只要群眾運動的組織者不太脫離參與群眾的訴求,每年總會有數萬人自動參與。

 

筆者估計,就算六四獲得平反,市民仍然會有一段時間維持每年集會一次,紀念六四學生運動。董建華雖已下台,但市民不會輕易忘記人民力量,會不時集結議題在七一提出訴求。

 

根據筆者進行有關七一遊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香港巿民兩年來參加七一遊行的意欲,的確按年下降(表一)。不論是以「一定會」或「一定會+多數會」的比率作為指標,以兩年來六月底進行的同期調查比較,今年的數字大概只及去年三分之一,而且有繼續下降的趨勢。因此,可以預期,今年參加七一遊行的人數,會比去年大幅度減少,漸次靠近參加六四集會的數目。

 

如是者,七一遊行可能會如六四集會般,慢慢累積出一種既定的形式和文化,成為展示社會自由度和多元化的一個集體符號。中央和特區政府如果把該等符號視作洪水猛獸,可能會曲解民意而導致施政失誤。反之,如果政府和民間社會能夠雙雙珍惜活動背後的核心價值,與民族情懷相調和,則七一遊行中出現國旗區徽,兼且同時慶祝回歸,並非癡人說夢話。

 

筆者進行的調查顯示,曾經參加兩次七一遊行的被訪者,雖然為數不多,但他們參與今年七一遊行的意欲超過四成,包括接近兩成謂「一定會」參加(表二)。從民意數字的比例來看,這批積極人士大概有8萬,而當中接近4萬可算是七一遊行的中堅份子,是一個不少的數目。這批人士目標明確,風雨不改。七一遊行文化將會如何發展,他們舉足輕重。

 

數字亦顯示,從來沒有參加七一遊行的人士,差不多完全沒有意欲參加。參加過第一次遊行而去年不再參加者,也基本上沒有多大興趣再參與。相反,去年才開始參加七一遊行的極少數人士,倒更有興趣。這就顯示,與六四集會一樣,參加七一遊行的核心人士已經逐漸形成。研究七一政治文化的發展,應該先從這些人士的背景和訴求著手。

 
 

表一:兩年來市民在七一前參加遊行意欲的比較

 調查日期
 一定會  多數會  多數不會  一定不會  未決定  一定會+多數會
 20-23/6/05
 1%  5%  18%  60%  17%  5%
 6-8/6/05
 2%  4%  21%  55%  18%  6%
 21-24/6/04
 6%  8%  16%  51%  19%  14%
 7-11/6/04
 7%  6%  17%  49%  21%  14%

* 由於點數進位問題,和數可能與相加總數略有不同。數據取自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獨立抽樣調查,2005年的調查涉及樣本依次為1,026及1,029個,回應比率分別為61.9%和66.0%。2004年調查的樣本資料已在去年發表。

 

表二:參加七一遊行意欲與遊行經驗的關係

 參與2003年七一遊行
 參與2004年七一遊行  基數  一定會參加今年七一遊行  一定或多數會參加今年七一遊行
 有
 有  130  18%  43%
 有
 沒有  208  1%  8%
 沒有
 有  23  4%  39%
 沒有
 沒有  1,679  0%  2%

* 數據取自表一中兩次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獨立抽樣調查,合併樣本2,055個,平均回應比率為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