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該發展票站調查Back

鍾庭耀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

 

台灣是一個高度民主的華人社會,但在第六屆立委選舉期間,台灣傳媒並沒有進行票站調查,情況與三月總統選舉的情況大相逕庭。當時,無線衛星台(TVBS)在選舉日第一次進行台灣總統選舉「出口民調」,東森電視台進行「改良式出口民調」,而民視則曾經宣佈進行「即時動態民調」,但始終沒有公佈結果。不過,根據筆者的觀察,只有無線衛星台的「出口民調」是真正在票站出口進行,屬於國際社會慣用的票站調查。

 

根據筆者的記錄,無線衛星台是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時第一次進行票站調查,由天和水行銷顧問公司執行。今年三月,無線衛星台再次在全台灣進行總統選舉出口民調,由電視台自己執行。撇除一些小型探討性質的票站調查,這是台灣歷史上僅有的兩次大型票站調查。

 

筆者自1991年起在香港策劃出口民調,實在非常樂意見到台灣發展自己的出口民調,並希望為台灣的朋友提出一點意見。當然,台灣傳媒如何發展票站調查,是台灣傳媒自己的事。不過,港台兩地如果能夠互相借鑑,總算是一件好事。讓我們先探討票站調查的作用和操作,然後再討論其間的政治壓力和行政干擾。

 

筆者認為,票站調查主要有兩種功能。其一,是傳媒可以透過票站調查及早預測結果;其二,是票站調查可以為選舉結果和報導提供科學分析。第一種功能,在開票手續繁複和動作緩慢的地區,票站調查差不多是傳媒報導選舉時不可或缺的工具。因為,在重視資訊流通的社會,一般民眾和投資機構根本不可能等待整天、在有些國家甚至要等待幾個星期,才能得悉選舉結果。有些國家,選舉舞弊嚴重,民眾寧願相信獨立而迅速的票站調查,也不相信官方的點算數字。正因為票站調查這個功能,先進國家的獨立傳媒才願意投放大量資源進行票站調查。根據報導,美國的傳媒在今年11月的大舉就合資了一千萬美元聯合進行票站調查,2008年的經費可能還要漲價一倍。

 

票站調查的第二種功能,是筆者在香港及澳門鍥而不捨地進行票站調查的主要原因。筆者進行的票站調查,採用的都是比較複雜和偏長的問卷,因為在爭取樣本數目和資料深度之間,筆者選擇了後者。不過,大部份由筆者主持的票站調查,都是得到傳媒贊助,部份結果用作投票結束後即時預測結果之用。作為學術界的民意研究工作者,筆者希望達到雙贏局面,即既可預測結果,又可用作選舉研究。相對於台灣和西方社會,這是香港民意調查發展的一個特色。

 

不過,香港近年來出現一個現象,是部份政黨在選舉當日進行大型票站調查,並把結果應用到當日的選舉工程。由於該等政黨並非打正旗號進行票站調查,因此有欺騙選民之嫌。希望台灣的政黨不會傚法。

 

這就帶到票站調查在操作上的問題。票站調查最先在美國出現,至今已有40多年,其間出現過不少爭論。1980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由於東西岸時差的關係,部份傳媒在西岸尚未結束投票前,便宣佈列根擊敗卡特,引起軒然大波。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傳媒在選舉當晚反覆修正佛羅里達州的票站調查預測,使傳媒預測布殊和戈爾的勝算反覆無常,遭人詬病。今年美國總統選舉,美國的學術和評論界現時仍然激烈討論票站調查的數字有沒有誤導選民。

 

綜合上述爭論,似乎都是圍繞著票站調查的準確程度、公佈時間和對選民的影響。美國社會崇尚言論及資訊自由,所以對沒有限制傳媒進行票站調查,上述爭議最後都是交由傳媒自行解決。香港社會雖然稱不上民主,但崇尚自由法治,法律也沒有禁止票站調查。不過,選舉管理委員會的指引就要求傳媒不要在選舉結束前公佈預測,否則會受到公開譴責,但亦只此而矣。傳媒和學界都相當自律,沒有在投票結束前公佈候選人的得票估計,或把結果通知參選人士。這種自律會否因為政黨開始進行選舉工程票站調查而需要調整,則屬後話。

 

在台灣,票站調查的討論似乎仍然停留在可與不可之間。不可的論點,又圍繞著一個台灣社會特有的問題,就是票站調查的預測一旦公佈,就算是投票已經結束,都可能會引起一些政府和政黨不願見到的情緒反應。這個論點,與前述關於票站調查的爭論有所不同。筆者認為,這種憂慮實屬不必。只要票站調查符合科學方法,執行時又不妨礙選民投票,則預測是否準確,民眾的反應如何,應該交由民眾自己決定,傳媒自己承擔。使用行政或立法手段干擾民調,只會妨礙資訊流通。

 

根據台灣選舉的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在投票所四周30公尺內,「喧嚷、干擾或勸誘他人投票或不投票」者屬於違法,經警衛人員制止後仍繼續為之者,可判處徒刑或罰款,但這不應是禁止票站調查的理據。在澳門,立法會選舉法則明令禁止選民在投票站100公尺範圍內,「透露其已投或擬投的候選名單」。不過,雖然如此,筆者仍然可以依法在澳門進行票站調查,只是沒有詢問選民的投票意向,和沒有在投票當日公佈結果。

 

台灣號稱是最民主的華人社會,理應讓各類民調好好地發展。雖然台灣的點票工作異常快速,但從資訊速度和分析廣度看,票站調查仍然有其發展空間。下午四時過後,多角度和有根據的民調數字,總比角子老虎機般的快速灌票更有意義。所謂「灌票」,是指電視台在快速報票時,為了快人一步,便在電腦程式上輸入虛假數字,使數字快跳,然後再慢慢濾走虛假數字,避免錯判。台灣電子傳媒的灌票行為,行內無人不知,嚴重打擊台灣傳媒的公信力。

 

在台灣,票站調查仍是新生事物,是台灣邁向民主的重要指標。如果台灣民眾不珍惜這個發展、傳媒不聯手建立民調的公信力和專業性、朝野繼續打壓傳媒發展票站調查、甚至立法禁止,則台灣要成為華人民主社會的典範,實在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