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票站調查分析系列之四Back

九龍西票站調查結果

鍾庭耀、蔡沛成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成員)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所屬大學立場無關。

 

論選情,九龍西選區可謂最沉悶。選區細小,議席不多,又沒有外來勢力挑戰。選舉的結果,是四位現任議員全部當選,而親中與民主派的得票比率,亦與四年前差不多。

 

選舉前,民主派曾經奢望在區內全取四席。結果證明又是給七一衝昏了頭腦,屬於沒有研究基礎的冒進策略。競選甫開始,我們進行的調查便顯示,大局其實一早已定。民主派要全取四席,或民建聯要拿得兩席,都是沒有可能。選舉結果顯示,民建聯的得票率由四年前23%微升至27%,變化不大。在當選門檻為25%的前題下,兩大陣營的議席數目,根本不會出現變化。

 

不過,民主黨受到何偉途和涂謹申事件衝擊後,曾經一度憂慮一席不保。那邊廂,民建聯亦會希望民主派內耗資源,再由柳玉成奪走部份民主派的票源,增加民建聯拿取第二席的機會。事實證明,區內票源異常穩定,上述事情只屬枝節。

 

從研究的角度看,九龍西的選情平穩,並不影響其重要性。在民主派相對成功和穩定的情況下,派內整合是一個長期揮之不去的問題。具體而言,民主黨與民協之間的競爭、甚至鬥爭,已經長期在九龍西出現。今年,劉千石與涂謹申分拆名單參選,某程度看,亦可視為派內不同路線的競爭。馮檢基的民協一向強調與中央政府「又傾又砌」,與民主黨的關係時好時壞。今年,劉千石在議會結束前,提出與中央和解論,好像是步了民協的後塵。

 

根據實際得票分析,民主派在九龍西其實最有條件使用「鑽石名單」,以顯示派內團結,理由是除非民主派分拆極多名單參選,簡單的分拆或合組名單都不會影響其拿取三席的機會。合組名單的好處,是可以營造團結氣氛,方便選民抉擇。

 

不過,由於民主黨和民協各有盤算,民主派寧願在新界東逆勢實行「鑽石名單」,而不願在九龍西稱兄道弟。民主派選民如何面對派內的角力,是本文分析的其中一條主線。我們的數據,是取自選舉當日在13個九龍西票站外進行的選民調查,涉及1,303個成功個案及81個部份完成個案,回應率為67.4%。關於票站調查的方法和有關資料,將會在下星期末在《民意網站》全面公開。

 

我們首先探討兩屆選舉期間的票源流動,但先要說明,由於1號柳玉成名單的得票只有1,824張,不及全部票數1%,有關名單不在本文分析之列。同樣道理,由於廖成利的得票只有6%,很多分析都會從略。從柳玉成的競選表現,和票站調查所得的數據,我們相信柳玉成名單的票源與民建聯的票源完全沒有重疊。換言之,倘若柳玉成名單取得更多選票,則民主派名單的當選機會便會相應降低。

 

表一顯示,上屆投票支持曾鈺成名單者,差不多全數再次支持曾鈺成名單,只有不足一成轉移支持劉千石和涂謹申名單。上次支持馮檢基和廖成利聯合名單者,有12%轉移支持曾鈺成名單,12%轉移支持劉千石,7%轉移支持涂謹申名單,只留下55%支持馮檢基,和12%「配給」廖成利。換言之,民協只保留了77%票源。上次參選的劉千石、涂謹申和黃仲棋合組名單,今次分拆後,涂謹申名單分得59%,劉千石分得21%,合計80%,比率超過民協但低於民建聯。該名單有14%流向民協和6%流向民建聯。

 

綜合而言,區內民主派與親中派之間壁壘分明,由於沒有中間派人士參選,派係之間的票源流動不足一成,加上首次投票選民的意向與整體選民十分相似,因此沒有出現民主派所期望的七一效應。

 

因此,我們推論,在缺乏中間力量參加比試的情況下,七一效應只是強化了民主派、尤其是民主黨支持者的向心力,而沒有削弱親中派的支持。在九龍西,民協和劉千石雖然比民主黨溫和,但未能吸納民建聯的選票。表二顯示,涂謹申名單的支持者中有51%曾經參加其中一次七一遊行,是全港之冠,而馮檢基就有27%,劉千石有28%,曾鈺成名單則只有6%。上述數字顯示,劉千石與涂謹申分拆名單後,劉千石在政治光譜中走向中間,與馮檢基重疊,而涂謹申「接收」的支持者,則較為偏激。

 

這個現象,同時顯示於其他政治指標。例如,以不滿特區表現以論,涂謹申名單的支持者有77%,而馮檢基就有52%,劉千石有46%,曾鈺成名單則只有10%。在這方面,劉千石的支持者比馮檢基的支持者更加溫和。若以政治與經濟民生的比重計,涂謹申名單的支持者中有63%比較重視政治,以其他名單的支持者大約都是60%以經濟民生先行。對雙普選的訴求,無論是07/08或是2012,馮檢基和劉千石的支持者,都是重疊在比較中間的位置。

 

政黨因素方面,表三顯示,涂謹申名單的支持者中有56%主要考慮政黨因素,黨性最強。曾鈺成名單有49%,黨性也不弱。相反,劉千石、馮檢基和廖成利各張名單的支持者,主要都是考慮個人因素,廖成利的支持者中更有31%表示主要是考慮配票因素。

 

至於支持者的背景方面,表四顯示,曾鈺成名單支持者中有54%年齡50歲或以上,而其他名單的支持者都是以30至50歲人士居多。學歷方面,曾鈺成名單支持者相對較低,涂謹申名單支持者相對較高,其他名單又是居中。職業方面就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曾鈺成和馮檢基名單中,行政及專業人員的比率偏低,這點可以理解,但劉千石支持者的比率,居然比涂謹申名單支持者更高,這就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

 

結合劉千石和民協名單在不同地區的票源分析,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雖然劉千石一向代表勞工階層,但其最近比較溫和的政治訴求,對中產人士的吸引力不下民主黨。在政治的光譜內,劉千石和民協現時可算是重疊在溫和民主派的位置,但民協的勢力主要集中在以基層為主的深水?,而劉千石就在中產較多的油尖旺和九龍城奪去不少民協的選票。從狹義的角度分析,這是民主派的內鬥。從廣義的角度分析,這是政治派別的定位問題。

 

九龍西是一個特殊的選區,親中與民主派之間壁壘分明,沒有中間力量,爭取中間票源變成民主派的內部問題。但長遠而言,中間選票總不能依附在地區政黨和工會領袖之上。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才能,而是因為層次不同,角色有別。這是九龍西選區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表一:兩屆選舉的票源流動

    曾鈺成名單   馮檢基、廖成利   劉千石、涂謹申名單   上次沒有投票 
  馮檢基  0%   55%   9%   24% 
  劉千石  6%   12%   21%   18% 
  曾鈺成名單  91%   12%   6%   24% 
  涂謹申名單  3%   7%   59%   27% 
  廖成利  0%   12%   5%   8% 
 

表二:選民政治取向

    曾鈺成名單   馮檢基   劉千石   涂謹申名單 
  參加七一遊行比率  6%   27%   28%   51% 
  滿意特區政府比率  31%   10%   14%   2% 
  「一半半」滿意特區政府比率  57%   37%   39%   21% 
  不滿特區政府比率  10%   52%   46%   77% 
  選擇基於候選人 : 政治取態  30%   24%   30%   63% 
  選擇基於候選人 : 經濟民生政策  60%   60%   62%   28% 
  支持2012或以前普選行政長官比率  36%   59%   60%   79% 
  支持2012或以前全面普選立法會比率  32%   59%   60%   79% 
 

表三:選擇候選人主要考慮

    曾鈺成名單   馮檢基   劉千石   涂謹申名單   廖成利 
  候選人因素  25%   76%   80%   32%   45% 
  政黨因素  49%   14%   15%   56%   11% 
  配票考慮  2%   3%   1%   3%   31% 
 

表四:選民背景分析

    曾鈺成名單   馮檢基   劉千石   涂謹申名單 
  男性比率  62%   46%   44%   61% 
  女性比率  38%   54%   56%   39% 
  18-29歲比率  11%   22%   19%   17% 
  30-49歲比率  35%   46%   55%   47% 
  50歲或以上比率  54%   32%   26%   36% 
  小學學歷或以下比率  17%   17%   8%   12% 
  專上學歷或以上比率  29%   32%   39%   47% 
  行政及專業人員比率  25%   28%   45%   41% 
  文職及服務人員比率  18%   22%   18%   16% 
  勞動工人比率  9%   10%   7%   9% 
  全職主婦比率  16%   16%   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