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名不應是榮辱之爭Back

鍾庭耀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

 

這是一篇筆者不很願意寫的文章。當今香港和國家都處於多事之秋,為什麼學院中人還要斤斤計較一己排名,把它變成爭名奪利的工具?

 

筆者這番感受,其實已有多年,不過去年特別強烈。因為一年前,「香港專業教育網」公佈「香港優秀大學排名榜」時,當中部分數據使用了由筆者進行,名為「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公眾意見調查。未幾,一位大學副校長在短短一星期內,分別在明報及信報連續發表三篇文章,近乎低諱地攻擊有關調查「粗製濫造」、「近乎兒戲」、「錯得離譜」,屬於「垃圾進,垃圾出」的調查。對於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參與的部分,他認為是「犯了統計及問卷調查上的基本錯誤」、「水平奇低」,「可以休矣」。

 

時值沙士肆虐、六四及七一臨近,社會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筆者認為沒有必要進行意氣之爭。況且,有關公眾意見調查的報告早已在《港大民意網站》詳細公開,笑罵由人。

 

今天我寫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讀者,「香港專業教育網」剛剛又公佈了今年的「香港優秀大學排名榜」。與往年一樣,排名榜中部分數據又是來自筆者執行的公眾意見調查。方法依舊,報告同樣在《港大民意網站》詳細公開。只要「香港專業教育網」繼續委託我們進行獨立的民意調查,我們不會退縮。不過,如果沒有委託,我們亦不會自費進行有關調查。筆者比較關心的,是個別知識分子的學養和承擔,多於院校之間的排名。筆者一向認為,在大專院校裏工作的不一定是知識分子,而很多知識分子也不是在大專院校裏工作。

 

不過,既然有專業機構需要知道市民大眾對不同院校的印象,我們當然要全力以赴。我們在歷年的調查報告中都強調:

 

1.

「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調查」報告已在網上全面公開,而「香港優秀大學排名榜」屬於專業推介,由「香港專業教育網」負責。

 

2.

我們參與的意見調查部分,只能反映一般市民對本地各大專院校的主觀評價,並非對該等院校的客觀評審,或專業推介。

 

3.

有關調查主要採用分類分項評分法,而非相對排名法,有利分析個別院校的長處和缺點;因此,讀者不宜過份集中比較院校之間的排名。

 

4.

民意研究計劃隸屬香港大學,屬於被評價的院校之一。為了確保被訪者不受影響,訪員在訪問的引言中已經強調民意研究計劃是中立的研究組織,並要求被訪者不要因為我們屬於香港大學而影響其本意。我們強調被訪者務須如實作答,否則調查結果便沒有參考價值。

 

5.

為了避免因提問次序引起偏差,每條評分問題中八間院校的提問次序皆以隨機方法輪流轉換。

 

6.

我們認為調查已做到客觀、科學、和非常公正。由於調查的方法和數據已經全面公開,我們歡迎任何機構以同樣方法重覆驗證我們的結果。

 

可惜,在經濟掛帥、削資裁員的年代,各人自有盤算。大專教育已經淪為爭名奪利、你評我審、弱肉強食的場所。兩大不和、副學士課程瀕臨夭折、學術研究要割價傾銷、對於不利自己的指標迎頭痛罵…對於這些事情,筆者只能嘆聲無奈。

 

有云:的士司機和麥當勞收銀員對法例不明所以,所以沒有諮詢的必要。此語已是城中佳話。推而廣之,普羅大眾對院校運作一竅不通,公眾意見調查當然等於「問道於盲」,「可以休矣」﹗這種唯我獨尊的人,當然不會贊成普選,也不會重視民意調查。去年那位副校長,就是以這種觀點把我們的民意調查批評得體無完膚。不過,副校長卻把一些沒有公開報告、但結果對其有利的校內學生調查推崇備至,令人費解。

 

平情而論,所有民意調查都有其局限。民意調查與專業評審不同,只能顯示部分現實。具體而言,大專院校的民意排名,充其量只能顯示不同院校的機構形象。就筆者所知,不少院校私底下也進行有關調查,只是沒有公開結果罷了。

 

傳媒和教育網站進行院校排名,中外有之,在開放社會更加無可避免。認受性如何,則要視乎有關機構所用的方法、研究歷史和實用價值,這些不屬於筆者負責的範圍。不過,筆者一向尊重專業評審,包括學術評審、藝術評審、出版評審等等。筆者亦期望院校間能夠制訂一套公認的標準,為不同的課程、學系、以至院校作出評核。有關標準,不應只從經濟效益出發、或從上而下強制執行,而是應該基於大學教育理想、照顧院校特色、最好由院校自行協商制定。國際間不少具知名度的院校排名榜,都是院校自願參與後,由獨立機構負責進行的。

 

依筆者觀察,有份量的專業推介排名,在香港及國內的發展仍屬初階。既沒有完全服眾的專業排名,亦沒有院校自願參與、或合作進行的評核機制。可以預期,不同的指標將會繼續湧現,例如新生入學成績、畢業生入職薪酬、校內尖子數目、外籍教員或學生比例、學系或院校的國際排名、公眾形象、甚至是院校的籌款能力等等。在不斷強調所謂「知識型經濟」的繁囂俗世,有關爭論將會無休無止,筆者實在不希望再花時間爭論下去。倒不如院校合作,共同制定一套共用的標準。退而求其次,每間院校亦可以為自己整間院校或個別學系制訂指標,每年向公眾展示一下其進退之處。

 

筆者雖然並非交遊廣闊,但也認識不少在不同院校工作的教員、職員和學生。筆者從來不會「以校取人」,只會欣賞和尊敬那些有抱負、有承擔和緊守崗位的知識分子。為什麼所有院校,包括那些不在調查範圍的院校,不能有教無類、各展所長、各自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