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研究新指標:民情指數Back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高級數據分析師 戴捷輝 |
|||||||||||||||||||||||||||||||||||||||||||||||||||||||||||||||||||||||||||||||||||||||||||||||||||||||||
筆者所屬之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研計劃)的主要工作,是定期監察香港社會的民情變化,而社會的民意民情,廣義是指市民對社會的整體意見。民研計劃成立於1991年,一直進行各種類型的民意研究,並為不同機構提供研究服務,條件是民研計劃的獨立和專業不受影響。
民情指數(PSI)的研究,源自於一個相當基本的問題,就是在芸芸眾多的追蹤調查中,有沒有一些具指標性或參考作用的題目,可以用於概括社會整體的民意民情?如有,這些指標又是什麼?需知道,過去二十年,民研計劃已進行過為數不少的民意追蹤研究,包括特首民望、政府民望、主要官員民望,以至國家民族、社會現狀評價及多項社會指標等,要將它們結合為一,殊不簡單。
2010年,民研計劃與now新聞台合作進行民情指數先導調查,進行定期性巿民意見抽樣調查。有關調查於2010年6月首次進行,然後於2011年全年每月進行一次,研究結果於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間公佈。
訂立民情指數
經過約兩年的籌備、探索和分析後,民研計劃決定對過去二十年間約二百條的民意追蹤題目進行篩選,把最具代表性的題目抽取出來,整合成為一個簡單綜合指數:民情指數。而建立該指數的目的,在於量化市民對社會的情緒反應,以解釋及預視社會出現集體行動的可能性。
事實上,過去的民意追蹤研究,大致可分作兩大範疇,分別為市民對整體政府管治的表現評價,是為「政通」;以及市民對整體社會狀況的評價,是為「人和」。於是,民情指數便有了「政通」和「人和」兩個概念,並分別以政評數值(GA)和社評數值(SA)顯示。
首先,是「政通」部份,即政評數值,由四條問題組成,分別是:
這四條問題的歷史相當悠久,最早的港督/特首評分,始於1992年7月,極具指標性及參考作用。至於其餘題目,也最少有十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更新週期較密,每當有新的調查結果出現,都會將政評數值更新。
然後,是「人和」部份,即社評數值,涵蓋另外6條問題,分別是:
這六條問題的歷史同樣悠久,數據也是始自1992年,而且涵蓋面廣,六條問題已包含了社會整體對政治、經濟及民生狀況的表現評價。有關民情指數的詳細運算方法及計算過程,讀者可參閱《民意網站》中的《民情指數方法說明》。
民情指數的用意及未來發展
以下臚列過去二十年的港督及特首在上任與落任,以及任內的最高和最低之民情指數、政評數值及社評數值,方便讀者參考:
各港督及特首在任期間的具體民意民情的變化,還待讀者自行詮釋,筆者在此不贅。但需指出,民情指數、政評數值及社評數值,全屬一個介乎0至 200 的標準化數值,數字愈低,代表民情愈差;數字愈高,代表民情愈佳,而中間正常的水平則為100,即半數在上,半數在下。詳情可參考以下等級參照表:
民情指數這項民意研究的新指標,不僅將眾多複雜的數字簡單結合,更以清晰易明的指數,來演繹社會整體民意民情。市民亦可將個別指數或數值與過去二十年的歷史數字進行對比,長遠將有助於市民理解民意研究的用處。
民研計劃將繼續推動及擴展民情指數的用途,例如把民情指數按人口變項逐項分析,進而得知不同組別人士對整體社會的觀感差異,例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政治傾向、社會階層等等,為本地的民意研究奠下更深和更鞏固的基礎。
隨著民意研究的不斷發展,以及各式各樣調查結果如雨後春筍般的發佈,筆者希望民情指數的出現,將為市民提供一個方便、清晰、簡單、易明的綜合指標,整合市民對社會的整體意見,鑒古知今。這樣,本地不同研究專業的學者以及政府管治的官員,便能更有系統、更全面、更有效地分析社會人士對政府管治表現的意見及取態,從而建立一道市民大眾與政府溝通和交流的橋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