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準確程度Back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 鍾庭耀

從1995年開始,筆者在每次立法局或立法會選舉都有進行滾動調查,起點是選舉截止提名,候選名單初步確定開始,而終點就是選舉前的一或兩天,以便緊貼選情的發展。關於滾動調查的理念和操作,筆者在2004年立法會選舉前曾經撰文解釋,包括「善用選舉民意調查 發展傳媒專業操守」和「滾動調查小常識」等文章。

 

簡而言之,滾動調查就是每天進行調查,按日完成若干樣本,然後總結分析。之後再向前增加一日及向後減少一日,按照滾動樣本每日進行分析。

 

今年9月,為了增加公眾對滾動調查的認識,尤其是滾動樣本的準確性問題,筆者又撰寫了「如何解讀滾動調查」的文章,詳細分析2004和2008年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的最後數字,與真正選舉結果的落差。有關文章的網上版本,已經以數表形式詳細羅列當年參選的每張名單,在滾動調查的最後支持率,與真正選舉得票率的比較,在此不贅。整體分析大致如下:

 

「2004年……建制名單的得票率平均被低估1個百分比,泛民名單平均被高估不足1個百分比。在2008年,建制名單平均被低估1個百分比,泛民名單被高估不足1個百分比。不過,由於相同派系的名單可能被個別高估或低估而互相抵消,因此,民研計劃亦有基於每張名單的絕對落差數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2004年,建制名單的最後得票率平均偏離滾動調查5個百分比,泛民名單平均偏離3個百分比。在2008年,建制名單平均偏離3個百分比,泛民名單平均偏離2個百分比。」

 

「得票比率以外……2004年最後滾動調查中前列30個候選人中28人果然當選。2008年最後滾動調查中前列30個候選人中27人果然當選,成績算是不錯。」

 

今年的滾動調查,雖然方法依舊,但就遇到更多挑戰。

 

首先,由於議席增多,比例代表制最高餘額法變相成為多議席單票制,大部份政黨於是分拆名單參選,又把目標放在低票當選,民調結果於是出現參選名單的支持比率全線偏低。結合樣本的抽樣誤差,勝負的研判變得困難。

 

其次,由於不少政黨放棄高票當選的策略,實行以配票工程務求多張名單以低門檻當選,因此,不少政黨及選民都在等候滾動調查的最後結果,再作決定,甚或改變先前的決定。滾動調查因而變成配票活動的一環,與選情互動,民調與選舉結果因而出現較大差距。今年的選舉結果證明,能夠掌握低門檻配票策略的陣營,比不懂配票而胡亂告急的陣營,的確能夠更加有效地把選票轉化成為議席。

 

最後,與往年一樣,部份帶著政治偏見的評論員,或者出於誤解,或者基於任務,都在抹黑我們的調查工作,為我們的研究團隊,尤其是前線工作人員,增添不少壓力。筆者可以做的,就是不斷作出澄清,和公開交代我們的工作。例如,在選舉前舉行的最後一個記者招待會,筆者就一再強調,民研計劃及筆者從來沒有在選舉期間,包括選舉當日及競選期間,為任何政黨或候選人提供選戰服務,包括民意調查服務,而所有在選舉當日或之前的民調告急呼籲,一概與筆者無關。把民研計劃說成是一門生意,甚至是懷有政治動機,輕則誤解,重則誣衊。

 

面對上述各種挑戰和作出相應措施後,究竟我們今年的滾動調查又有多準確呢?以下是今年的最新統計,可以視為2004和2008年的後續研究:

 

2012年立法會滾動調查最後數字與選舉結果比較

 

香港島

滾動調查最終得票

選舉真正得票

得票比率差異

候選名單

以有效
票數計
            

結果推算^

所得票數
比率

入選名單

勝算極高

機會較高

機會均等

許清安名單

*

 

 

 

1%

 

0%

單仲偕名單

10%

 

 

單仲偕

12%

單仲偕

-2%

勞永樂名單

6%

 

 

勞永樂

5%

 

0%

劉嘉鴻名單

8%

 

 

劉嘉鴻

6%

 

2%

鍾樹根名單

10%

 

 

鍾樹根

10%

鍾樹根

-1%

吳榮春名單

1%

 

 

 

*

 

0%

何秀蘭名單

10%

 

 

何秀蘭

10%

何秀蘭

1%

葉劉淑儀名單

10%

 

 

葉劉淑儀

9%

葉劉淑儀

1%

王國興名單

7%

 

 

王國興

8%

王國興

-1%

陳家洛名單

19%

陳家洛

 

陳淑莊

21%

陳家洛

-2%

何家泰名單

*

 

 

 

*

 

0%

曾鈺成名單

13%

 

曾鈺成

 

11%

曾鈺成

2%

劉健儀名單

6%

 

 

劉健儀

5%

 

1%

吳文遠名單

*

 

 

 

1%

 

-1%

^ 只包括兩位候選人,結果兩人最終亦當選
* 為百分比不足0.5%

 

九龍東

滾動調查最終得票

選舉真正得票

得票比率差異

候選名單

以有效
票數計
            

結果推算^

所得票數
比率

入選名單

勝算極高

機會較高

機會均等

梁家傑名單

22%

梁家傑

 

 

15%

梁家傑

8%

黃國健名單

11%

 

 

黃國健

14%

黃國健

-3%

陶君行名單

8%

 

 

陶君行

10%

 

-2%

嚴鳳至名單

1%

 

 

 

1%

 

-1%

胡志偉名單

16%

 

胡志偉

 

15%

胡志偉

1%

陳鑑林名單

17%

 

陳鑑林

 

17%

陳鑑林

0%

謝偉俊名單

10%

 

 

謝偉俊

14%

謝偉俊

-4%

黃洋達名單

13%

 

 

黃洋達

13%

 

0%

譚香文名單

2%

 

 

 

2%

 

0%

^ 只包括三位候選人,結果三人最終亦當選

 

九龍西

滾動調查最終得票

選舉真正得票

得票比較
比率差異

候選名單

以有效
票數計
            

結果推算^

所得票數
比率

入選名單

勝算極高

機會較高

機會均等

黃以謙名單

*

 

 

 

2%

 

-1%

黃碧雲名單

21%

黃碧雲

 

 

16%

黃碧雲

5%

譚國僑名單

8%

 

 

 

13%

 

-6%

黃逸旭名單

1%

 

 

 

1%

 

0%

蔣麗芸名單

16%

 

蔣麗芸

 

20%

蔣麗芸

-4%

黃毓民名單

21%

黃毓民

 

 

17%

黃毓民

5%

林依麗名單

1%

 

 

 

*

 

0%

梁美芬名單

16%

 

梁美芬

 

15%

梁美芬

1%

毛孟靜名單

17%

毛孟靜

 

 

16%

毛孟靜

0%

^ 包括所有五位候選人,結果五人最終亦當選
* 為百分比不足0.5%

 

新界東

滾動調查最終得票

選舉真正得票

得票比較
比率差異

候選名單

以有效
票數計
            

結果推算^

所得票數
比率

入選名單

勝算極高

機會較高

機會均等

梁國雄名單

15%

梁國雄

 

 

10%

梁國雄

4%

葉偉明名單

5%

 

 

葉偉明

5%

 

-1%

劉慧卿名單

10%

 

劉慧卿

 

8%

劉慧卿

2%

梁安琪名單

1%

 

 

 

*

 

0%

龐愛蘭名單

8%

 

 

龐愛蘭

5%

 

3%

葛珮帆名單

8%

 

 

葛珮帆

10%

葛珮帆

-2%

陳志全名單

10%

 

陳志全

 

8%

陳志全

2%

邱榮光名單

*

 

 

 

1%

 

-1%

陳克勤名單

9%

 

陳克勤

 

9%

陳克勤

0%

張超雄名單

5%

 

 

張超雄

9%

張超雄

-3%

蔡耀昌名單

2%

 

 

蔡耀昌

2%

 

0%

范國威名單

3%

 

 

范國威

6%

范國威

-3%

田北俊名單

7%

 

 

田北俊

7%

田北俊

1%

黃成智名單

4%

 

 

黃成智

5%

 

0%

湯家驊名單

6%

 

 

湯家驊

7%

湯家驊

-1%

何民傑名單

1%

 

 

 

1%

 

0%

龐一鳴名單

1%

 

 

 

1%

 

-1%

方國珊名單

6%

 

 

方國珊

5%

 

1%

陳國強名單

1%

 

 

 

1%

 

0%

^ 只包括四位候選人,結果四人最終亦當選
* 為百分比不足0.5%

 

新界西

滾動調查最終得票

選舉真正得票

得票比較
比率差異

候選名單

以有效
票數計
            

結果推算^

所得票數
比率

入選名單

勝算極高

機會較高

機會均等

梁志祥名單

5%

 

 

梁志祥

7%

梁志祥

-2%

麥美娟名單

7%

 

 

麥美娟

7%

麥美娟

0%

陳樹英名單

5%

 

 

陳樹英

5%

 

-1%

陳偉業名單

8%

 

 

陳偉業

9%

陳偉業

-1%

麥業成名單

1%

 

 

 

1%

 

0%

曾健成名單

2%

 

 

曾健成

2%

 

1%

郭家麒名單

16%

郭家麒

 

余若薇

14%

郭家麒

1%

田北辰名單

9%

 

田北辰

 

8%

田北辰

2%

何君堯名單

2%

 

 

何君堯

2%

 

0%

陳一華名單

3%

 

 

陳一華

2%

 

0%

梁耀忠名單

7%

 

 

梁耀忠

9%

梁耀忠

-2%

陳恒鑌名單

5%

 

 

陳恒鑌

7%

陳恒鑌

-3%

陳強名單

2%

 

 

陳強

3%

 

-2%

李永達名單

8%

 

 

李永達

7%

 

2%

李卓人名單

10%

 

李卓人

 

8%

李卓人

2%

譚耀宗名單

12%

譚耀宗

 

 

9%

譚耀宗

3%

^ 只包括四位候選人,結果四人最終亦當選

 

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

滾動調查最終得票

選舉真正得票

得票比較
比率差異

候選名單

以有效
票數計
            

結果推算^

所得票數
比率

入選名單

勝算極高

機會較高

機會均等

何俊仁名單

16%

何俊仁

 

 

14%

何俊仁

1%

涂謹申名單

19%

涂謹申

 

 

20%

涂謹申

-1%

白韻琹名單

5%

 

 

 

4%

 

1%

劉江華名單

11%

 

 

劉江華

13%

 

-1%

馮檢基名單

16%

馮檢基

 

 

16%

馮檢基

-1%

李慧琼名單

14%

 

 

李慧琼

17%

李慧琼

-4%

陳婉嫻名單

20%

陳婉嫻

 

 

15%

陳婉嫻

4%

^ 包括四位候選人,結果四人最終亦當選

 

數據顯示,以今年最後發放的滾動調查計,橫跨五個選區和一個俗稱「超級區議會」的功能組別,不論是建制或泛民名單,選前被高估或低估的情況都不太嚴重,除了九龍東梁家傑名單被高估8個百分比,和九龍西譚國僑名單被低估6個百分比之外,其餘差異都可算合理。況且,梁家傑名單在2008年的九龍東滾動調查中,亦被高估10個百分比外,情況甚於今年。

 

若果以各名單的絕對落差數值進行分析,則橫跨六個選區和組別,建制和泛民名單的最後得票率,都是平均偏離滾動調查2個百分比,比2004和2008更加準確。至於今年引進的當選機會標籤,在最後調查中有12個候選人被列為「勝算極高」,結果全部當選;10選人被列為「機會較高」,結果亦全部當選;37人被列為「機會均等」,結果當中18人果然當選,正是一半。所有標籤都非常準確。

 

單看今年新增的「超級區議會」的話,由於樣本充足,抽樣誤差相對減少,任何不尋常的差異,會更能反映滾動調查的設計局限。不過,數據顯示,以最後數據計,滾動調查的平均絕對落差數值是建制3個百分比,泛民1個百分比,可謂相當準確。就算出現差異,可能亦是因為最後配票工程的影響。

 

換句話說,民研計劃今年進行的滾動調查,雖然在個別明單上可能出現較大的落差,但整體而言都是具有頗高參考價值。當然,從參選政黨的角度看,這些或大或小的誤差,可能已經超過他們主觀和客觀上可以容忍的範圍。結合配票和宣傳需要,有些人士盡量詆譭滾動調查,說調查不可信,甚至把我們的調查說成是選戰服務,筆者可以理解。

 

筆者希望,選舉過後,這些人士會重拾理性,以客觀態度審視選舉民意調查的發展,與我們共同建設選舉制度以外的民主配套機制。選舉制度鼓勵配票,是制度的問題。民意調查如果能夠為所有人士提供建基於科學的自由資訊,只要資訊並非虛假,人人共享,那怕選民是用來調整選舉策略,也有它的價值,也應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