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第二階段調查結果概述Back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助理總監 彭嘉麗
|
2011年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繼續沿用過去兩年的方法,即調查節目名單由提名產生,被評節目的數量基本上由各台平均分配,轉眼已完成兩個季度的工作。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無線的《星期日檔案》榮登榜首,隨後是港台的《鏗鏘集》和無線的《新聞透視》,全部皆為長期入選廿十大的熱門節目,再次名列前茅屬意料中事。與此同時,亞視的《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是二十個優質節目中唯一一個特備節目,值得一讚。 現時調查所採用的模式大致上仍然根據香港電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及亞洲電視有限公司在1998年達成的共識進行,而有線電線有限公司則於1999年加入。根據這個共識,香港電台成立一個由電視台、學術界及廣告界代表組成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現有十位成員,負責釐定欣賞指數調查的發展方向、問卷內容、調查方法和節目範圍等,以確保調查在公平及具公信力的調查準則下進行。而欣賞指數的具體調查工作則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獨立進行,緊密的合作關係至今已踏入第十四個年頭(1998-2011)。自1999年開始,每年度的調查共分四個階段進行,即每隔三個月調查一次。調查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形式進行,而訪問對像為九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即一般香港電視觀眾。是次調查季度所涉及的節目範圍包括在2011年4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於無線電視翡翠台、亞洲電視本港台及有線電視各頻道播放的本地製作節目。 就調查節目名單的產生方法(每階段最多可容納一百個節目),民研計劃的隊員在每次調查進行的數星期前,先根據各電視台已公佈的節目表編撰一份草擬名單,然後交由各電視台代表作出增減及覆核資料,有需要時會由非電視台代表投票決定如何分配名單餘額及某某節目是否合資格等等。到目前為止,由於資源有限,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皆以本地製作為主軸,而所有重播、配音、體育直播、外地製作本地包裝及帶宣傳性質的節目暫時未能涵蓋。2002至2008年期間,為了增加調查節目的品種,四個電視台可在各個階段中,各自提名一個未能納入上述範圍的節目進入調查名單,條件是本地製作的節目,不限長度及播放次數。及至2004年第三季度開始,各電視台的節目刪減名額將按該台節目數量的比例計算--即製作越多,刪減名額越高,以取代過去劃一的?減方法。然後,由2008年開始,每個電視台每季會先預設15個節目名額在調查名單內(包括各台提名的節目),餘額再按各台節目的數量按比例分配,以確保製作數量明顯較少的電視台在每次調查中的結果亦有若幹份量及代表性。再及至2009年,顧問團通過對調查設計再作出微調:於每個季度的調查中,預留80個節目名額予經常性的本地製作節目,但不包括新聞財經報道節目,各電視台的名額平均分配,即各佔20個,並透過電視台各自提名的方法建立最後調查名單,而並非按各台製作數量的比例分配。節目長短和次數不限,唯一條件是節目必須為本地製作。此外,如有個別電視台未能在顧問團指定的日期前提交入選節目名單,顧問團中非電視台的代表,將以等額投票方法,替有關電視台選出其入選節目名單。倘若出現同票或其他特殊情況,則交由研究機構以隨機抽籤方法解決。自2009年第一階段開始,無線電視的節目皆由顧問團的代表以此方法選出。與此同時,調查亦決定撥出資源探討各電視台(兩間免費電視台: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三間收費電視台: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及香港寬頻電視)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的整體評分,以初步探討本地觀眾對收費電視的欣賞程度。由於收費電視台的認知率普遍較低,有關新聞財經報道節目整體評分的題目會同時出現在兩組問卷中,即每間收費電視台佔用兩個節目名額。連同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各佔一個節目名額,調查共用了8個節目名額以探討各電視台整體新聞財經報道的評分。換言之,每個季度調查的節目名額依然維持在100個或以下,若個別電視台未能盡用每季的名額,餘數可撥作其他意見或試查題目,以深入探討欣賞指數或與整個業界發展有關的專題性項目等。至於何謂《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研究組暫將之定義為以主播形式報道之新聞財經新聞的節目,清談形式、專題探討、專家分析等類型則不計,而新聞財經報道節目與其他類型節目所得的欣賞指數亦會於報告中分開列出和描述。按上述方法,是次調查名單所包括的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總數為80個:香港電台、無線電視、亞洲電視及有線電視各佔20個。 2011年第二階段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於2011年7月9至20日期間進行,透過電話成功訪問了2,088名9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整體回應比率為68.4%。為避免問卷過於冗長,調查同時採用了兩組分拆問卷同步進行,而每組問卷的目標樣本總數為1,000個以上。故此,以次樣本計,各個百分比的抽樣誤差少於一點六個百分比,而80個被評節目的欣賞指數的標準誤差則平均為1.61分。 調查結果顯示,被評分的80個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所獲得的總平均欣賞指數為68.33分,較上一階段再下跌了0.53分。另方面,80個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的平均認知率為24.9%,較今年第一季下跌了1.5%。以認知率5%或以上的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計,本階段欣賞指數排名最高的20個節目順序為:
*同為2011年第一階段二十大節目之一,共9個 首20位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的平均欣賞指數為 73.87分,較上一階段大幅下滑1.43分,跌至2010年第二季的水平,亦結束了過去連續三季錄得的升勢。值得一提的,是今次全部入圍廿大的節目認知率均高於5%,因此只有一個廿十大名單。當中,香港電台的製作佔9個,保持上一階段的優勢;而無線電視、亞洲電視及有線電視的製作分別佔4、4及3個。接近半數(9個)上榜的節目已連續兩季甚至長期上榜,包括金牌時事節目《星期日檔案(無線)》、《鏘鏘集(港台)》及《新聞透視(無線)》,以及長壽節目《警訊(港台)》和相對較新的《香港故事(港台)》等。此外,亞洲電視亦有三個優質節目「?莊」,分別為《香港百人》、《香港望族》及《時事追擊》,表現值得嘉許。 就個別電視台的整體表現而言,香港電台以71.19分繼續居首位,遠遠拋離第二及第三位的無線電視和亞洲電視,兩者的平均欣賞指數可謂叮噹馬頭,分別為68.12及68.04分。最後是有線電視,其整體欣賞指數只有65.96分。相比上一季度,除亞洲電視有所改善外,其餘電視台皆錄得不同程度的跌幅,當中以有線電視的跌幅最為顯著,多達2.86分。而四台各自比較下,得分最高的節目乃港台的《鏗鏘集》、無線的《星期日檔案》、亞洲電視的《香港百人》及有線的《我的父親母親》。 至於觀眾對各電視台的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的整體評價如何?以收看者計算,有線電視的新聞報道節目重上榜首,並已連續10次評分達70分以上,成績卓越;其最新整體評分為71.50分,與緊隨其後的無線電視(71.17分)相距只有0.33分之微。第三及第四位分別是NOW寬頻電視及亞洲電視,得分為69.88及68.87分。最後,香港寬頻電視於過去9個月的評分持續上升,由64.00分拾級而上至67.06分,與其他電視台的距離逐漸拉近,但仍然排列榜末,尚有改善的空間。
[1] 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