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報道員調查<br>調查結果重點Back


 

2005年4月29日

 
 

研究背景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蘇鑰機博士及香港電台於2004年11月委託本研究組進行《電視新聞報道員意見調查》,調查對像為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市民,成功樣本為1,017個。

 
 

調查之抽樣方法、問卷設計、調查操作、數據收集及分析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負責,問卷的初稿及採用的電視新聞報道員名單則由蘇鑰機博士提供。

 
 

研究方法

 
 

本調查以電話訪問及隨機抽樣形式進行,並由嚴格督導下的訪員親身進行電話訪問。訪問員在成功接觸目標住戶後,再從住戶內符合條件的成員中以出生日期抽取一人接受訪問。

 
 

調查於2005年3月14至17日進行,透過電話成功訪問了1,017名合資格的被訪者。整體回應比率為63.5%,標準誤差則少於1.6%,亦即在95%置信水平下,各個百分比的抽樣誤差為少於正負3個百分比。

 
 

按照慣例,所有數據已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所載之全港人口性別及年齡分佈,以「加權」統計方法作出調整。報告所列之數據皆以加權樣本為準。

 
 

結果重點

 
 

是次調查發現,被訪者對男、女電視新聞報道員的要求差別不大。排名首6項的要求均相同 (但排名次序則略有不同),當中「報道咬字清晰/流暢/快慢適中」(43%)被視為擔任新聞報道員最重要的條件。不過,被訪者似乎對女性新聞報道員在外表上要求較高。數字顯示,13%被訪者要求女性新聞報道員需要「樣貌美麗/上鏡」,但只有6%被訪者對男性新聞報道員持同樣要求。其餘4項較多被訪者提及的要求有「誠實可信/中肯」、「聲線好」、「穩重淡定」及「有親切感/順眼」。

 
 

當被問及最喜歡的電視新聞報道員的名字時,超過八成 (83%)的被訪者表示「記不起」、「說不出」,「不知道」或者「沒有」,反映一般市民對新聞報道員的印象模糊,可能只記得他們的樣子而說不出他們的名字。

 
 

然而,交叉分析顯示,較多年輕被訪者能夠說出其喜歡的電視新聞報道員的名字。在年青 (15-29歲)、中年 (30-49歲) 及年長 (50歲以上) 三組被訪者之中,能給予肯定答案的被訪者 (即表示有1個或以上喜歡的電視新聞報道員) 分別佔該組別的32%、16%及10%。

 
 

調查顯示,只有17%的被訪者能提出他們最喜歡電視新聞報道員的姓名,依姓氏筆劃次序,入圍頭十名為:方東昇、伍晃榮、吳先瑩、呂秉權、李臻、李燦榮、林燕玲、趙海珠、繆美詩及魏綺珊;第十一至二十名則包括毛孟靜、何守信、李彤、邱文華、張宏艷、張慧慈、陳珮琳、陳凱欣、黃德如及廖忠平。而被訪者喜歡個別新聞報道員的原因則主要包括該報道員「報道咬字清晰/流暢/快慢適中」 (40%,即總樣本7%)、「有親切感/順眼」(23%,即總樣本4%) 及「樣貌出眾/上鏡」(18%,即總樣本3%)。結果與被訪者對一般新聞報道員的要求互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