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意網站》今日發放巿民對政改方案的最新調查結果返回


2007年7月30日新聞公報
 

| 背景說明 | 最新數據 | 分析評論
| 詳細結果 (政改方案第四次民意調查 ) |

背景說明
 

2007年5月,22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達成協議,由民研計劃大概每個月進行兩次民意調查,瞭解市民對本港推行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意見。此外,泛民又贊助民研計劃在網上設立《香港民意平台》(http://hkpop.hk)之「政制改革民意平台」,讓巿民就政制發展公開表達意見。民意平台由民研計劃獨立設計和操作。

民研計劃分別在2007年6月10日和25日,及7月9日透過《香港民意平台》(http://hkpop.hk) 和《香港大學民意網站》(http://hkupop.pori.hk)發放了本系列之首三次政制發展定期意見調查。今天亦以同樣方法發放第四次意見調查,歡迎巿民到平台上發表意見,亦歡迎新聞記者以平台成員身份在平台上提出問題,又或以電郵方式把問題傳至<[email protected]>。我們會盡快以書面形式回答。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發放的最新調查結果,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06年終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加權」方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有關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總樣本數  回應比率  百分比誤差* 
 23-26/7/07   1,007   64.9%   +/- 3% 
*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2007年6月,民研計劃已開始測試巿民對泛民提出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方案的支持程度,有關在6月1至7日、6月18至22日及7月3至6日首三次調查的結果請參閱《民意網站》,而最新一次定期調查的結果如下:

 
 調查日期   1-7/6/2007   18-22/6/2007   3-6/7/2007   23-26/7/2007   最新變化 
 樣本基數   1,022   1,026   1,011   1,007   -- 
 整體回應比率   59.7%   65.1%   63.3%   64.9%   -- 
 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3%   +/-3%   +/-3%   +/-3%   -- 
 就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方面,有意見認為應該將現有既800人選舉委員會,加上約400名民選區議員,組成約1,200人既提名委員會,而50名委員可提名1位行政長官候選人,最後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你有幾支持或者反對呢個方案?** 
 支持   52%   57%   49%   56%   +7% 
 一半半   22%   17%   20%   20%   -- 
 反對   17%   14%   20%   15%   -5% 
 唔知/難講   10%   13%   12%   9%   -3% 
 就2012年立法會選舉方面,有意見認為應該採用混合選舉模式,一半議席由單議席單票以簡單多數制產生,另一半議席則由全港單一選區按比例代表制產生,每名市民可以投兩票。你有幾支持或者反對呢個方案?** 
 支持   40%   45%   48%   48%   -- 
 一半半   21%   18%   19%   18%   -1% 
 反對   21%   15%   19%   21%   +2% 
 唔知/難講   19%   22%   14%   13%   -1% 
*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就有關2012年行政長官的產生形式方面,其中一個方案為將現有的800人選舉委員會,加上約400名民選區議員,組成約1,200人既提名委員會,而50名委員可提名1位行政長官候選人,最後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七月底進行的調查顯示,這個方案獲得56%支持,15%反對。至於2012年立法會選舉方面,其中一個方案為採用混合選舉模式,一半議席由單議席單票以簡單多數制產生,另一半議席則由全港單一選區按比例代表制產生,每名市民可以投兩票。這個方案在七月底獲得48%支持,21%反對。

調查亦就剛發表的政制檢討綠皮書,詢問巿民對當中內容的意見,調查結果如下:

 就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既路線圖同時間表,有意見認為應該係2012年直接成立提名委員會達至普選;又有意見認為應該要先經過一個過度期,再係2017年達至普選;仲有意見認為應該要先經過一個過度期,然後係2017年以後達至普選。你傾向支持三種意見裏面邊一種? 
 在2012年直接成立提名委員會達至普選   37% 
 先經過一個過度期,在2017年達至普選   32% 
 先經過一個過度期,在2017年以後達至普選   20% 
 唔知/難講   11% 
 合計   100% 
 假設2012年會直接成立提名委員會達至普選行政長官,有意見認為提名委員應該由少於800人組成;又有意見認為應該由800人組成;仲有意見認為應該由多於800人組成,例如將人數增加至1,200至1,600人。你傾向支持三種意見裏面邊一種? 
 提名委員會由多於800人組成   66% 
 提名委員會由800人組成   17% 
 提名委員會由少於800人組成   8% 
 唔知/難講   10% 
 合計   100% 
 就香港特區立法會普選既路線圖同時間表,有意見認為應該係2012年達至普選;又有意見認為分階段係2016年達至普選;仲有意見認為應該分階段係2016年以後達至普選。你傾向支持三種意見裏面邊一種? 
 在2012年達至普選   42% 
 分階段在2016年達至普選   31% 
 分階段在2016年以後達至普選   19% 
 唔知/難講   9% 
 合計   100% 
 假設2012年會普選立法會,有意見認為應該由地區直選議席取代功能界別議席;又有意見認為應該保留功能界別議席,但改變選舉模式;仲有意見認為應該增加區議會在立法會既議席數目。你傾向支持三種意見裏面邊一種? 
 保留功能界別議席,但改變選舉模式   34% 
 增加區議會在立法會既議席數目   28% 
 由地區直選議席取代功能界別議席   23% 
 唔知/難講   16% 
 合計   100% 

*以95%置信水平計,即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調查顯示,37%市民認為在2012年直接成立提名委員會達至普選行政長官,32%認為先經過一個過度期,在2017年達至普選行政長官,20%認為先經過一個過度期,在2017年以後達至普選行政長官,11%回答不知道。而假設2012年會直接成立提名委員會達至普選行政長官,66%回答提名委員會最好由多於800人組成,17%回答800人,8%認為由少於800人組成,10%回答不知道。

另外,42%認為應該在2012年達至普選立法會,31%認為應該分階段在2016年達至普選立法會,19%認為應該分階段在2016年以後達至普選立法會,9%回答不知道。而假設2012年會普選立法會,34%認為應保留功能界別議席,但改變選舉模式,28%認為應增加區議會在立法會既議席數目,23%認為應由地區直選議席取代功能界別議席,16%回答不知道。

調查最後就預先篩選機制詢問巿民的取向,結果如下:

 有意見認為行政長官選舉應該加入一 D預先篩選機制,確保中央政府能夠接受候選人,但又有意見認為基本法已經規定行政長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同埋要對中央政府負責,已經確保中央政府能夠接受候選人,因此不應該加入預先篩選機制。你傾向認同邊種講法多D? 
 傾向認同應該加入預先篩選機制   44% 
 傾向認同不應該加入預先篩選機制   42% 
 兩者都認同   1% 
 兩者都不認同   3% 
 唔知/難講   11% 
 合計   100% 


關於市民就行政長官選舉加入預先篩選機制的取向方面,是次調查要求被訪者權衡基本法是否已有足夠條文確保中央政府可以接受行政長官候選人而毋須設立預先篩選機制。結果顯示,44%表示傾向認同應該加入預先篩選機制,42%則傾向認同不應該加入預先篩選機制,另外有15%表示不知道或不能取捨。


分析評論

特區政府在7月11日發表《政制發展綠書》,當中以類似問卷形式列出了若干問題和若干選項,負責的官員更加建議民意調查機構可以按照綠皮書的提問和選項形式進行民意調查,收集巿民意見。民研計劃主任鍾庭耀在細閱綠皮書後,對有關建議作出以下回應:「政府提出的民意調查方法有其道理,但若果全面採用兼且作為最後定案的指引,則會嚴重不足。例如,就行政長官選舉方面,綠皮書就提出三條題目,各預設三個答案。按照政府提出的選項,三條題目就有27個組合,而每位巿民都可能只是『支持』或『接受』27個組合的其中一個或幾個。倘若把立法會普選的兩條問題也一併結合,則答案的組合便會增加至243個。要在眾多答案組合中找出巿民支持的部分,須要非常小心。例如,部分巿民可能會在2012普選實施的前題下,接受一個比較保守的提名方案,但如果普選推遲至2017以後,巿民會要求一個非常開放的提名機制。政府建議的簡單調查方法,可能無法查出以上的圖像。此外,就調查角度而言,綠皮書就提出的答案選項亦有不足。例如,綠皮書詢問巿民行政長官候選人應該有2至4名?還是最多8名?還是10名以上?如果部分巿民選擇9名,應該如何作答?民研計劃在上次調查中採用一組三題處理同一問題,可能更具參考價值:『假設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是由一個提名委員會先提名或者過濾候選人,然後由市民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你認為提名委員會最少要提名幾多個候選人俾巿民一人一票選出行政長官?』『你認為提名委員會最好提名幾多個候選人俾巿民選擇?』和『你認為提名委員會提名既候選人唔應該超過幾多個?』民研計劃因此未再就候選人數問題進行調查。」

就政府建議的調查方法,鍾庭耀補充:「沒有一個調查方法會是盡善盡美,政府提出的方法可以列作參考,但不能照單全收。況且,有關行政長官選舉中極其重要和敏感的『民主提問程序』和所引申的『預先篩選機制』,綠皮書都沒有使用同樣方法詢問巿民,導致政府建議的『五問各三選』方法有所不足。民研計劃會在未來數個星期嘗試設計一份比較完整和詳細的模擬問卷,供給其他民間機構參考使用。現階段,民研計劃會繼續從6月開始,大約每月兩次,每次大約6題的調查方法追蹤民意。」

就是次追蹤調查的設計方法,鍾庭耀解釋:「民研計劃暫時沒有資源就綠皮書的建議進行全面調查。況且,社會對綠皮書的討論亦未見熱切。因此,民研計劃只能以非常有限的調查資源回應綠皮書提出的部分問題。就政府建議的五條題目,基於前述設計缺陷的問題,民研計劃沒有再次跟進行政長官候選人數的問題。事實上,我們在上次的新聞公報已經指出,『調查顯示,以平均數計,巿民認為最少要有6人,最好要有8人,最多不應超過14人。』至於政府建議的其餘四條題目,我們雖然認為政府有關選舉『路線圖及時間表』的兩條題目有偏頗之處,但亦差不多照單全收作為初步測試。不過,在關於行政長官選舉提名委員會的人數和普選立法會的方案方面,我們就只能以『假設2012年普選』的前提縮窄調查的範圍。這個假設是基於過往調查顯示2012年是最多巿民希望進行普選的年份,倘若普選年份不是2012,巿民對其他選項的要求可能有變。有關變數,將會留待日後探討。」

就是次調查的一般結果,鍾庭耀分析:「泛民主派提出的2012年行政長官和立法會普選方案,最新民意支持率為56%和48%,前者比上次調查上升7個百分比,回復到一個月前的水平,後者則在最近三次調查都變化不大。就普選路線圖及時間表方面,調查雖然使用了綠皮書所載有所偏頗的提問方式進行調查,仍然得出2012年普選是最多巿民選擇的年份。選擇2012年普選行政長官者有37%,而選擇2012年普選立法會者有42%,都多於其他選項。假設2012年進行普選的話,調查再次使用綠皮書有所偏頗的提問方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66%認為行政長官選舉提名委員會應該由超過800人組成,而普選立法會方面,較多巿民認為應該保留功能界別議席但改變選舉模式,但有關意見亦只佔三分之一左右,相當紛紜。此外,就前次調查開始探討的『行政長官選舉預先篩選機制』的問題,是次調查發現,認為基本法已有足夠條文確保中央政府可以接受行政長官候選人,和認為應該設立預先篩選機制者不相伯仲,各佔四成以上。有關問題似乎未有主流意見,須要繼續探討。」

民研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會不斷就政改進行民意調查,以及透過在網上開設的《香港民意平台》(http://hkpop.hk)收集巿民意見。鍾庭耀呼籲所有巿民和新聞工作者,善用有關平台,發揮民間社會的力量。一般巿民可以隨時登記成為平台成員,自由發表意見。新聞工作者則可以隨時提出問題,以電郵方式把問題傳至<[email protected]>。民研計劃會盡快以書面形式回覆,以及在適當時間把問題和答案上載到民意平台,集思廣益。

 

| 背景說明 | 最新數據 | 分析評論
| 詳細結果 (政改方案第四次民意調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