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研最後告別:中港身分認同落差拉闊、國民自豪比率急跌至四分之一返回

 

2019年6月27日 新聞公報

| 詳細結果 (巿民的身份認同感) |

| 詳細結果 (特區成立週年調查) |

特別宣佈

1.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港大民研)即將停止運作,今日發放最後一次定期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對「中國人」與「香港人」的身分認同感,落差拉闊至2.7分,對回歸後成為中國國民而感到自豪者,由去年超過三分之一跌至大約四分之一,全部指標屬於回歸後最差數值,港大民研總監鍾庭耀對有關數字感到無奈和可惜。

2. 港大民研轉型成為香港民意研究所轄下的香港民意研究計劃(香港民研)後,會否得到公民社會支持繼續有關研究,屬未知之數。不過,香港民研會盡最大努力,開拓資源,啟動「2022一國兩制中期檢討計劃」。「身分認同感」、「警權與民權」、「自由與法治」……都是必須研究的課題。香港民研會草議「2022計劃書」,希望在未來三年主辦大型國際研討會及本地慎思商討會,以民間資源,發揮民間力量。

3. 香港民意研究所在2019年5月4日正式以公民社會良心企業運作,7月1日舉辦第一次活動,為數支民間研究隊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援,進行遊行人數點算,並提供網上平台全日發放點算結果,詳情將於稍後公布,亦請各位留意以下網址及社交平台:

HKPORI Site – https://pori.hk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HKPublicOpinionProgram
Twitter – https://www.twitter.com/hkporihkpop (HKPOP)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h.k.p.o.p

公報簡要

港大民研於六月下旬由真實訪問員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成功訪問了1,015名香港居民。兩次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後的調查結果清楚反映出,是次修訂條例事件對香港市民在身分認同及回歸情感上的衝撃。市民在身分認同方面,無論是按認同感、重要性或認同指數排名,「香港人」身分繼續維持第一,之後是「亞洲人」、「世界公民」、「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當中,「香港人」身分認同感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重要性和認同指數亦錄得2008年有紀錄以來新高。同時,「中國人」身分認同感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而其他關於「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分的調查數字則錄得2007或2008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如果按照一般研究方法把「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分二元對立比較,則香港巿民中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比同樣定義的「中國人」比率為高。同樣,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而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則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特區成立週年調查方面,臨近回歸二十二週年,香港巿民對中國國民身份的自豪感比去年同期下跌11個百分點至27%,而沒有感到自豪的比率則上升14個百分點至71%,分別創下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和新高。中央政府對港政策方面,全部數字均轉趨負面,最新正面評價佔23個百分比,負面評價為53個百分比,淨值則為負30個百分點,創下1999年有紀錄以來新低。深入分析顯示,市民年紀越輕,對成為中國國民感到自豪的比率越低,對中央政府對港政策的評價亦越負面。調查的實效回應比率為58.7%。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的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淨值誤差不超過+/-5%,評分誤差不超過+/-2.8。

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17-20/6/2019

調查方法

由真實訪問員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訪問

訪問對象

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

成功樣本數目[1]

1,015 (包括677個固網及338個手機號碼樣本)

實效回應比率[2]

58.7%

抽樣誤差[3]

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淨值誤差不超過+/-5%,評分誤差不超過+/-2.8

加權方法[4]

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的統計數字以「反覆多重加權法」作出調整。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統計數字來自《二零一八年年中人口數字》,而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及經濟活動身分統計數字則來自《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 主要統計數字》(2018年版)。

[1] 2018年4月開始,港大民研常規調查的固網及手機樣本比例已更新為二比一。今日發放的數據已整合固網電話及手機號碼兩個部份。

[2] 港大民研在2017年9月前以「整體回應比率」彙報樣本資料,2017年9月開始則以「實效回應比率」彙報。2018年7月,港大民研再調整實效回應比率的計算方法,因此改變前後的回應比率不能直接比較。

[3] 此公報中所有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各自計算出的誤差範圍會包含人口真實數字。由於調查數字涉及抽樣誤差,傳媒引用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4] 過往,手機樣本會按照固網樣本中民情指數的基礎數據進行調整,再作統計,但由2018年7月起,港大民研再微調加權方法,不再將固網樣本及手機樣本分開處理,手機樣本亦不再按照固網樣本中民情指數的基礎數據作調整,整體效果是手機樣本的重要性略為提升。


香港市民身分認同

最新數據

香港市民各項身分認同感的獨立評分數字表列如下:

調查日期

13-15/6/17

4-6/12/17

4-7/6/18

3-6/12/18

17-20/6/19

最新變化

樣本數目

633-725

645-727

564-682

543-607

607-692

--

回應比率

69.8%

61.0%

56.3%

54.6%

58.7%

--

最新結果[5]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及誤差

--

香港人

認同感

7.65[6]

8.27[6]

8.54[6]

8.34

8.61+/-0.16

+0.27[6]

重要性

7.49[6]

7.89[6]

8.30[6]

8.02[6]

8.46+/-0.17

+0.44[6]

認同指數

73.8[6]

78.9[6]

83.0[6]

80.8

84.6+/-1.6

+3.8[6]

亞洲人

認同感

7.85

7.88

8.16[6]

8.07

7.69+/-0.20

-0.38[6]

重要性

6.70[6]

7.01[6]

6.99

7.05

6.64+/-0.22

-0.41[6]

認同指數

70.7[6]

72.8[6]

74.1

74.1

70.1+/-2.0

-4.0[6]

世界公民

認同感

6.88

7.12[6]

6.61[6]

6.86

6.89+/-0.21

+0.03

重要性

6.60[6]

6.55

6.30

6.49

6.53+/-0.22

+0.04

認同指數

66.4[6]

66.9

63.5[6]

65.6

66.2+/-1.9

+0.6

中華民族
一分子

認同感

6.74[6]

7.08[6]

7.10

6.98

6.27+/-0.27

-0.71[6]

重要性

6.40[6]

6.62

6.68

6.67

5.96+/-0.27

-0.71[6]

認同指數

64.4[6]

67.3[6]

68.0

67.3

60.2+/-2.6

-7.1[6]

中國人

認同感

6.53[6]

6.89[6]

6.89

6.59

5.87+/-0.27

-0.73[6]

重要性

6.30[6]

6.64[6]

6.67

6.19[6]

5.54+/-0.28

-0.65[6]

認同指數

62.5[6]

66.0[6]

66.6

62.4[6]

55.2+/-2.8

-7.2[6]

中華人民
共和國國民

認同感

5.84[6]

6.00

5.85

5.91

4.82+/-0.28

-1.09[6]

重要性

5.49[6]

5.83[6]

5.68

5.68

4.79+/-0.28

-0.89[6]

認同指數

54.8[6]

58.0[6]

56.3

57.1

46.2+/-2.7

-10.8[6]

[5] 「認同指數」計算自個別樣本之認同感評分和重要性評分的幾何平均數再乘以10。若個別樣本欠缺認同感或重要性評分之數據,則由整體認同感平均分或重要性平均分所取代。

[6]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


以上數字全部來自獨立評分題目,完全沒有涉及「香港人」與「中國人」身分對立的問題。最新數字顯示,被訪巿民對「香港人」、「亞洲人」及「世界公民」的認同感評分分別為8.61、7.69及6.89分,而對「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認同感評分則分別為6.27、5.87及4.82分。重要程度方面,巿民對「香港人」、「亞洲人」及「世界公民」的重要性評分分別為8.46、6.64及6.53分,而對「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重要性評分則分別為5.96、5.54及4.79分。

把個別樣本之認同感評分和重要性評分的幾何平均數乘以10,就得出0至100分的「認同指數」,0分代表絕不投入,100分代表絕對投入。以認同指數計,香港巿民六種身分的得分依次序為「香港人」、「亞洲人」、「世界公民」、「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分數為84.6、70.1、66.2、60.2、55.2及46.2分。

至於採自行之已久的「香港人」與「中國人」身分對立提問方式的調查結果,則表列如下:

調查日期

13-15/6/17

4-6/12/17

4-7/6/18

3-6/12/18

17-20/6/19

最新變化

樣本數目

661

633

614

585

643

--

回應比率

69.8%

61.0%

56.3%

54.6%

58.7%

--

最新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及誤差

--

自稱為「香港人」之比率

37%

39%

41%

40%

53+/-4%

+13%[7]

自稱為「中國人」之比率

21%[7]

14%[7]

18%[7]

15%

11+/-2%

-4%[7]

自稱「香港人」和「中國人」
混合身分之比率

40%[7]

45%[7]

39%[7]

43%

36+/-4%

-7%[7]

自認為廣義「香港人」之比率

63%

68%[7]

67%

66%

76+/-3%

+10%[7]

自認為廣義「中國人」之比率

35%

31%

30%

32%

23+/-3%

-9%[7]

[7]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


當被訪市民可在「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及「中國的香港人」四者中選擇自己認同的身分時,53%稱自己為「香港人」,11%自稱為「中國人」,12%自稱為「香港的中國人」,而23%則自稱為「中國的香港人」。換言之,76%認為自己是廣義的「香港人」(即回答「香港人」或「中國的香港人」),23%則認為自己是廣義的「中國人」(即回答「中國人」或「香港的中國人」),36%則選擇了「香港人」和「中國人」的混合身分 (即回答「香港的中國人」或「中國的香港人」)。

民意日誌

港大民研於2007年開始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由慧科訊業按照港大民研設計的分析方法,將每日大事紀錄傳送至港大民研,經港大民研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其中一些項目的上次調查日期為3-6/12/2018,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17-20/6/2019,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20/6/19

反修例示威者宣佈將行動升級

18/6/19

林鄭月娥就《逃犯條例》爭議向市民道歉

17/6/19

警務處長盧偉聰指沒有說整個6月12日的衝突事件是暴動

16/6/19

民間人權陣線指約200萬人參與反修例遊行

15/6/19

林鄭月娥宣佈暫緩修訂《逃犯條例》

12/6/19

反修例集會演變成警民衝突,警方使用催淚彈、布袋彈和橡膠子彈

9/6/19

民間人權陣線指約103萬人參與反修例遊行

4/6/19

支聯會舉行六四三十周年燭光悼念集會

2/6/19

中國發表《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

31/5/19

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

22/5/19

本土民主前線成員黃台仰和李東昇去年獲德國給予難民身分

20/5/19

多間公司停止為華為提供產品或服務

13/5/19

中國宣布向美國商品加徵25%關稅

10/5/19

美國宣布向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


特區成立週年調查

最新數據

有關特區成立週年調查的結果如下:

調查日期

22-25/6/15

20-23/6/16

19-22/6/17

14-21/6/18

17-20/6/19

最新變化

樣本數目

1,038

1,006

1,007

1,000

1,015

--

回應比率

67.4%

69.5%

71.2%

59.6%

58.7%

--

最新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及誤差

--

因成為中國國民而感到自豪的比率

38%[9]

31%[9]

34%

38%[9]

27+/-3%

-11%[9]

沒有感到自豪的比率

56%[9]

65%[9]

62%

57%[9]

71+/-3%

+14%[9]

中央政府對港政策:正面評價[8]

33%

27%[9]

35%[9]

36%

23+/-3%

-13%[9]

中央政府對港政策:負面評價[8]

32%

38%[9]

36%

38%

53+/-3%

+14%[9]

中央政府對港政策:評價淨值[8]

2%

-11%[9]

-2%[9]

-2%

-30+/-5%

-27%[9]

平均量值[8]

3.0

2.7[9]

2.9[9]

2.9

2.5+/-0.1

-0.4[9]

[8]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平均量值是把答案按照正面程度,以1分最低5分最高量化成為1、2、3、4、5分,再求取樣本平均數值。

[9]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


調查顯示,27%被訪市民因回歸後正式成為中國國民而感到自豪,71%則表示沒有感到自豪。至於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政策,23%被訪市民給予正面評價,53%則給予負面評價,評價淨值為負30個百分點,平均量值則為2.5分,即整體上介乎「一半半」及「唔係幾好」之間。

深入分析

調查之中,我們都有要求被訪者回答自己的年齡。如被訪者不願說出準確年齡,亦可選答年齡組別。以下是巿民對成為中國國民有否感到自豪及對中央政府對港政策的評價按被訪者年齡組別的深入分析,括號內為次樣本數目:

調查日期:17-20/6/2019

18-29歲

30-49歲

50歲或以上

整體樣本

因成為中國國民而感到自豪[10]

9+/-4%
(14)

20+/-4%
(66)

38+/-4%
(186)

27+/-3%
(266)

沒有

90+/-5%
(150)

78+/-5%
(257)

60+/-4%
(297)

71+/-3%
(703)

唔知/難講

2+/-2%
(3)

3+/-2%
(9)

3+/-1%
(13)

2+/-1%
(24)

合計

100%
(167)

100%
(332)

100%
(496)

100%
(994)

[10] 各組別在99%置信水平下有顯著差異。


調查日期:17-20/6/2019

18-29歲

30-49歲

50歲或以上

整體樣本

對回歸以來中央政府對香港政策的評價[11]

正面

8+/-4%
(14)

17+/-4%
(57)

32+/-4%
(160)

23+/-3%
(231)

一半半

15+/-6%
(25)

23+/-5%
(77)

19+/-3%
(92)

19+/-3%
(194)

負面

71+/-7%
(118)

57+/-5%
(189)

44+/-4%
(218)

53+/-3%
(525)

唔知/難講

5+/-3%
(8)

3+/-2%
(10)

5+/-2%
(27)

5+/-1%
(46)

合計

100%
(165)

100%
(332)

100%
(497)

100%
(994)

[11] 各組別在99%置信水平下有顯著差異。


分析評論

註:以下分析評論由港大民研高級數據分析師戴捷輝撰寫

兩次反修訂《逃犯條例》遊行後的調查結果清楚反映出,是次修訂條例事件對香港市民在身分認同及回歸情感上的衝撃。市民在身分認同方面,無論是按認同感、重要性或認同指數排名,「香港人」身分繼續維持第一,之後是「亞洲人」、「世界公民」、「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當中,「香港人」身分認同感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重要性和認同指數亦錄得2008年有紀錄以來新高。同時,「中國人」身分認同感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而其他關於「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分的調查數字則錄得2007或2008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如果按照一般研究方法把「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分二元對立比較,則香港巿民中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比同樣定義的「中國人」比率為高。同樣,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而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則錄得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

特區成立週年調查方面,臨近回歸二十二週年,香港巿民對中國國民身份的自豪感比去年同期下跌11個百分點至27%,而沒有感到自豪的比率則上升14個百分點至71%,分別創下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低和新高。中央政府對港政策方面,全部數字均轉趨負面,最新正面評價佔23個百分比,負面評價為53個百分比,淨值則為負30個百分點,創下1999年有紀錄以來新低。深入分析顯示,市民年紀越輕,對成為中國國民感到自豪的比率越低,對中央政府對港政策的評價亦越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