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庭耀﹕亂世裏的禎祥返回


【明報專訊】致堂友黃任匡醫生:

感謝你在6月17日的公開來信(題為〈鍾庭耀的瘋狂〉,《明報》),老師細閱多遍,感觸良多。本想早點回覆,但如你所說,老師比較喜歡靜默研究,不太熱中為自己辯護,所以還是靜待時機細說幾句好了。

 

任匡說得好,橫眉冷對千夫指,雖千萬人吾往矣。讀書人本該如此。

 

魯迅習醫,孫文也習醫。兩位先賢同樣悟到救民先救心,從醫轉從文的道理。任匡今日組織杏林覺醒,是先生和國父的同道中人,體現了杏林俊傑的最高情操。華佗濟世,醫者父母。任匡從醫又論政,切勿利慾薰心,討好權貴。反之,要多省吾道,一以貫之。就算他日手執牛耳,貴為教授專家,也不可傲慢。知識人,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任匡讀醫,始自2000年,老師剛好熬過民調事件。又一年,任匡成為雅士堂宿生會幹事,我等有幸多次談論大學事宜和舍堂文化。任匡性格剛直,但思維縝密,不肯盲從。舍堂強調自由意志、獨立思考,不少堂友都不明所以,總是隨波逐流。殊不知道,自由的可貴,不在於與別不同,而在乎其潛藏力量。任匡今日明白自由求真的可貴,願與老師一起瘋狂,老師於願足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雅士自由之道,乃格物致知後的誠意,能否治國平天下則有待後世分曉。

 

就在今天,學年伊始,萬象又再更新。校長馬斐森在新生入學禮中明確表示,副校遴選、校委任命、名譽院士等問題,都是港大遇到的嚴峻考驗。校長應該沒有忘記,兩年之前授命之日,他已被內外夾擊。有人認為委任洋人校長是拒共心魔,有人就以「三無悲劇」(無知、無能、無心)迎接校長。大學之道,早受挑戰。

 

禮儀同日,基於校務委員會對捐款報告跟進事宜的決定,校長親自把有關決定通告各人,傳媒於是蜂擁而至,詢問校委會的決定。不過,由於校委會要求保密,而至今公函未到,老師實在無可奉告,直至有關材料變成公共資訊為止。其實,老師對捐款報告的首輪回應,早已由學校公開。簡而言之,有文為證,老師當時已經指出,所有對民研計劃的指控,都是莫須有和想當然。莫須有是指以從來沒有傳閱的文件作為審核準則,而想當然就是把所有與佔領運動相連的活動都當作違憲違法的顛覆活動,毋須論證。這種變異思維,在異變了的社會出現,不足為怪。

 

香港大學畢業生議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學術自由、校監制度和副校任命等,或許是想矯正這種變異思維,但相信只是螳臂擋車。15年前,校監董建華以身分不合為由拒絕出席由校委會委任的調查委員會聆訊,但之前又以校監身分過問大學事務,已經顯示特首校監制度的潛在問題。隔代相傳,現任校監梁振英進一步虛權實用,已經變得順理成章。

 

任匡堂友,你已學有所成,貴為醫生,卻願放下身段,與眾同行,為師實在為你驕傲。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但願你我的瘋狂、杏林的覺醒,以至所有翰林雅士的聲音,都是亂世裏的禎祥。

 

舍監

 

鍾庭耀謹覆

 

 

 

參考資料:「黃任匡:鍾庭耀的瘋狂」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鍾庭耀﹕亂世裏的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