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亞慎思辯論會》返回

| 研究背景 | 辯論會資料 | 會前準備工作 | 調查結果 | 其他事項 | 活動相片 |

   
研究背景

<申亞慎思>研究計劃是由香港電台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合辦,目的是透過舉辦辯論會鼓勵市民大眾就申辦亞運的議題明辨慎思,讓他們深度接觸申亞問題的細節及論點。這項活動,以美國史丹福大學創立的「慎思民調」的理念為藍本,隨機抽樣約一百名香港市民出席辯論會,讓出席者可以聽取正反雙方嘉賓論點,並向嘉賓即場發問。大會同時分析出席市民在辯論前後的意向變化。有關史丹福大學「慎思民調」的背景資料,可登入 慎思民調專頁 瀏覽。

是次活動共分兩個部分,包括一個不少於3,000人樣本的公眾調查,以及邀請約100人參加一個名為<申亞慎思>的辯論會。有關公眾調查的樣本資料及結果,可登入 此頁 瀏覽。
   
研究隊員

研究總監 : 鍾庭耀

研究幹事 : 李偉健、郭思妙

其他隊員 :

彭嘉麗、李頴兒、吳紫盈、郭威斌

數據分析 : 鄭子君、戴捷輝

   
特別鳴謝以下團體/人士於籌備是次慎思辯論會期間給予支持(排名不分先後):

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老師及行政人員義務參與統籌事項(陳望祖老師、梁德民老師、王旭博士、殷飛女士)

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學生義務參與小組討論主持及拍攝工作(主持:林靄怡、陳祖頤、鄒倩婷、王昭鴻、曾慶傑(後備),拍攝:許栢倫、黎梓駿、吳蔡邦、孫文瑛)

利銘澤堂電視台幹事義務參與拍攝工作

利銘澤堂及大學會堂全體工作人員

   
辯論會資料

是次<申亞慎思>辯論會的舉行詳情如下:

  • 論題:「市民應否支持政府申辦2023年亞運會」
  • 日期:2011年1月9日(星期日)
  • 時間: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
  • 地點:香港薄扶林沙宣道6號沙宣道會堂
  •    
  • 流程:
  • 10:00-10:45 入場
     10:45-12:00 辯論會
      12:00-13:15 小組討論會 (部份組別於沙宣道利銘澤舍堂進行)
     13:15-14:30 午膳時間
     14:30-15:00 總結及公布調查結果
       
  • 交通安排:參加者除自行前往之外,大會亦分別於九龍塘、金鐘及沙田安排了接駁巴士接載參加者往返會場。
  • 註:每位參加者獲得港幣100元,以答謝出席。
  •    
   

會前準備工作

民研計劃在辯論會舉行前四星期正式啟動邀請參加者的程序,由2010年12月6至23日期間進行全港性電話隨機抽樣訪問,在首輪召集中獲得約300位公眾表示有興趣參與是次活動。民研計劃隨即進行第二輪電話跟進,並按照被訪者的年齡組別(即18至29歲、30至49歲及50歲或以上)及自稱社會階層(即歸納為上層、中層及下層)兩者作分類,以確保參加者具代表性。結果在2011年1月4日前得到約120人的確認名單,香港電台亦隨即將辯論會邀請函、第一輪調查問卷及有關申亞諮詢的背景資料文件,以郵寄或電郵方式送達每位參加者,當中包括:

1月4至6日,民研計劃進行第三輪電話跟進,最終確認有100位參加者表示會如期出席辯論會。

辯論會當日,主辦單位要求每位參加者在上午十時到達會場時交回已填妥的第一輪調查問卷。到辯論會中段小組討論會時,大會要求各人填寫第二輪問卷,內容與第一輪問卷完全一樣,目的是分析出席市民在辯論前後的意向變化。調查問卷由民研計劃與香港電台共同設計,所有操作、數據收集及分析皆由民研計劃獨立進行,不受任何機構影響。問卷題目如下:

Q1. 從社會整體考慮,你認為香港應否申辦2023年亞運會?
Q2. 你個人認為,香港應否申辦2023年亞運會?
Q3. 在考慮香港應否申辦2023年亞運會時,你認為香港體育發展 / 經濟發展 / 民生狀況 / 國際形象 / 社會凝聚力 / 公共財政開支 有幾重要?
Q4. 綜合所有考慮因素後,再從社會整體考慮,你認為香港應否申辦2023年亞運會?


   
調查結果

66位市民出席當日的辯論會,當中有65人填妥並交回第一及第二輪調查問卷,民研計劃於是以該65人作樣本,即場進行分析並公布調查結果。

   
其他事項

香港電台已將當日整個辯論會製作成電台錄音節目,並在1月10日下午5時至8時於香港電台第一台轉播。

   
活動相片

   

| 研究背景 | 辯論會資料 | 會前準備工作 | 調查結果 | 其他事項 | 活動相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