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研發放最新社會指標及民情指數返回
2018年11月6日 新聞公報
| 詳細結果 (「民情指數」專頁) |
特別宣佈
1. 2017年7月起,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研計劃)除了使用固網電話號碼進行抽樣調查外,亦加入手機號碼混合使用,固網及手機樣本比例為四比一。經過三個月的測試,民研計劃在2017年10月正式把混合樣本常規化,作為定期民意調查的統計方法。2018年4月開始,民研計劃再增加手機樣本的比例,令固網及手機樣本比例為二比一。民研計劃今日發放的數據已整合固網電話及手機號碼兩個部份。
2. 民研計劃在2017年9月開始以「實效回應比率」彙報樣本資料。2018年7月,民研計劃再調整實效回應比率的計算方法,因此改變前後的回應比率不能直接比較。
3. 在促進學術研究和理性討論的基礎上,民研計劃早前已在《香港大學民意網站》(http://hkupop.pori.hk)發放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前特首董建華、曾蔭權及梁振英的定期特首民望評分及相關人口變項的原始數據,供各界考證。惟請用家使用及引用有關數據時,按照學術慣例註明出處。
公報簡要
民研計劃於2018年10月22至24日,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以電話訪問1,006名香港巿民。調查顯示,巿民對香港社會的評價較五個月前負面。五項核心社會指標中,市民對「安定」和「繁榮」的評分最高,其次是「自由」和「法治」,最後是「民主」。除「安定」指標以外,其餘四項指標均顯著下跌,「自由」和「民主」指標更錄得自1997年相關調查題目開展以來新低。至於其他社會指標,包括非核心社會指標、自由及法治次指標的結果,則有待下次相關調查之公佈。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指標評分誤差不超過+/-0.22分,調查回應率為63%。
民情指數方面,最新數字為101.8,較十月上旬下跌3.1點。今次民情指數的兩個成份數值同時下跌,反映市民對整體政府管治表現評價的政評數值下跌0.1點至100.9,而反映市民對整體社會狀況評價的社評數值則下跌5.5點至95.2。
注意事項:
[1]《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調查樣本為1,006個成功個案,並非1,006乘以回應率63.4%,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指標評分誤差不超過+/-0.22」。
[4] 因為調查存在的抽樣誤差及處理數據的捨入過程,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合計數字亦未必完全準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有關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一. 社會指標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發放社會指標中五項核心社會指標的最新調查結果。2018年7月起,五項核心社會指標維持每半年發放一次,而七項非核心社會指標、十項自由次指標、兩項法治次指標,以及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評分則改為每年發放一次。此外,2017年7月起,民研計劃把沿用多年的加權方法改良,除了考慮年齡、性別和教育程度外,加入經濟活動身分予以調整。今天公佈的最新數據,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的統計數字以「反覆多重加權法」作出調整。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統計數字來自《二零一七年年中人口數字》,而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及經濟活動身分統計數字則來自《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 主要統計數字》(2018年版)。過往,手機樣本會按照固網樣本中民情指數的基礎數據進行調整,再作統計,但由2018年7月起,民研計劃再微調加權方法,不再將固網樣本及手機樣本分開處理,手機樣本亦不再按照固網樣本中民情指數的基礎數據作調整,整體效果是手機樣本的重要性略為提升。現先列出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
樣本數目 |
實效回應比率 |
最高評分誤差[6] |
22-24/10/2018 |
1,006 |
63.4% |
+/-0.22 |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以下是五項核心社會指標的最新數字:
調查日期 |
6-9/2/17 |
10-13/7/17 |
15-18/1/18 |
4-9/5/18 |
22-24/10/18 |
最新變化 |
樣本基數[7] |
1,029 |
804 |
1,035 |
1,017 |
1,006 |
-- |
回應比率* |
70.5% |
72.0% |
63.6% |
59.5% |
63.4%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 [8] |
-- |
安定指標評分 |
6.41 |
6.83[9] |
6.65[9] |
6.59 |
6.61+/-0.18 [10] |
+0.02 |
繁榮指標評分 |
6.63[9] |
7.03[9] |
6.93 |
7.21[9] |
6.61+/-0.17 [10] |
-0.60[9] |
自由指標評分 |
6.90[9] |
7.07[9] |
6.72[9] |
7.11[9] |
6.57+/-0.20 |
-0.53[9] |
法治指標評分 |
6.63[9] |
7.08[9] |
6.29[9] |
6.74[9] |
6.21+/-0.19 |
-0.53[9] |
民主指標評分 |
6.02 |
6.39[9] |
5.74[9] |
5.65 |
5.10+/-0.22 |
-0.55[9] |
*2017年9月前以「整體回應比率」顯示,之後以「實效回應比率」顯示。2018年7月,民研計劃已調整實效回應比率的計算方法,因此改變前後的回應比率不能直接比較。
[7] 除於4-9/5/18進行的調查外,各題目只涉及次樣本,而是次調查的次樣本基數是介乎523至554之間,加大誤差數字已經列明表內。
[8]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計,即是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評分誤差不超過+/-0.22」。
[9]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
[10] 以三個小數位計,安定指標的評分為6.613,繁榮指標的評分為6.611。
[11] 2018年10月底開始,民研計劃為不同量尺描述程度的字眼進行測試,表中數字為綜合結果。詳情請參閱網站。
最新調查顯示,以0-10分為標準,被訪市民對「安定」和「繁榮」的評分最高,各得6.61分;其次是「自由」和「法治」,分別得6.57和6.21分;最後是「民主」,得5.10分。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上次調查日期為4-9/5/2018,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22-24/10/2018,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24/10/18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營運 |
16/10/18 |
港鐵四線信號故障造成交通癱瘓 |
14/10/18 |
市民遊行反對明日大嶼願景計劃 |
12/10/18 |
選舉主任裁定劉小麗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提名無效 |
11/10/18 |
港股跟隨美股急挫 |
10/10/18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2018年施政報告 |
28/9/18 |
私人住宅售價指數28個月首次回落 |
27/9/18 |
香港銀行12年來首度上調最優惠利率 |
24/9/18 |
政府刊憲禁香港民族黨運作 |
22/9/18 |
高鐵香港段9月23日正式通車 |
17/9/18 |
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首個工作天交通癱瘓 |
16/9/18 |
超強颱風「山竹」吹襲本港 |
7/9/18 |
13名反新界東北發展工程的示威者獲終院裁定上訴得直 |
10/8/18 |
港鐵沙中線會展站地盤附近樓宇出現沉降 |
9/8/18 |
土瓜灣站地盤附近樓宇出現沉降 |
二. 民情指數
研究背景
民研計劃制定「民情指數」(PSI),目的在於量化香港市民對香港社會的情緒反應,以解釋及預視社會出現集體行動的可能性。「民情指數」包涵了「政通」和「人和」兩個概念,分別以「政評數值(GA)」和「社評數值(SA)」顯示。「政評數值(GA)」泛指市民對整體政府管治的表現評價,而「社評數值(SA)」則泛指市民對整體社會狀況的評價,分別由四及六項民意數字組合而成。指數本身及兩項數值均以0至200顯示,100代表正常,具體方法請參閱《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
民研計劃之「民情指數」研究,始自2010年與now新聞台合作進行的民情指數先導調查。有關調查於2010年6月進行第一次調查,然後於2011年全年每月進行一次。有關調查總共取樣十三次,研究結果於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分十一次公佈。全部結果已經上載到《民意網站》。
2012年6月底,香港回歸15週年前夕,民研計劃正式發放「民情指數」分析,數字追溯至1992年,橫跨20年,並把統計頻率定調為每月兩次。2012年10月,新一屆立法會開始運作。民研計劃亦把「民情指數」的截數日期,正式定為每月第15天及最後一天之前的星期日,而公報日期則定為及後的星期四。2017年7月,回歸20週年過後,民研計劃再精簡「民情指數」的發放形式和日期,把每月的第一次分析限在「民意網站」發放,而第二次分析則同時透過網站及新聞公報發表。不過,第二次發放日期則改為下月的首個星期二,特殊情況除外。
民研計劃今日發放的「民情指數」,截數日期為2018年10月28日。下次截數日期為2018年11月11日,發放日期初步定為2018年11月15日(星期四)。
民情指數最新數字
民研計劃今日發表的民情指數顯示,以2018年10月28日計,最新民情指數為101.8,較十月上旬下跌3.1,而政評數值及社評數值分別為100.9及95.2,分別下跌0.1及5.5。以下為民情指數、政評數值及社評數值走勢圖:
|
|||
最新數值 |
民情指數:101.8 (-3.1) |
政評數值:100.9 (-0.1) |
社評數值:95.2 (-5.5) |
以下是民情指數、政評數值、社評數值,及十項基礎民意數字的近期數值:
公佈日期 |
16/8/18 |
4/9/18 |
13/9/18 |
2/10/18 |
11/10/18 |
6/11/18 |
最新變化 [13] |
截數日期 |
12/8/18 |
26/8/18 |
9/9/18 |
23/9/18 |
7/10/18 |
28/10/18 |
-- |
民情指數 |
106.8 |
105.3 |
105.7 |
104.0 |
104.9 |
101.8 |
-3.1 |
政評數值 |
101.8 |
103.9 |
104.6 |
99.4 |
101.0 |
100.9 |
-0.1 |
特首評分 |
55.4 |
55.3 |
57.3 |
50.8 |
52.3 |
51.7 |
-0.7 |
特首民望淨值 |
1% |
14% |
10% |
-4% |
4% |
-1% |
-5% |
政府滿意程度平均量值[14] |
2.7[12] |
2.8 |
2.8[12] |
2.8 |
2.8[12] |
2.8 |
+0.1 |
政府信任程度平均量值 |
3.0[12] |
3.0[12] |
3.0[12] |
3.0[12] |
3.0[12] |
3.0 [12] |
-- |
社評數值 |
103.3[12] |
98.4 |
98.4[12] |
100.6 |
100.6[12] |
95.2 |
-5.5 |
政治狀況滿意程度[14] |
2.3[12] |
2.2 |
2.2[12] |
2.3 |
2.3[12] |
2.2 |
-0.1 |
政治狀況成份指標權數 |
0.31[12] |
0.31[12] |
0.31[12] |
0.31[12] |
0.31[12] |
0.31[12] |
-- |
經濟狀況滿意程度[14] |
3.1[12] |
3.0 |
3.0[12] |
2.9 |
2.9[12] |
2.8 |
-0.1 |
經濟狀況成份指標權數 |
0.34[12] |
0.34[12] |
0.34[12] |
0.34[12] |
0.34[12] |
0.34[12] |
-- |
民生狀況滿意程度[14] |
2.7[12] |
2.6 |
2.6[12] |
2.6 |
2.6[12] |
2.6 |
-0.1 |
民生狀況成份指標權數 |
0.35[12] |
0.35[12] |
0.35[12] |
0.35[12] |
0.35[12] |
0.35[12] |
-- |
[12] 當有關數字沒有更新時,民研計劃會採用最近一次已公佈的數字替代。
[13] 最新變化數字是基於兩組數字的準確值相減得出,而非從數表內已捨入的數字計算。
[14] 2018年10月底開始,民研計劃為不同量尺描述程度的字眼進行測試,表中數字為綜合結果。詳情請參閱網站。
各項指數的具體數值,可按下表理解:
指數得分 |
百分位數 |
指數得分 |
百分位數 |
140-200 |
最高1% |
0-60 |
最低1% |
125 |
最高5% |
75 |
最低5% |
120 |
最高10% |
80 |
最低10% |
110 |
最高25% |
90 |
最低25% |
100為正常數值,即半數在上,半數在下 |
最新民情指數101.8,可以視為過去逾二十年來最佳的45個百分比。至於政評和社評數值之100.9和95.2,就可以分別視為過去逾二十年來最佳的48和最差的37個百分比。
分析評論
註:以下分析評論由民研計劃研究經理李偉健撰寫
最新調查顯示,巿民對香港社會的評價較五個月前負面。五項核心社會指標中,市民對「安定」和「繁榮」的評分最高,其次是「自由」和「法治」,最後是「民主」。除「安定」指標以外,其餘四項指標均顯著下跌,「自由」和「民主」指標更錄得自1997年相關調查題目開展以來新低。至於其他社會指標,包括非核心社會指標、自由及法治次指標的結果,則有待下次相關調查之公佈。
民情指數方面,最新數字為101.8,較十月上旬下跌3.1點。今次民情指數的兩個成份數值同時下跌,反映市民對整體政府管治表現評價的政評數值下跌0.1點至100.9,而反映市民對整體社會狀況評價的社評數值則下跌5.5點至95.2。至於是甚麼事情導致各項數字的差異和起跌,讀者可以根據「民意日誌」的詳細記錄自行判斷。
未來發放(暫定)
民情指數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