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返回
調查問卷的主體部分共有十題,而被訪者的個人背景資料則置於問卷最後部分。以下是各題目的調查結果簡述,所有數表已詳列於附錄二中。
調查首先要求被訪家長以0至100分評價對「微調方案」的支持程度,0分代表完全反對,50分代表一半半,100分代表完全支持。結果顯示,在523位回應者中,18%給予49分或以下,24%給50分,29%給予51分或以上,另有25%表示不清楚方案內容而不能評分,4%則表示不知道。以370位給予評分的家長計,整體平均分數為53.0,標準誤差為1.3分(表三)。 然後,調查續問被訪者對「微調方案」認識有多少?結果顯示,過半數被訪者承認對方案認識「幾少」或「好少」(55%),表示認識「一半半/不多不少」者不足三成(28%),不足一成(9%)認為對方案認識「幾多」或「好多」(表四)。 問卷接著測試被訪家長對部分「微調方案」內容的認知程度。首先,對於「中文中學」及「英文中學」二分法的去留,不足三成(29%)被訪家長能夠正確說出方案是有建議取消「中中」、「英中」二分法,四成(41%)誤以為「微調方案」沒有建議取消「中中」、「英中」二分法,三成(31%)表示「唔知道/唔清楚」(表五)。另一方面,半數(51%)被訪家長正確指出「微調方案」容許部份中學開設「彈性班」來自行決定教學語言,接近三成(29%)誤以為該方案容許所有中學開設「彈性班」,兩成(21%)則表示不知道(表六)。 社會上有意見認為學校開設「彈性班」可以增加教學語言模式多樣化,所以應該推行。不過,亦有意見認為開設「彈性班」會令學校出現英文班、彈性班及中文班三種,產生不良標籤效應,所以反對推行。在這個議題上,接近三分二被訪家長(65%)表示傾向支持開設「彈性班」,以增加教學語言的彈性,四分一(26%)則持相反意見,約一成(9%)表示「唔知道/唔清楚」(表七)。 至於「微調方案」中有關「彈性班」的建議,四成多(42%)被訪家長能夠正確指出方案容許部份而非所有達標學生可以就讀「彈性班」,略低於錯誤以為方案容許所有達標學生就讀「彈性班」的比率(43%),一成半(16%)表示不知道(表八)。 調查進而要求被訪家長在六個基礎教育目標之中選出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結果顯示,最多家長選擇「幫助學生在德、智、體、群、美的發展」(34%),「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跟隨其後(26%),「提高思考分析能力」排名第三(18%),其餘三個目標依次為「提升英語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考」和「鼓勵學生追求卓越成就」(分別佔10%、8%和3%,表九及十)。 調查亦發現,四成半(46%)被訪家長表示「英語教學」能夠更加有效達到基礎教育目標,認為「母語教學」更有效的有三成半(36%),一成半(15%)表示兩者沒有分別(表十一)。 調查接著要求被訪家長再次以0至100分為「微調方案」的支持度評分,0分代表完全反對,50分代表一半半,100分代表完全支持。結果顯示,在523位回應者中,18%給予49分或以下,32%給50分,41%給予51分或以上,另有7%表示不清楚方案內容而不能評分,2%則表示不知道。以475位給予評分的家長計,整體平均分數為55.1,較問卷第一題中錄得的平均分53.0分略高,標準誤差則為1.1分(表十二)。 問卷最後一題在於調查推行「微調方案」的急切性。結果顯示,超過四成半被訪家長(47%)贊成盡快推行方案,四成多(43%)則希望幾年後,即當3-3-4學制全面落實後才推行方案,一成(10%)表示「唔知道/唔清楚」(表十三)。 結語 是次調查是政府公佈中學教學語言「微調方案」以來,比較深入和具代表性的家長意見調查。結果顯示,大約三至四成家長對「微調方案」表示支持,約三分一至四分一表示「一半半」。至於認識程度方面,過半受訪家長表示對方案認識「幾少」或「很少」。 受訪家長之中,雖然半數知道「微調方案」容許部份而非所有中學開設「彈性班」來自行決定教學語言,但就只有四成知道方案容許部份而非所有達標學生就讀「彈性班」。關於取消「中文中學」及「英文中學」二分法的主要建議,就只有不足三成家長知道。換言之,家長對「微調方案」的認識只屬一般。 就基礎教育目標方面,在調查提及的六個目標之中,最多家長選擇「幫助學生在德、智、體、群、美的發展」為主要目標,約佔三分一。認為「提升英語能力」最重要者,不足一成。不過,就有四成半家長表示認為英語教學能夠更加有效達到基礎教育目標,明顯超過母語教學。這個結果,似乎與政府倡議母語教學的目標不太吻合。「微調方案」可以如何配合教學語言政策,似乎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課題。 在家長對「微調方案」的認識只屬一般的情況下,究竟有關方案應該何時推行?調查顯示,希望盡快推行和在3-3-4學制全面落實後才推行的家長,比例相當接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