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返回

調查問卷的主體部分共有六題,當中首三條有關教育統籌局局長、常任秘書長及香港教育制度的題目沿自第一及第二次調查,另外三條有關當局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問題為今次新增題目。至於被訪家長的個人背景資料則置於問卷最後部分。以下是主要部分的調查結果簡述,所有數表已詳列於附錄二中。

調查首先要求被訪家長以0至100分評價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0分代表絕對不支持,50分代表一半半,100分代表絕對支持。6月中的結果顯示,只有5%回答「唔知╱難講」及「唔認識誰是李國章」。換言之,家長對李國章的認知率高達95%。在撇除沒有給予評分的家長後,491位參與評分的家長之中,27%給予李國章51分或以上,35%給50分,38%給予49分或以下。整體平均分數為43.1,較07年1月錄得的50.1分大幅下跌7.0分,標準誤差為1.1分(表三)。

調查接著以相同評分方法探討被訪家長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的支持程度。結果發現,517個總樣本中只有228位家長能夠為黃鴻超評分,因此,黃鴻超的認知率只有44%。在給予黃鴻超評分的家長之中,21%給51分或以上,57%給50分,22%給予49分或以下。整體平均分數為49.3,較07年1月黃鴻超上任不久時的評分微跌0.4分,標準誤差為1.1分。不過,由於黃鴻超的認知率只有44%,其評分只能當作粗略的參考(表四)。

第三條問題要求被訪家長以0至100分評價現時由教統局領導下的香港教育制度,0分代表非常缺乏信心,50分代表一半半,100分代表非常有信心。結果顯示,在506位參與評分的家長之中,29%給予51分或以上,37%給50分,34%給予49分或以下。整體平均分數為45.6,較07年1月下跌2.4分,標準誤差為1.0分(表五)。

問卷第四至六條是今次調查的新增題目,其中一條就當局近年推出加強學生英語能力的措施 (例如對老師英語能力制定基準要求、學校請外籍教師教授英語、提高中學申請成為英文中學既門檻、資助中文中學提升英語教學等),要求被訪家長以0至100分對有關措施的成效作出評分,當中0分代表效果極差,50分代表一半半,100分代表效果極佳。結果顯示,在撇除回答「唔知╱難講」者後,484位參與評分的家長之中,50%給予51分或以上,33%給50分,17%給予49分或以下。整體平均分數為57.5,標準誤差為0.9分(表六)。


另一條問題則嘗試探討當局現時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的措施,並要求被訪家長同樣以0至100分對有關措施的成效作出評分,當中0分代表效果極差,50分代表一半半,100分代表效果極佳。結果顯示,在撇除回答「唔知╱難講」及「不清楚當局有過什麼措施」者後,490位參與評分的家長之中,43%給予51分或以上,34%給50分,23%給予49分或以下。整體平均分數為53.4,標準誤差為0.9分(表七)。

問卷最後一條問題就有關當局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的方法繼續跟進,先由訪問員讀出五種方法(次序由電腦隨機排列),然後由家長從中選出他們認為最有效的一種或其他方法。結果顯示,獲家長選為最有效提升學生普通話能力的方法為「學校用普通話代替廣東話教授中文科」,佔35%;其次為「聘請以普通話為母語的老師教授普通話科」(20%)及「學校以小組形式教授普通話」(19%),兩者均獲約兩成家長的支持;至於選擇「政府資助學生參加普通話課程或活動」和「加強培訓本地普通話老師」的家長分別有13%及10%。此外,分別有1%表示「全部都沒有效」及提供了其他答案,另有2%說「唔知╱難講」(表八及九)。

最後,我們按照被訪家長的各項背景資料進行交叉分析,發現被訪家長的學歷愈高,他們對李國章、黃鴻超、本地教育制度及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措施成效四方面的信心愈低 (表十)。

本報告同時附上所有評分與子女就讀學校類別的交叉分析數表(表十一),由於部分次樣本的數目偏低,很多數字在統計上的差異並不顯著,但仍可用作補充參考。
 
結語
 
是次調查顯示,上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在離任前評分大跌7分,只得43.1分,顯示家長普遍不滿他處理香港教育學院的手法。另一方面,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黃鴻超上任已超過半年,但大部分家長仍然無法給他打分,顯示常任秘書長還須繼續努力。從正面角度看,特首曾蔭權最近任用孫明揚接替李國章為教育局局長,或許是一個契機,讓家長和局方重新檢視各項教育政策。不過,須要注意的,是家長對整個教育制度的信心仍然偏向負面,評分不及50,新任局長可謂任重道遠。

關於語文教育方面,是次調查顯示,家長對當局近年推出針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措施,滿意程度明顯高於針對學生普通話能力的措施,家長對兩種措施的有效度評分是57.5分對53.4分之比。雖然都屬合格分數,但似乎離開理想的水平還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