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結果返回
調查問卷的主體部分共有九條題目,而被訪者的個人背景資料則置於問卷最後部分。以下是各意見題目的結果簡述,所有數表已詳列於附錄二中。 調查首先詢問所有被訪者本人或其家人曾否到藥房(不包括醫院、私人診所的藥房)購買藥物。結果顯示,90%表示「有」,只有10%表示「沒有」(表三)。 不論被訪者本人或其家人有否到藥房購買藥物的經驗,調查續追問被訪者「藥物的真偽」、「藥劑師的資格及質素」及「對藥房的信心」(次序由電腦隨機排列)三個因素對他們決定會否到藥房買藥的重要程度。結果顯示,超過八成被訪者都認同以上三個因素皆為重要的。當中,94%認為「藥物的真偽」重要,認為一半半及不重要的分別只佔3%和1%;而認為「藥劑師的資格及質素」重要的則佔88%,6%表示一半半,認為不重要的佔4%。另外,83%被訪者認為「對藥房的信心」重要,12%表示一半半,只有3%認為該項因素不重要(表四)。 至於香港市民是否關心假藥問題?結果有九成以上(91%)的被訪者表示「關心」,表示「不關心」的只佔7% (表五) 。 當被問到過去曾否買過或懷疑買過假藥時,八成被訪者(79%)表示沒有,而有此經驗的則佔18%(表六)。於該兩成左右(187位)相關人士之中,30%表示曾經買了假「傷風、感冒」藥,21%及20%則分別買了假的「藥油」及「其他中成藥」,其他較多人提及的還包括醫治「皮膚」(17%)、「腸胃」(11%)及「頭痛」(9%)等類型的假藥。最後,有7%被訪者表示「唔知/難講/唔記得」(表七至八)。 問卷遂探討香港出現假藥問題的原因,訪問員先讀出三個選項(次序由電腦隨機排列),然後要求被訪者從中選取合適的答案,或提供自己的意見,並可選擇多項。結果發現,30%認為主要是因為「政府監管不足」、17%認為「檢控不力」、而13%表示「刑罰過輕」,另有半數(50%)被訪者認為以上三項都是導致出現假藥的原因。此外,7%被訪者覺得是因為「藥房商人操守出現問題」所致,回答「唔知/難講」的則佔3%(表九)。 至於「加重刑罰」、「加強檢控」及「增加宣傳教育」(次序由電腦隨機排列)三個方法對減少假藥問題的重要性方面,樣本中超過八成被訪者皆認為三個方法也是重要的。當中,96%認為「加強檢控」重要,認為一半半及不重要的分別只佔2%和1%;而91%認為「加重刑罰」重要,5%表示一半半,認為不重要的佔3%。此外,83%被訪者認為「增加宣傳教育」重要,9%表示一半半,8%認為該做法不重要(表十)。 與此同時,九成半(95%)被訪者贊成當局應該將假藥的執法及刑罰「提升至危害公眾健康層面」,只有4%認為應該「維持現狀」,即等同處理其他假貨如假手袋、假CD等的做法(表十一)。 最後,同樣有九成半(96%)被訪者贊成政府制定獨立法例規管藥物安全,特別是打擊假藥或成份不乎等情況,另有4%表示反對或對此沒有明確立場(表十二)。 結語 是次調查顯示,整體而言,香港市民非常關注藥房藥物的質素,若以重要性的比率計,三個決定因素依次為「藥物的真偽」(94%)、「藥劑師的資格及質素」(88%)及「對藥房的信心」(83%)。 此外,調查中約兩成被訪者表示曾經買過或懷疑自己買了假藥,情況不算十分嚴重,當中以假傷風/感冒藥、假藥油及其他中成藥等為主。與此同時,不少被訪者亦指出「政府監管不足」、「檢控不力」及「刑罰過輕」皆為導致市面上有假藥出售的原因。 至於如何有效打擊本港的假藥問題?結果發現,絕大部分被訪者皆認為「加強檢控」、「加重刑罰」及「增加宣傳教育」三個方法皆缺一不可。最後,差不多所有被訪者都贊成當局將假藥的執法及刑罰提升至危害公眾健康層面。同樣地,樣本中亦有九成半贊成政府制定獨立法例規管藥物安全,可見市民在這方面的強烈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