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研發放最新香港市民身份認同調查結果返回
2011年12月28日 新聞公報 | ||||||||||||||||||||||||||||||||||||||||||||||||||||||||||||||||||||||||||||||||||||||||||||||||||||||||||||||||||||||||||||||||||||||||||||||||||||||||||||||||||||||||||||||||||||||||||||||||||||||||||||||||
| 特別宣佈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
特別宣佈 由於早前推出的「區選競猜遊戲」深受市民歡迎,「PopCon 普及民意平台」(網址為http://popcon.hk)再度推出網上競猜遊戲。是次遊戲名為「特首初選競猜遊戲」,巿民可以每日競猜泛民主派在明年1月8日舉行的初選結果,累積分數贏取豐富獎品,包括平板電腦和咖啡現金券。競猜數字會實時更新,直至投票時間最後一分鐘為止。有關遊戲已於12月23日正午正式開展,直至今日正午,遊戲額外獎分已經累積至 56,325 PopCoins,而何俊仁則在競猜遊戲中以64 %對36%領先馮檢基。 | ||||||||||||||||||||||||||||||||||||||||||||||||||||||||||||||||||||||||||||||||||||||||||||||||||||||||||||||||||||||||||||||||||||||||||||||||||||||||||||||||||||||||||||||||||||||||||||||||||||||||||||||||
公報簡要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最新調查顯示,若把『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二元對立比較,香港巿民中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比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高,大約有20至30個百分比的差距,當中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更跌至2000年以來的新低,現時的比率為17個百分比。是次調查亦發現,以絕對評分計,巿民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感就上升至10年新高,而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就跌至12年新低。這個發展,似乎與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背道而馳,相信與經濟範疇以外的發展有關。此外,若以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計算(指數愈高,正面感覺愈強),香港巿民對『香港人』的感覺最強,然後是『中華民族一份子』、『亞洲人』、『中國人』、『世界公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綜合各種測試顯示,香港巿民最認同『香港人』的身份,然後是一系列的文化認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份的認同程度,就相對低於其他身份認同。在95%置信水平下,有關評分誤差不超過+/-2.4,有關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則為+/-4個百分比,調查的回應率為66%。
注意事項:
[1]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調查樣本為1,016個成功個案,並非1,016乘以回應率66.4%,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 [3] 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中的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之間,評分誤差另計。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評分誤差不超過+/-0.25,各認同指數之誤差不超過+/-2.4,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個百分比」。 [4] 因為調查存在抽樣誤差,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本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 ||||||||||||||||||||||||||||||||||||||||||||||||||||||||||||||||||||||||||||||||||||||||||||||||||||||||||||||||||||||||||||||||||||||||||||||||||||||||||||||||||||||||||||||||||||||||||||||||||||||||||||||||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如期在《民意網站》發放市民身份認同的最新調查結果。按照慣例,有關調查數字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1年中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加權」方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個別題目如果只涉及調查內若干次樣本,百分比誤差會相應增加。評分誤差則會按照樣本評分的分佈情況另行推算。
有關市民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各項數字表列如下:
[7]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8] 即選擇「中國的香港人」或「香港的中國人」的比率。 [9]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10] 2011年6 月開始,本題目只涉及次樣本,而是次調查的次樣本基數是541,加大誤差數字已經列明表內。
由於「香港人」、「中國的香港人」、「中國人」、及「香港的中國人」四者可能意識重疊,四擇其一未必能夠反映各項身份認同的強弱;因此,民研計劃一早就以0至10分同時測試市民對「香港人」及「中國人」的認同程度。2007年6月開始,民研計劃把香港巿民身份認同感的研究擴充,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身份」、「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亞洲人身份」及「世界公民身份」4個單獨測試項目。及至2008年12月,有關研究再度擴充,加入巿民對不同身份的重視程度評分,再以幾何平均方式計算各種「身份認同指數」,最新結果如下:
[11]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評分誤差不超過+/-0.25,各認同指數之誤差不超過+/-2.4」;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12]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13] 為2008年12月之新增項目。「認同指數」計算自個別樣本之認同感評分乘以同一樣本的重要度評分,然後求取幾何平均數乘以10,得出「認同指數」。倘若某個別樣本欠缺認同感或重要度評分之數字,則由整體認同感平均分或重要度平均分所取代。 [14] 由2008年12月開始,本系列題目的次樣本控制在略多於500個。 最新數字顯示,被訪巿民對「香港人」、「中華民族一份子」、「亞洲人」及「中國人」的認同感分別為8.23、7.46、7.65及7.01分,而市民對「世界公民」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評分則分別為6.91及6.28分。重要程度方面,被訪巿民對「香港人」、「中華民族一份子」及「亞洲人」的重要度分別為7.78、7.18及6.96分,而市民對「中國人」、「世界公民」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重要度則分別為6.80、6.68及6.12分。 把個別樣本之認同感評分乘以同一樣本之重要度評分,求取幾何平均數後再乘以10,就得出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0分代表絕不投入,100分代表絕對投入,50分代表一半半。以認同指數計,香港巿民六種身份的得分依次序為「香港人」、「中華民族一份子」、「亞洲人」、「中國人」、「世界公民」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分數為79.1、72.5、72.1、67.9、67.0及61.1分。 | ||||||||||||||||||||||||||||||||||||||||||||||||||||||||||||||||||||||||||||||||||||||||||||||||||||||||||||||||||||||||||||||||||||||||||||||||||||||||||||||||||||||||||||||||||||||||||||||||||||||||||||||||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部分調查項目,上次調查日期為17-22/6/11,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 12-20/12/11,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 ||||||||||||||||||||||||||||||||||||||||||||||||||||||||||||||||||||||||||||||||||||||||||||||||||||||||||||||||||||||||||||||||||||||||||||||||||||||||||||||||||||||||||||||||||||||||||||||||||||||||||||||||
分析評論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分析:「最新調查顯示,若把『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二元對立比較,香港巿民中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比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高,大約有20至30個百分比的差距,當中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更跌至2000年以來的新低,現時的比率為17個百分比。是次調查亦發現,以絕對評分計,巿民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感就上升至10年新高,而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就跌至12年新低。這個發展,似乎與中國近年的經濟發展背道而馳,相信與經濟範疇以外的發展有關。此外,若以0至100分的『身份認同指數』計算(指數愈高,正面感覺愈強),香港巿民對『香港人』的感覺最強,然後是『中華民族一份子』、『亞洲人』、『中國人』、『世界公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綜合各種測試顯示,香港巿民最認同『香港人』的身份,然後是一系列的文化認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份的認同程度,就相對低於其他身份認同。至於是什麼事情影響了各項數字的起跌,讀者可以根據『民意日誌』的詳細記錄自行判斷。」 | ||||||||||||||||||||||||||||||||||||||||||||||||||||||||||||||||||||||||||||||||||||||||||||||||||||||||||||||||||||||||||||||||||||||||||||||||||||||||||||||||||||||||||||||||||||||||||||||||||||||||||||||||
未來發放(暫定)
| ||||||||||||||||||||||||||||||||||||||||||||||||||||||||||||||||||||||||||||||||||||||||||||||||||||||||||||||||||||||||||||||||||||||||||||||||||||||||||||||||||||||||||||||||||||||||||||||||||||||||||||||||
| 特別宣佈|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