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與now新聞台合作進行之「NOW民情指數調查」第八次公佈返回

 
2011年10月10日 新聞公報

| 背景資料 | 最新數據 | 分析評論 |


背景資料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自1991年成立至今,一直進行各種類型民意研究,並為不同機構提供研究服務,條件是民研計劃可以獨立設計及進行研究,同時亦可以把研究結果向外公佈。2011年1月,民研計劃與now新聞台達成協議,進行「NOW民情指數調查」,主要目標在於以當下香港民情的討論為核心,示範獨立研究機構和專業新聞傳媒如何探討、分析、報導和評論民意,當中包括解釋和推介民意研究的專業操守。有關調查包括進行定期性巿民意見抽樣調查,以及其他民意研究項目。所得數字由now新聞台在節目內首先發表,民研計劃則以新聞公報配合,供各界使用。now新聞台又同意民研計劃把有關節目上載到「香港大學民意網站」,作為公眾教育材料,而民研計劃亦同意now新聞台把合作計劃所取得的所有數據,用於沒有民研計劃參與的其他製作。今天的公佈是調查系列的第八次公報,上次公報日期為9月5日,各界引述有關數字時,懇請註明出處。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透過 now新聞台發放的最新調查結果,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1年中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加權」方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有關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總樣本數

回應比率

百分比誤差[1]

26/9-3/10/2011

1,000

66%

+/-3%

[1]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一. 憤怒比率及評分

調查日期

27/6-5/7/11

21-25/7/11

23-30/8/11

26/9-3/10/11

最新變化[3]

樣本基數

1,011

1,011

1,026

1,000

--

整體回應比率

65.7%

67.6%

66.8%

66.3%

--

最新結果

結果及誤差[2]

結果及誤差[2]

結果及誤差[2]

結果及誤差[2]

--

整體社會狀況滿意度評分(0-100)

51.6+/-1.1

--

--

51.1+/-1.2

-0.5

會否用「憤怒」形容你對香港社會狀況的感覺?

31[3]+/-3%

25[3]+/-3%

30[3]+/-3%

23+/-3%

-7%[3]

不會

68+/-3%

72[3]+/-3%

68[3]+/-3%

76+/-3%

+8%[3]

「憤怒」程度評分(0-100)

52.2[3]+/-1.6

48.1[3]+/-1.4

52.9[3]+/-1.6

49.5+/-1.5

-3.4[3]

「憤怒到要上街抗議」的程度評分(0-100)

76.0[3]+/-1.5

--

--

75.5+/-1.4

-0.5

[2]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3]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整體社會狀況滿意度的最新得分為51.1分,至於受訪者會否用「憤怒」形容他們對香港社會的狀況?結果則顯示有23%表示,76%則表示不會。而「憤怒」程度平均得49.5分。調查亦發現,「憤怒到要上街抗議」的程度評分為75.5分。另請參閱以下圖表。

圖表1:市民的「憤怒比率」 及「憤怒評分」走勢



二. 影響民情事件

以最近三個月計,香港社會有什麼事情曾經令你憤怒?(只問自稱「憤怒」的被訪者,不讀答案,可選多項)[5]

調查日期

23-30/8/11

26/9-3/10/11

最新變化

樣本基數

1,026

1,000

--

整體回應比率

66.8%

66.3%

--

最新結果

結果及誤差[4]

結果及誤差[4]

--

香港樓價高企/住屋問題

6[6]+/-1%

5+/-1%

-1%

外傭居港權的司法覆核爭議

5+/-1%

4+/-1%

-1%

李克強訪港引致爭議 (包括警方處理示威活動、香港大學的保安安排、採訪新聞自由等)

11+/-2%

4+/-1%

-7%[6]

遊行示威/暴力行為

4+/-1%

4+/-1%

--

政府官員表現

4+/-1%

3+/-1%

-1%

財政預算案 (包括派6000元的安排)

4+/-1%

3+/-1%

-1%

立法會議員出缺替補機制

3[6]+/-1%

2+/-1%

-1%

百物騰貴/通脹

4+/-1%

2+/-1%

-2%[6]

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

2+/-1%

2+/-1%

--

替補機制公開論壇遭受衝擊

--

1+/-1%

--

立法會議員表現

--

1+/-1%

--

國民教育及教育制度

--

1+/-1%

--

貧富懸殊及社會不公平問題

--

1+/-1%

--

其他

5+/-1%

4+/-1%

-1%

不知道

2+/-1%

3+/-1%

+1%

[4]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5] 題目只問自稱「憤怒」的被訪者,所有百分比則以整體樣本為基數。
[6]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以最近三個月計,香港社會有甚麼事情曾經令市民憤怒?結果顯示,以總樣本計,有5%表示與「香港樓價高企/住屋問題」有關,其他答案包括「外傭居港權的司法覆核爭議」(4%)、「李克強訪港引致爭議」(4%)、「遊行示威/暴力行為」(4%)等。


三. 對社會狀況滿意程度

對社會狀況滿意程度:

調查日期

27/6-5/7/11

23-30/8/11

26/9-3/10/11

最新變化

樣本基數

1,011

1,026

1,000

--

整體回應比率

65.7%

66.8%

66.3%

--

最新結果

結果及誤差[7]

結果及誤差[7]

結果及誤差[7]

--

經濟狀況

滿意率[8]

30+/-3%

21[9]+/-3%

28+/-3%

+7%[9]

不滿率[8]

40+/-3%

52[9]+/-3%

44+/-3%

-8%[9]

平均量值[8]

2.8+/-0.1
(基數=995)

2.5[9]+/-0.1
(基數=1,012)

2.7+/-0.1
(基數=982)

+0.2[9]

重要度評分(0-10)

--

7.1+/-0.1

--

--

民生狀況

滿意率[8]

16[9]+/-2%

16+/-2%

20+/-3%

+4%[9]

不滿率[8]

58[9]+/-3%

60+/-3%

52+/-3%

-8%[9]

平均量值[8]

2.4[9]+/-0.1
(基數=1,003)

2.3+/-0.1
(基數=1,009)

2.5+/-0.1
(基數=979)

+0.2[9]

重要度評分(0-10)

--

7.1+/-0.1

--

--

政治狀況

滿意率[8]

14[9]+/-2%

13+/-2%

18+/-2%

+5%[9]

不滿率[8]

53[9]+/-3%

63[9]+/-3%

55+/-3%

-8%[9]

平均量值[8]

2.4[9]+/-0.1
(基數=962)

2.2+/-0.1
(基數=993)

2.4+/-0.1
(基數=956)

+0.2[9]

重要度評分(0-10)

--

6.3+/-0.1

--

--

[7]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8]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平均量值是把所有答案按照正面程度,以1分最低5分最高量化成為1、2、3、4、5分,再求取樣本平均數值。
[9]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在三個不同範疇之中,28%表示滿意經濟狀況,不滿的佔44%;在民生狀況方面,有20%表示滿意,表示不滿的佔52%;另外有18%表示滿意政治狀況,表示不滿的佔55%。在經濟、民生及政治狀況方面的平均量值分別為2.7、2.5及2.4分。


四. 綜合民情指數

「綜合民情指數」是由多項關於市民對政府的管治滿意程度、對民生狀況滿意程度等組成,旨在以一個簡單數字,去反映民情的狀況。結果顯示,以0至200分計,最新「綜合民情指數」為83.7分。有關「綜合民情指數」的背景及計算方法,我們會稍後公佈。

以下為「綜合民情指數」與「憤怒指數」自2011年1月以來的走勢:

圖表2:「綜合民情指數」與「憤怒指數」走勢

分析評論

註:以下分析評論部分內容取自民研計劃總監鍾庭耀,於2011年10月10日在 now 新聞台《時事全方位》節目中,在「NOW民情指數調查」環節中訪問的內容,部分提問及答案則由民研計劃自己提供:

問:各項最新民怨數字均有下跌,是否代表民憤已經消除?

答:最新調查顯示,雖然表示憤怒的受訪者比例減少,憤怒評分亦相應下跌,但並不代表市民對現況感到滿意。須知道,調查進行期間幾項對民意有重大影響的事件剛剛發生,包括林瑞麟接任政務司司長,和特首選情出現變化等。由於該等事件尚未發酵,所以調查結果未能完全反映市民對有關事件的反應。再者,調查結果顯示仍有超過半數市民不滿意民生狀況 (52%)和政治狀況 (55%),這些數字都是重要警號。

問:民情將會如何發展?

答:特首曾蔭權將於本星期三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其表現及政策將對下階段的民意民情有重大影響。

問:香港過往發生的事件與民情有何關係?

答:港大民研一直調查市民對政府管治及社會各方面的滿意程度,及研究各項事件與民意民情的關係。民研計劃現正在研發一項「綜合民情指數」,組合多項關於市民對政府的管治滿意程度、對民生狀況滿意程度等數據,嘗試以一個簡單數字,去反映過去二十年的民情發展。有關「綜合民情指數」的背景及計算方法,我們會稍後公佈。

| 背景資料 | 最新數據 | 分析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