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9日 新聞公報 |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特首民望/主要官員民望) |
|
公報簡要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2011年4月4至12日,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以電話訪問1,005名香港巿民,發現在立法會通過財政預算案前,特首曾蔭權的評分及支持率大致維持在三月初的水平,不過,其反對比率就攀升至他出任特首以來的新高,達57%,民望淨值跌至負26個百分比。至於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其支持度及支持率都下跌至其上任財政司司長以來的歷史新低,而反對率就相應上升至歷史新高,曾俊華現時的民望淨值為負14個百分比,對比發表預算案前的正34個百分比,兩個月內急跌48個百分比。其他司長方面,對比一個月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支持率明顯下跌9個百分比,而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民望則變化不大。兩人的民望淨值分別為正7和正61個百分比。黃仁龍仍然是民望最高的司長。局長方面,對比一個月前,十二位局長中有五人的支持率上升,五人下跌,兩人不變。當中,保安局局長李少光、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的支持率變化超過抽樣誤差,李少光和周一嶽分別大幅下跌9和8個百分比,而鄭汝樺和劉吳惠蘭則各上升5個百分比。眾局長之中,只有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民望出現負值,現為負22個百分比,其支持率亦是他出任教育局局長以來的新低,相信與近日教科書分拆的爭議有關。須要說明,劉吳惠蘭於4月8日辭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民研計劃亦於當日即時終止其民望調查,因此上述數字只反映其辭職前的民望走勢。根據民研計劃的標準,沒有官員「表現理想」,黃仁龍和李少光屬於「表現成功」,林鄭月娥、周一嶽、張建宗、鄭汝樺、邱騰華、唐英年、曾德成、林瑞麟、曾俊華和孫明揚屬於「表現一般」,陳家強、劉吳惠蘭和俞宗怡屬於「表現不彰」,曾蔭權屬於「表現失敗」,沒有官員「表現拙劣」。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評分誤差另計,調查的回應率為68%。
注意事項:
[1]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調查樣本為1,005個成功個案,並非1,005乘以回應率68.5%,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中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評分誤差另計。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評分誤差不超過+/-1.8,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個百分比」。
[4] 因為調查存在抽樣誤差,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本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透過《民意網站》發放特首曾蔭權及特區政府的最新民望數字。按照慣例,有關調查數字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0年底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加權」方法作出調整。
調查日期 |
總樣本數 |
回應比率 |
最高百分比誤差[6] |
4-12/4/2011 |
1,005 |
68.5% |
+/-3% |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個別題目如果只涉及調查內若干次樣本,百分比誤差會相應增加。評分誤差則會按照樣本評分的分佈情況另行推算。
由於不同題目涉及調查內不同次樣本,誤差會相應變化。下列參考數表籠統列出樣本數目與最大抽樣誤差的關係,方便讀者掌握有關變化:
樣本數目 (不論是總樣本或次樣本) |
百分比誤差[7] (以最高值計) |
樣本數目 (不論是總樣本或次樣本) |
百分比誤差[7] (以最高值計) |
1,300 |
+/- 2.8 % |
1,350 |
+/- 2.7 % |
1,200 |
+/- 2.9 % |
1,250 |
+/- 2.8 % |
1,100 |
+/- 3.0 % |
1,150 |
+/- 3.0 % |
1,000 |
+/- 3.2 % |
1,050 |
+/- 3.1 % |
900 |
+/- 3.3 % |
950 |
+/- 3.2 % |
800 |
+/- 3.5 % |
850 |
+/- 3.4 % |
700 |
+/- 3.8 % |
750 |
+/- 3.7 % |
600 |
+/- 4.1 % |
650 |
+/- 3.9 % |
500 |
+/- 4.5 % |
550 |
+/- 4.3 % |
400 |
+/- 5.0 % |
450 |
+/- 4.7 % |
[7] 以95%置信水平計。
以下是特首曾蔭權及特區政府的最新民望數字:
調查日期 |
7-11/2/11 |
21-25/2/11 |
1-9/3/11 |
14-23/3/11 |
4-12/4/11 |
最新變化 |
樣本基數 |
1,027 |
1,020 |
1,003 |
1,006 |
1.005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7.1% |
71.4% |
65.4% |
63.1% |
68.5%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8] |
-- |
特首曾蔭權評分 |
51.9[9] |
48.7[9] |
51.2[9] |
50.2 |
51.0+/-1.3 |
+0.8 |
曾蔭權出任特首支持率 |
34%[9] |
31% |
31% |
33% |
31+/-3% |
-2% |
曾蔭權出任特首反對率 |
50%[9] |
55%[9] |
54% |
52% |
57+/-3% |
+5%[9] |
支持率淨值 |
-16% |
-23% |
-23% |
-19% |
-26% |
-7% |
[8]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評分誤差不超過+/-1.3,百分比誤差不超過+/-3%」;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9]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各問責司長的最新民望數字則表列如下:
調查日期 |
5-12/1/11 |
7-11/2/11 |
23/2/11 |
1-9/3/11 |
4-12/4/11 |
最新變化[10] |
樣本基數[10] |
536-549 |
566-574 |
1,031 |
539-567 |
543-561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4.9% |
67.1% |
72.8% |
65.4% |
68.5%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11] |
-- |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評分 |
55.4 |
48.7[12] |
-- |
51.2[12] |
50.3+/-1.7 |
-0.9 |
唐英年出任政務司司長支持率 |
46% |
34%[12] |
-- |
39%[12] |
30+/-4% |
-9%[12] |
唐英年出任政務司司長反對率 |
18% |
27%[12] |
-- |
23% |
23+/-4% |
-- |
支持率淨值 |
25% |
7% |
-- |
16% |
7% |
-9%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評分 |
55.2 |
55.4 |
52.4 |
46.6[12] |
46.0+/-1.8 |
-0.6 |
曾俊華出任財政司司長支持率 |
43%[12] |
51%[12] |
36% |
31%[12] |
24+/-4% |
-7%[12] |
曾俊華出任財政司司長反對率 |
22%[12] |
17%[12] |
22% |
37%[12] |
38+/-4% |
+1% |
支持率淨值 |
21% |
34% |
14% |
-6% |
-14% |
-8% |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評分 |
60.9 |
59.6 |
-- |
61.1 |
59.6+/-1.4 |
-1.5[12] |
黃仁龍出任律政司司長支持率 |
59% |
60% |
-- |
61% |
65+/-4% |
+4% |
黃仁龍出任律政司司長反對率 |
6% |
7% |
-- |
3%[12] |
4+/-2% |
+1% |
支持率淨值 |
53% |
53% |
-- |
58% |
61% |
+3% |
[10] 本系列題目的調查頻率各有不同,與特首民望調查亦不一樣,同步變化應以同步週期的數字比較。自2011年開始,本系列題目每次只涉及有關定期調查的次樣本,每題樣本數目不等。
[11]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評分誤差不超過+/-1.8,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12]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以巿民假想投票續任或罷免作為基礎的民望指標方面,各問責官員的支持及反對比率的近期走勢如下:
調查日期 |
7-11/2/11 |
1-9/3/11 |
4-12/4/11 |
最新變化 |
總樣本數目[13] |
1,027 |
1,003 |
1.005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7.1% |
65.4% |
68.5% |
-- |
題目樣本基數/答案百分比 |
基數 |
% |
基數 |
% |
基數 |
%及誤差[14] |
-- |
李少光出任保安局局長支持率 |
599 |
63% |
548 |
67% |
524 |
58+/-4% |
-9%[15] |
李少光出任保安局局長反對率 |
599 |
9% |
548 |
9% |
524 |
10+/-3% |
+1% |
支持率淨值 |
-- |
54% |
-- |
58% |
-- |
48% |
-10% |
林鄭月娥出任發展局局長支持率 |
529 |
51% |
553 |
45%[15] |
549 |
48+/-4% |
+3% |
林鄭月娥出任發展局局長反對率 |
529 |
15% |
553 |
15% |
549 |
15+/-3% |
-- |
支持率淨值 |
-- |
36% |
-- |
30% |
-- |
33% |
+3% |
周一嶽出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支持率 |
553 |
47% |
568 |
51% |
527 |
43+/-4% |
-8%[15] |
周一嶽出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反對率 |
553 |
22% |
568 |
23% |
527 |
24+/-4% |
+1% |
支持率淨值 |
-- |
25% |
-- |
28% |
-- |
19% |
-9% |
張建宗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支持率 |
563 |
51% |
537 |
42%[15] |
522 |
42+/-4% |
-- |
張建宗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反對率 |
563 |
15% |
537 |
16% |
522 |
22+/-4% |
+6%[15] |
支持率淨值 |
-- |
36% |
-- |
26% |
-- |
20% |
-6% |
鄭汝樺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支持率 |
559 |
39% |
528 |
36% |
518 |
41+/-4% |
+5%[15] |
鄭汝樺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反對率 |
559 |
22% |
528 |
23% |
518 |
20+/-4% |
-3% |
支持率淨值 |
-- |
17% |
-- |
13% |
-- |
21% |
+8% |
陳家強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支持率 |
564 |
36% |
558 |
35% |
543 |
36+/-4% |
+1% |
陳家強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反對率 |
564 |
12% |
558 |
11% |
543 |
13+/-3% |
+2% |
支持率淨值 |
-- |
24% |
-- |
24% |
-- |
23% |
-1% |
邱騰華出任環境局局長支持率 |
548 |
36% |
552 |
36% |
519 |
34+/-4% |
-2% |
邱騰華出任環境局局長反對率 |
548 |
23% |
552 |
21% |
519 |
22+/-4% |
+1% |
支持率淨值 |
-- |
13% |
-- |
15% |
-- |
12% |
-3% |
劉吳惠蘭出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支持率[16][17] |
576 |
30% |
558 |
25%[15] |
474 |
30+/-4% |
+5%[15] |
劉吳惠蘭出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反對率 |
576 |
13% |
558 |
14% |
474 |
14+/-3% |
-- |
支持率淨值 |
-- |
17% |
-- |
11% |
-- |
16% |
+5% |
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支持率[16] |
619 |
28% |
567 |
29% |
575 |
30+/-4% |
+1% |
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反對率 |
619 |
39% |
567 |
32%[15] |
575 |
29+/-4% |
-3% |
支持率淨值 |
-- |
-11% |
-- |
-3% |
-- |
1% |
+4% |
林瑞麟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支持率[16] |
544 |
27%[15] |
561 |
31% |
529 |
30+/-4% |
-1% |
林瑞麟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反對率 |
544 |
34% |
561 |
26%[15] |
529 |
27+/-4% |
+1% |
支持率淨值 |
-- |
-7% |
-- |
5% |
-- |
3% |
-2% |
俞宗怡出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支持率 |
600 |
28% |
568 |
28% |
521 |
28+/-4% |
-- |
俞宗怡出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反對率 |
600 |
16%[15] |
568 |
14% |
521 |
16+/-3% |
+2% |
支持率淨值 |
-- |
12% |
-- |
14% |
-- |
12% |
-2% |
孫明揚出任教育局局長支持率 |
620 |
30% |
548 |
24%[15] |
557 |
22+/-4% |
-2% |
孫明揚出任教育局局長反對率 |
620 |
38% |
548 |
49%[15] |
557 |
44+/-4% |
-5%[15] |
支持率淨值 |
-- |
-8% |
-- |
-25% |
-- |
-22% |
+3% |
[13] 自2006年開始,本系列題目每次只涉及有關定期調查的次樣本,每題樣本數目不等。
[14]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15]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16] 以兩個小數位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支持率為29.99%,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支持率為29.95%,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支持率為29.55%。
[17] 劉吳惠蘭於4月8日辭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其民望調查亦於當日即時終止。
最新調查顯示,特首曾蔭權得51.0分,表示支持其出任特首的被訪者,為數31%,支持率淨值為負26%。司長方面,市民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評分依次為50.3、46.0及59.6分,而支持他們續任的市民則分別有30%、24%及65%,支持率淨值分別為正7%、負14%及正61%。
局長方面,支持率排名首位的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得58%,支持率淨值為正48%;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排名第二至第五,支持率分別為48%、43%、42%和41%,而支持率淨值分別為正33%、19%、20%和21%;排名第六至第十二位的分別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和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支持率分別為36%、34%、30%、30%、30%、28%和22%,而他們的支持率淨值分別為正23%、正12%、正16%、正1%、正3%、正12%和負22%。換言之,局長之中,只有李少光的支持率超過五成。
|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其中一些項目的上次調查日期為1-9/3/2011,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4-12/4/2011,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11/4/11 |
政府外判工休息日有薪 |
8/4/11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辭職 |
4/4/11 |
多份報章討論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問題 |
28/3/11 |
勞工處處長卓永興指最低工資法例不包含解決假日補水及飯鐘錢問題 |
24/3/11 |
港鐵6月起加價2.3% |
23/3/11 |
特區政府禁日本五縣受輻射污染食品輸入香港 |
17/3/11 |
受日本核幅射事件影響, 香港有市民搶購食鹽 |
12/3/11 |
日本大地震導致核爆危機 |
9/3/11 |
立法會否決新財政年度602億元臨時撥款 |
2/3/11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佈向十八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直接派發六千元 |
1/3/11 |
行政長官曾蔭權遭示威者撞傷 |
|
分析評論
註:以下分析評論由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撰寫
在立法會通過財政預算案前進行的調查顯示,特首曾蔭權的評分及支持率大致維持在三月初的水平,不過,其反對比率就攀升至他出任特首以來的新高,達57%,民望淨值跌至負26個百分比。至於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其支持度及支持率都下跌至其上任財政司司長以來的歷史新低,而反對率就相應上升至歷史新高,曾俊華現時的民望淨值為負14個百分比,對比發表預算案前的正34個百分比,兩個月內急跌48個百分比。
其他司長方面,對比一個月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支持率明顯下跌9個百分比,而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民望則變化不大。兩人的民望淨值分別為正7和正61個百分比。黃仁龍仍然是民望最高的司長。
局長方面,對比一個月前,十二位局長中有五人的支持率上升,五人下跌,兩人不變。當中,保安局局長李少光、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的支持率變化超過抽樣誤差,李少光和周一嶽分別大幅下跌9和8個百分比,而鄭汝樺和劉吳惠蘭則各上升5個百分比。眾局長之中,只有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民望出現負值,現為負22個百分比,其支持率亦是他出任教育局局長以來的新低,相信與近日教科書分拆的爭議有關。須要說明,劉吳惠蘭於4月8日辭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民研計劃亦於當日即時終止其民望調查,因此上述數字只反映其辭職前的民望走勢。
根據民研計劃的標準,沒有官員「表現理想」,黃仁龍和李少光屬於「表現成功」,林鄭月娥、周一嶽、張建宗、鄭汝樺、邱騰華、唐英年、曾德成、林瑞麟、曾俊華和孫明揚屬於「表現一般」,陳家強、劉吳惠蘭和俞宗怡屬於「表現不彰」,曾蔭權屬於「表現失敗」,沒有官員「表現拙劣」。至於有什麼事情影響官員民望的起跌,讀者可以自行根據「民意日誌」的詳細記錄作出演繹。
以下是特首及各問責官員民望級別總表,方便讀者參考:
「表現理想」:支持率超過66%者,以支持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沒有個案 |
|
「表現成功」:支持率超過50%者,以支持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律政司司長黃仁龍(65%);保安局局長李少光(58%) |
|
「表現一般」:非其他五類者,以支持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48%);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4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42%);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41%);環境局局長邱騰華(34%);政務司司長唐英年(30%[18]);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30%[18]);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30%[18]);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4%);教育局局長孫明揚(22%) |
|
「表現不彰」:認知率不足50%者,以支持率排名,括弧內第一數字為支持率,第二數字為認知率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36%,48%);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30%,44%);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28%,44%) |
|
「表現失敗」:反對率超過50%者,以反對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特首曾蔭權(57%) |
|
「表現拙劣」:反對率超過66%者,以反對率排名 |
沒有個案 |
[18] 以一個小數位計,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支持率為30.3%,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支持率為30.0%,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支持率為29.6%。
|
未來發放(暫定)
- 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下午一時至二時:傳媒表現
|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特首民望/主要官員民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