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6日 新聞公報 |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深入分析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特首民望/政府民望) |
|
公報簡要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2011年3月14至23日,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以電話訪問1,006名香港巿民,發現特首曾蔭權以及特區政府的民望數字,近來都在窄幅波動。特首的最新民望淨值為負19個百分比,而特區政府的民望淨值則為負15個百分比,與上個月差不多。至於特區政府的五個施政範疇方面,對比三個月前,滿意比率全部下跌,當中市民對其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推行民主步伐及改善民生的滿意率更錄得自2005年1月以來新低。以滿意淨值計,五項指標現時的淨值分別是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正28個百分比、維護人權自由正11個百分比、維持經濟繁榮負3個百分比、推行民主步伐負16個百分比、以及改善民生負35個百分比兼且繼續有逾五成的不滿比率,明顯是特區政府最急需改善的範疇。深入分析顯示,50歲或以上人士給特首曾蔭權的評分明顯較高,18至29歲人士則明顯較不滿特區政府改善民生的表現,他們對特區政府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滿意度,亦明顯較其他年齡組別為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評分誤差另計,調查的回應率為63%。
注意事項:
[1]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調查樣本為1,006個成功個案,並非1,006乘以回應率63.1%,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中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評分誤差另計。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評分誤差不超過+/-1.3,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個百分比」。
[4] 因為調查存在抽樣誤差,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本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透過《民意網站》發放特首曾蔭權及特區政府的最新民望數字。按照慣例,有關調查數字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0年底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加權」方法作出調整。
調查日期 |
總樣本數 |
回應比率 |
最高百分比誤差[6] |
14-23/3/2011 |
1,006 |
63.1% |
+/-4% |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個別題目如果只涉及調查內若干次樣本,百分比誤差會相應增加。評分誤差則會按照樣本評分的分佈情況另行推算。
以下是特首曾蔭權及特區政府的最新民望數字:
調查日期 |
18-26/1/11 |
7-11/2/11 |
21-25/2/11 |
1-9/3/11 |
14-23/3/11 |
最新變化 |
樣本基數 |
1,018 |
1,027 |
1,020 |
1,003 |
1,006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5.8% |
67.1% |
71.4% |
65.4% |
63.1%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7] |
-- |
特首曾蔭權評分 |
53.5 |
51.9[9] |
48.7[9] |
51.2[9] |
50.2+/-1.3 |
-1.0 |
曾蔭權出任特首支持率 |
38% |
34%[9] |
31% |
31% |
33+/-3% |
+2% |
曾蔭權出任特首反對率 |
46% |
50%[9] |
55%[9] |
54% |
52+/-3% |
-2% |
支持率淨值 |
-8% |
-16% |
-23% |
-23% |
-19% |
+4% |
特區政府表現滿意率[8] |
30% |
-- |
26%[9] |
-- |
25+/-4% |
-1% |
特區政府表現不滿率[8] |
32% |
-- |
40%[9] |
-- |
40+/-4% |
-- |
滿意淨值 |
-2% |
-- |
-14% |
-- |
-15% |
-1% |
平均量值[8] |
2.9+/-0.1
(基數=1,004) |
-- |
2.7+/-0.1[9]
(基數=1,012) |
-- |
2.7+/-0.1
(基數=584) |
-- |
[7]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評分誤差不超過+/-1.3,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8]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平均量值是把所有答案按照正面程度,以1分最低5分最高量化成為1、2、3、4、5分,再求取樣本平均數值。自2011年開始,本系列題目每次只涉及有關定期調查的次樣本,是次調查的次樣本為585。
[9]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最新調查顯示,特首曾蔭權得50.2分,表示支持其出任特首的被訪者,為數33%。至於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整體滿意程度方面,最新數字為25%滿意,40%不滿,平均量值為2.7分,即整體上接近「一半半」。
以下是市民對特區政府五項具體政策範疇的最新滿意程度:
調查日期 |
23-25/3/10 |
18-22/6/10 |
18-24/9/10 |
17-22/12/10 |
14-23/3/11 |
最新變化[13] |
樣本基數[13] |
1,012 |
1,009 |
1,010 |
1,017 |
549-617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9.3% |
66.7% |
66.2% |
66.4% |
63.1%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10] |
-- |
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滿意率[11] |
50%[12] |
49% |
57%[12] |
52%[12] |
47+/-4% |
-5%[12] |
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不滿率[11] |
22%[12] |
28%[12] |
13%[12] |
19%[12] |
19+/-3% |
-- |
滿意率淨值 |
+28% |
+21% |
+44% |
+33% |
+28% |
-5% |
平均量值[11] |
3.3+/-0.1[12]
(基數=954) |
3.2+/-0.1
(基數=930) |
3.5+/-0.1[12]
(基數=957) |
3.4+/-0.1
(基數=935) |
3.3+/-0.1
(基數=563) |
-0.1 |
維護人權自由表現:滿意率[11] |
42% |
38%[12] |
49%[12] |
43%[12] |
40+/-4% |
-3% |
維護人權自由表現:不滿率[11] |
34%[12] |
41%[12] |
24%[12] |
27% |
29+/-4% |
+2% |
滿意率淨值 |
+8% |
-3% |
+25% |
+16% |
+11% |
-5% |
平均量值[11] |
3.0+/-0.1[12]
(基數=987) |
2.9+/-0.1
(基數=971) |
3.2+/-0.1[12]
(基數=992) |
3.1+/-0.1
(基數=982) |
3.1+/-0.1
(基數=586) |
-- |
維持經濟繁榮表現:滿意率[11] |
35% |
40%[12] |
37% |
36% |
32+/-4% |
-4% |
維持經濟繁榮表現:不滿率[11] |
34% |
37% |
29%[12] |
33%[12] |
35+/-4% |
+2% |
滿意率淨值 |
+1% |
+3% |
+8% |
+3% |
-3% |
-6% |
平均量值[11] |
3.0+/-0.1
(基數=1,000) |
3.0+/-0.1
(基數=996) |
3.0+/-0.1
(基數=995) |
2.9+/-0.1
(基數=1,003) |
2.9+/-0.1
(基數=528) |
-- |
推行民主步伐:滿意率[11] |
29% |
32% |
34% |
30%[12] |
27+/-4% |
-3% |
推行民主步伐:不滿率[11] |
43% |
45% |
33%[12] |
40%[12] |
43+/-4% |
+3% |
滿意率淨值 |
-14% |
-13% |
+1% |
-10% |
-16% |
-6% |
平均量值[11] |
2.7+/-0.1
(基數=963) |
2.7+/-0.1
(基數=951) |
2.9+/-0.1[12]
(基數=979) |
2.8+/-0.1
(基數=954) |
2.7+/-0.1
(基數=575) |
-0.1 |
改善民生表現:滿意率[11] |
23% |
26% |
23% |
21% |
18+/-3% |
-3% |
改善民生表現:不滿率[11] |
49% |
53%[12] |
44%[12] |
54%[12] |
53+/-4% |
-1% |
滿意率淨值 |
-26% |
-27% |
-21% |
-33% |
-35% |
-2% |
平均量值[11] |
2.6+/-0.1
(基數=1,004) |
2.6+/-0.1
(基數=992) |
2.7+/-0.1
(基數=996) |
2.5+/-0.1[12]
(基數=1,002) |
2.5+/-0.1
(基數=585) |
-- |
[10]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11]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平均量值是把所有答案按照正面程度,以1分最低5分最高量化成為1、2、3、4、5分,再求取樣本平均數值。
[12]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13] 本系列題目與特首民望及特區政府整體表現調查的頻率均有所不同,同步變化應以同步週期的數字比較。自2011年開始,本系列題目每次只涉及有關定期調查的次樣本,每題樣本數目不等。
在五項具體政策範疇中,市民最滿意的是政府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的表現,滿意率為47%。其次是在維護人權自由方面,有40%表示滿意。最後,分別有32%、27%及18%的被訪者滿意政府於維持經濟繁榮、推行民主步伐及改善民生的表現。五項具體政策範疇的平均量值分別為3.3、3.1、2.9、2.7及2.5分,即整體上接近「一半半」。
|
深入分析
調查之中,我們都有要求被訪者回答自己的年齡。如被訪者不願說出準確年齡,被訪者亦可選答年齡組別。根據被訪者的答案,我們再把被訪者組合為18-29歲、30-49歲、以及50歲或以上。以下是特首曾蔭權評分按被訪者年齡組別的深入分析:
調查日期: 14-23/3/11 |
18-29歲 |
30-49歲 |
50歲或以上 |
整體樣本 |
特首曾蔭權評分[14] |
49.3+/-2.4
(基數=190) |
47.6+/-2.2
(基數=389) |
53.3+/-2.1
(基數=404) |
50.2+/-1.3
(基數=984) |
[14] 各組別在95%置信水平下有顯著性差異。
以下是特區政府就改善民生表現及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滿意程度按被訪者年齡組別的深入分析:
調查日期:14-23/3/11 |
18-29歲 |
30-49歲 |
50歲或以上 |
整體樣本 |
改善民生表現[15] |
滿意 |
8+/-5%
(10) |
16+/-5%
(38) |
25+/-6%
(60) |
18+/-3%
(107) |
一半半 |
33+/-9%
(40) |
28+/-6%
(69) |
24+/-6%
(58) |
28+/-4%
(167) |
不滿意 |
59+/-9%
(72) |
55+/-6%
(133) |
48+/-6%
(115) |
53+/-4%*
(320) |
唔知/難講 |
0+/-0%
(0) |
1+/-1%
(2) |
2+/-2%
(6) |
1+/-1%
(7) |
合計 |
100%
(122) |
100%
(242) |
100%
(238) |
100%
(602) |
平均量值 |
2.3+/-0.2
(122) |
2.4+/-0.1
(240) |
2.6+/-0.1
(233) |
2.5+/-0.1
(595) |
[15] 各組別在95%置信水平下有顯著性差異。
調查日期:14-23/3/11 |
18-29歲 |
30-49歲 |
50歲或以上 |
整體樣本 |
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16] |
滿意 |
41+/-9%
(48) |
47+/-6%
(112) |
50+/-6%
(125) |
47+/-4%
(285) |
一半半 |
43+/-9%
(50) |
31+/-6%
(73) |
23+/-5%
(56) |
30+/-4%
(180) |
不滿意 |
15+/-7%
(17) |
19+/-5%
(45) |
20+/-5%
(49) |
18+/-3%
(110) |
唔知/難講 |
1+/-1%
(2) |
4+/-3%
(9) |
7+/-3%
(18) |
5+/-2%
(29) |
合計 |
100%
(117) |
100%
(239) |
100%
(248) |
100%
(604) |
平均量值 |
3.3+/-0.2
(116) |
3.4+/-0.1
(230) |
3.3+/-0.1
(230) |
3.3+/-0.1
(575) |
[16] 各組別在95%置信水平下有顯著性差異。
|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其中一些項目的上次調查日期為17-22/12/2010,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14-23/3/2011,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23/3/11 |
特區政府禁日本五縣受輻射污染食品輸入香港 |
17/3/11 |
受日本核幅射事件影響, 香港有市民搶購食鹽 |
14/3/11 |
溫家寶囑咐香港制定發展規劃並化解社會矛盾 |
9/3/11 |
立法會否決新財政年度602億元臨時撥款 |
6/3/11 |
反預算案遊行警民發生衝突 |
2/3/11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佈向十八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直接派發六千元 |
1/3/11 |
行政長官曾蔭權遭示威者撞傷 |
27/2/11 |
市民不滿財政預算案 |
23/2/11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佈2011 至2012 年度財政預算案 |
11/2/11 |
政府修訂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 |
|
分析評論
民研計劃總監鍾庭耀分析:「三月中下旬的最新調查顯示,特首曾蔭權以及特區政府的民望數字,近來都在窄幅波動。特首的最新民望淨值為負19個百分比,而特區政府的民望淨值則為負15個百分比,與上個月差不多。至於特區政府的五個施政範疇方面,對比三個月前,滿意比率全部下跌,當中市民對其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推行民主步伐及改善民生的滿意率更錄得自2005年1月以來新低。以滿意淨值計,五項指標現時的淨值分別是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正28個百分比、維護人權自由正11個百分比、維持經濟繁榮負3個百分比、推行民主步伐負16個百分比、以及改善民生負35個百分比兼且繼續有逾五成的不滿比率,明顯是特區政府最急需改善的範疇。深入分析顯示,50歲或以上人士給特首曾蔭權的評分明顯較高,18至29歲人士則明顯較不滿特區政府改善民生的表現,他們對特區政府處理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滿意度,亦明顯較其他年齡組別為低。至於是甚麼事情影響這些民意數字的起跌,讀者可以根據『民意日誌』的詳細記錄自行判斷。」
|
未來發放(暫定)
- 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下午一時至二時:立法會議員、警隊及駐港解放軍民望
* 原公報出現誤值,特此致歉。
** 由於操作問題,部分頻數和交叉分析的樣本數目略有不同,但沒有明顯影響。
|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深入分析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特首民望/政府民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