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意網站》今日發放香港巿民對各地政府及人民的觀感返回

 
2010年11月16日 新聞公報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巿民對各地政府的觀感/巿民對各地人民的觀感) |


公報簡要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本月,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分兩階段進行了香港巿民對各地政府及人民的觀感調查,結果發現香港巿民對菲律賓政府的好感程度接近零,反感程度則大幅上升至本調查系列開展以來的記錄新高,觀感淨值為負77個百分比。巿民對菲律賓人民的觀感,淨值則為負11個百分比。以上觀感,明顯是受到香港人質在馬尼拉遇害、以及菲律賓政府推出強制性外勞保險計劃有關。那邊廂,受到釣魚台事件影響,香港巿民對日本政府的反感程度亦大幅上升,觀感淨值為負43個百分比。不過,巿民對日本人民的觀感則保持正面,淨值為正20個百分比。一般而論,香港巿民對各地人民的好感,一般都高於對當地政府的好感。以兩岸四地而論,香港巿民對自己香港人的好感程度就比香港特區政府高出26個百分比,對台灣人的好感程度就比台灣政府高出23個百分比,對澳門人的好感程度就比澳門特區政府高出2個百分比,對大陸人民及政府的好感程度則沒有分別。四地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方面,香港巿民對日本人的好感程度比日本政府高出26個百分比,對泰國人的好感程度比泰國政府高出20個百分比,對美國人的好感程度比美國政府高出17個百分比,對菲律賓人的好感程度比菲律賓政府高出16個百分比,對法國人的好感程度比法國政府高出12個百分比,對意大利人的好感程度比意大利政府高出11個百分比,而對南韓人的好感程度比南韓政府高出10個百分比。以絕對比率而論,香港巿民對菲律賓、日本、泰國、美國及台灣政府都是反感居多,而對所有人民都是好感居多,菲律賓人民今次屬於例外。在95%置信水平下,有關百分比的最高誤差為+/-1%至+/-4%之間,第二階段意見調查的回應率為67%。

注意事項:

[1]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第一階段提名調查的樣本為1,008個成功個案,並非1,008乘以回應率64.1%;第二階段意見調查的樣本則為另外1,003個,亦非1,003乘以回應率67.1%,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本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
[4] 因為調查存在抽樣誤差,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本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如期在《民意網站》發放香港市民對各地政府及人民的觀感調查結果,有關各地政府的調查始自1997年,基本上每年最少進行一次,而有關各地人民的調查,則是從2007年開始,今次是第七次。按照慣例,今日發放的調查數字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0年中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加權」方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總樣本數

回應比率

百分比誤差[6]

2-6/11/2010(第一階段提名調查)

1,008

64.1%

+/-3%

8-12/11/2010(第二階段意見調查)

1,003

67.1%

+/-3%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個別題目如果只涉及調查內若干次樣本,百分比誤差會相應增加。是次調查各題目的次樣本數目一律控制在500以上,涉及的誤差數字已經詳列於有關數表。

有關「香港市民對各地政府及人民觀感」的調查方法,在網頁內「調查方法」的欄目中已有詳述。民研計劃多年來一直揀選了15個香港市民比較熟悉的地區和國家,就香港市民對各地政府的觀感作出調查,目的是希望探討香港巿民世界觀的改變。2007年,我們把調查方法改良,在年中的調查,我們把調查分為首階段提名調查和次階段意見調查;在2007年底的調查,我們又加入了香港巿民對各地人民觀感的部分。具體來說,在第一階段提名調查中,除了香港、大陸、台灣和澳門四地之外,被訪者在未經提示下可說出多至十個他們最熟悉的地區和國家,而最多被提及的十二個地區和國家,就會連同兩岸四地共十六個地區和國家一同進入第二階段意見調查,由被訪者就有關的政府和人民作出個別評價,答案可以是「非常好感」、「幾好感」、「一半半」、「幾反感」或「非常反感」。在11月2至6日進行的第一階段調查中,首五個最多被訪者提及的地區和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及澳洲,餘下名單請參閱網頁內有關數表。第二階段意見調查在11月8至12日進行,以下是香港市民對兩岸四地的政府與人民的觀感結果:

調查日期

11-16/5/09

10-15/11/09

7-12/5/10

8-12/11/10

樣本基數

1,011

622

1,018

1,003

整體回應比率

65.4%

70.8%

70.2%

67.1%

對政府/人民感覺[8]

結果

結果

結果

基數[9]

結果及誤差[7]

最新變化[10]

政府/
人民差異

香港

人民好感

47%

43%

44%

543

50+/-4%

+6%[11]

+26%

人民反感

5%

9%[11]

10%

543

7+/-2%

-3%[11]

-15%

政府好感

29%[11]

24%[11]

23%

543

24+/-4%

+1%

-26%

政府反感

16%[11]

20%[11]

26%[11]

543

22+/-4%

-4%

+15%

大陸

人民好感

37%

30%[11]

26%

543

33+/-4%

+7[11]

--

人民反感

12%[11]

18%[11]

22%

543

16+/-3%

-6%[11]

-6%

政府好感

41%

44%

32%[11]

543

33+/-4%

+1%

--

政府反感

11%

15%[11]

21%[11]

543

22+/-4%

+1%

+6%

台灣

人民好感

39%[11]

40%

42%

559

42+/-4%

--

+23%

人民反感

8%[11]

9%

8%

559

7+/-2%

-1%

-15%

政府好感

25%

24%

19%[11]

559

19+/-3%

--

-23%

政府反感

26%[11]

22%

22%

559

22+/-4%

--

+15%

澳門

人民好感

46%

44%

40%

529

44+/-4%

+4%

+2%

人民反感

3%

3%

4%

529

2+/-1%

-2%[11]

-7%

政府好感

44%[11]

40%

34%[11]

529

42+/-4%

+8%[11]

-2%

政府反感

9%

11%

15%[11]

529

9+/-3%

-6%[11]

+7%

[7]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個百分比」;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8]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9] 每題樣本數目不等,但都控制在500以上,涉及的誤差數字已經詳列於有關數表。
[10] 與7-12/5/10之調查結果比較。
[11]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以下是香港市民對除了兩岸四地外的十二個地區和國家之政府與人民的觀感,排名是按照香港市民對各地人民的好感及反感程度排列:

調查日期

11-16/5/09

10-15/11/09

7-12/5/10

8-12/11/10

樣本基數

1,011

622

1,018

1,003

整體回應比率

65.4%

70.8%

70.2%

67.1%

對政府/人民感覺[13]

結果

結果

結果

基數[14]

結果及誤差[12]

最新變化[15]

政府/
人民差異

新加坡

人民好感

54%

54%

57%

558

56+/-4%

-1%

+2%

人民反感

3%

2%

5%[16]

558

3+/-1%

-2%[16]

-3%

政府好感

50%

49%

57%[16]

558

54+/-4%

-3%

-2%

政府反感

10%

9%

8%

558

6+/-2%

-2%

+3%

加拿大

人民好感

51%

47%

50%

527

48+/-4%

-2%

+6%

人民反感

1%

2%

2%

527

1+/-1%

-1%

-1%

政府好感

47%[16]

45%

45%

527

42+/-4%

-3%

-6%

政府反感

2%

2%

2%

527

2+/-1%

--

+1%

澳洲

人民好感

49%[16]

42%[16]

46%

518

44+/-4%

-2%

+5%

人民反感

2%

3%

5%

518

3+/-2%

-2%

--

政府好感

45%

40%[16]

42%

518

39+/-4%

-3%

-5%

政府反感

2%

5%[16]

4%

518

3+/-2%

-1%

--

南韓

人民好感

37%

40%

38%

524

40+/-4%

+2%

+10%

人民反感

8%

9%

7%

524

7+/-2%

--

-5%

政府好感

24%

30%[16]

31%

524

30+/-4%

-1%

-10%

政府反感

12%

9%

11%

524

12+/-3%

+1%

+5%

英國

人民好感

40%

36%

38%

511

38+/-4%

--

+2%

人民反感

4%

5%

6%

511

6+/-2%

--

-6%

政府好感

36%

33%

33%

511

36+/-4%

+3%

-2%

政府反感

10%

10%

12%

511

12+/-3%

--

+6%

美國

人民好感

32%

33%

33%

550

35+/-4%

+2%

+17%

人民反感

10%

10%

12%

550

10+/-3%

-2%

-29%

政府好感

23%[16]

26%

21%[16]

550

18+/-3%

-3%

-17%

政府反感

26%[16]

26%

32%[16]

550

39+/-4%

+7%[16]

+29%

日本

人民好感

48%

49%

48%

531

35+/-4%

-13%[16]

+26%

人民反感

8%

7%

9%

531

15+/-3%

+6%[16]

-37%

政府好感

17%[16]

23%[16]

20%

531

9+/-3%

-11%[16]

-26%

政府反感

33%[16]

23%[16]

25%

531

52+/-4%

+27%[16]

+37%

泰國

人民好感

34%

31%

30%

535

35+/-4%

+5%[16]

+20%

人民反感

17%[16]

10%[16]

24%[16]

535

17+/-3%

-7%[16]

-24%

政府好感

9%[16]

14%[16]

8%[16]

535

15+/-3%

+7%[16]

-20%

政府反感

46%[16]

30%[16]

50%[16]

535

41+/-4%

-9%[16]

+24%

德國

人民好感

32%

29%

33%

521

33+/-4%

--

+5%

人民反感

3%

3%

2%

521

2+/-1%

--

-1%

政府好感

28%

24%

26%

521

28+/-4%

+2%

-5%

政府反感

5%

4%

2%

521

3+/-2%

+1%

+1%

意大利

人民好感

28%

25%

26%

534

28+/-4%

+2%

+11%

人民反感

3%[16]

5%

4%

534

3+/-2%

-1%

-6%

政府好感

17%

17%

17%

534

17+/-3%

--

-11%

政府反感

6%

7%

9%

534

9+/-2%

--

+6%

法國

人民好感

31%

28%

26%

519

28+/-4%

+2%

+12%

人民反感

8%[16]

8%

8%

519

7+/-2%

-1%

-7%

政府好感

16%[16]

15%

16%

519

16+/-3%

--

-12%

政府反感

20%[16]

15%[16]

15%

519

14+/-3%

-1%

+7%

菲律賓

人民好感

--

--

--

534

18+/-3%

--

+16%

人民反感

--

--

--

534

29+/-4%

--

-50%

政府好感

--

--

--

534

2+/-1%

--

-16%

政府反感

--

--

--

534

79+/-4%

--

+50%

[12]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個百分比」;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13]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14] 每題樣本數目不等,但都控制在500以上,涉及的誤差數字已經詳列於有關數表。
[15] 與7-12/5/10之調查結果比較。
[16] 該等變化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11月上中旬的調查顯示,市民對各地人民觀感的排名中,表示對香港特區市民好感的佔50%,表示反感的佔7%;其他兩岸人民方面,表示對大陸、台灣及澳門特區人民好感的分別佔33%、42%及44%,表示反感的分別佔16%、7%及2%;其他地區和國家人民方面,市民對新加坡、加拿大、澳洲及南韓人民最好感,分別佔56%、48%、44%及40%;表示對英國、美國、日本、泰國、德國、意大利及法國人民好感的分別佔38%、35%、35%、35%、33%、28%及28%;最後,表示對菲律賓人民好感的只有18%。

市民對各地政府觀感的排名方面,最新調查顯示,表示對香港特區政府好感的佔24%,表示反感的佔22%;其他兩岸政府方面,表示對大陸、台灣及澳門特區政府好感的分別佔33%、19%及42%,表示反感的分別佔22%、22%及9%;其他政府方面,市民對新加坡及加拿大政府最好感,分別佔54%及42%;而表示對澳洲、英國及南韓政府好感的分別佔39%、36%和30%;表示對德國、美國、意大利、法國、泰國及日本政府好感的分別佔28%、18%、17%、16%、15%和9%;最後,表示對菲律賓政府好感的只有2%。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上次調查日期為7-12/5/10,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8-12/11/10,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12/11/10

亞運會在廣州開幕

4/11/10

美國聯儲局公佈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

31/10/10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於10月31日閉幕

16/10/10

中日兩國因釣魚台主權問題同日爆發大型示威

13/10/10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公佈2011年度施政報告

11/10/10

菲律賓人質事件調查報告指沒有官員要負上刑事責任

8/10/10

北京維權人士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24/9/10

船長詹其雄在遭日本拘留17日後終於獲釋

17/9/10

中國國民就釣魚台主權問題爆發反日浪潮

29/8/10

巿民無聲遊行悼念菲律賓脅持事件中遇害的八名港人

23/8/10

本港一個旅行團在馬尼拉被脅持,旅客八死七傷

15/8/10

8 月15日為舟曲泥石流全國哀悼日

29/6/10

中國內地及台灣簽署ECFA

25/5/10

南北韓的緊張關係及歐元債務問題影響全球股市

19/5/10

泰國政府以武力壓鎮示威活動



分析評論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分析:「最新調查發現,香港巿民對菲律賓政府的好感程度接近零,反感程度則大幅上升至本調查系列開展以來的記錄新高,觀感淨值為負77個百分比。巿民對菲律賓人民的觀感,淨值則為負11個百分比。以上觀感,明顯是受到香港人質在馬尼拉遇害、以及菲律賓政府推出強制性外勞保險計劃有關。那邊廂,受到釣魚台事件影響,香港巿民對日本政府的反感程度亦大幅上升,觀感淨值為負43個百分比。不過,巿民對日本人民的觀感則保持正面,淨值為正20個百分比。一般而論,香港巿民對各地人民的好感,一般都高於對當地政府的好感。以兩岸四地而論,香港巿民對自己香港人的好感程度就比香港特區政府高出26個百分比,對台灣人的好感程度就比台灣政府高出23個百分比,對澳門人的好感程度就比澳門特區政府高出2個百分比,對大陸人民及政府的好感程度則沒有分別。四地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方面,香港巿民對日本人的好感程度比日本政府高出26個百分比,對泰國人的好感程度比泰國政府高出20個百分比,對美國人的好感程度比美國政府高出17個百分比,對菲律賓人的好感程度比菲律賓政府高出16個百分比,對法國人的好感程度比法國政府高出12個百分比,對意大利人的好感程度比意大利政府高出11個百分比,而對南韓人的好感程度比南韓政府高出10個百分比。以絕對比率而論,香港巿民對菲律賓、日本、泰國、美國及台灣政府都是反感居多,而對所有人民都是好感居多,菲律賓人民今次屬於例外。至於是甚麼事情導致有關數字的起跌,讀者可以自行根據『民意日誌』的詳細記錄作出演繹。須要說明,調查的先決條件是香港巿民的熟悉程度。調查範圍以外的地區和國家,可能在香港巿民心目中的好感程度很高或很低,但由於並非香港巿民最熟悉的地區和國家,所以不在榜內。」


未來發放(暫定)
  • 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下午一時至二時:巿民最熟悉的政治人物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巿民對各地政府的觀感/巿民對各地人民的觀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