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意網站》今日發放各項主觀自由指標的最新調查結果返回


2006年7月18日新聞公報
 

| 最新數據 | 分析評論 | 民研計劃動向 | 附加資料 |
| 詳細結果 (自由指標) |

最新數據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今日如期在《港大民意網站》(http://hkupop.pori.hk)公佈各項主觀自由指標的最新調查結果。按照慣例,有關調查數字已經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05年終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加權」方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總樣本數   回應比率   百分比誤差* 
 4-7/7/06   1,015   55.9%   +/- 3% 
*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個別題目如果只涉及調查內若干次樣本,百分比誤差會相應增加。評分誤差則會按照樣本評分的分佈情況另行推算。
 

各自由指標近期的走勢表列如下:

 
  調查日期  11-14/4/05   4-6/7/05   17-21/10/05   3-6/1/06   4-7/7/06   最新變化 
  樣本基數  1,009   1,020   1,009   1,018   1,015   --- 
  整體回應比率  62.8%   61.9%   65.6%   63.5%   55.9%   --- 
  評分誤差 (95%置信水平)*  +/- 0.14   +/- 0.14   +/- 0.16   +/- 0.14   +/- 0.16   --- 
  信仰自由  8.48   8.50   8.61   8.66   8.69   +0.03 
  出入境自由  8.52   8.34   8.51   8.54   8.67   +0.13 
  學術研究自由  8.06   8.01   8.14   8.09   8.25   +0.16 
  文藝創作自由  7.93   8.00   7.99   8.00   8.03   +0.03 
  言論自由  7.27   7.20   7.31   7.66   7.94   +0.28 
  遊行示威自由  7.36   7.38   7.33   7.71   7.67   -0.04 
  出版自由  7.26   7.27   7.26   7.68   7.61   -0.07 
  新聞自由  7.28   7.15   7.18   7.63   7.54   -0.09 
  結社自由  7.14   7.11   7.09   7.41   7.47   +0.06 
  罷工自由  6.65   6.73   6.72   6.83   6.80   -0.03 
*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7月初的最新調查顯示,以0-10分為標準,被訪市民對「信仰自由」及「出入境自由」的評分最高,分別得8.69及8.67分;其次是「學術研究自由」及「文藝創作自由」,分別得8.25及8.03分;「言論自由」、「遊行示威自由」、「出版自由」及「新聞自由」的評分再次之,分別得7.94、7.67、7.61及7.54分;至於「結社自由」及「罷工自由」的得分,則依次為7.47及6.80分。


分析評論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十項主觀自由指標在過去六個月有升有跌,但是除了『言論自由』和『學術研究自由』的升幅明顯外,其餘變化都在最大抽樣誤差範圍之內。十項指標其中五項在半年前的調查中錄得回歸後調查開展以來的歷史新高,分別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遊行示威自由』、『結社自由』和『罷工自由』。在今次調查中,『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再次錄得升幅而創出新高,而『出入境自由』和『學術研究自由』亦錄得歷史新高,顯示巿民對香港社會的自由程度感覺良好。論排名結構,十項指標中的『信仰自由』和『出入境自由』仍然屬於最高分級別,高於8.5分;『罷工自由』就自成一級,長期停留榜末兼且不及7.0分;其他7項指標在過往的調查中可以明顯分為兩級,但在最新的調查中就開始分散。是否屬於長期變化則有待觀察。」

民研計劃動向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一般逢星期二下午於《民意網站》公佈定期調查結果,公眾假期除外,並同時預告未來七天的發放項目。按照計劃,《民意網站》下次發放定期調查數據的日期及時間為7月25日星期二下午一時至二時,網站將會發放特首曾蔭權及特區政府的最新民望數字。

民研計劃的一貫做法,是除了就調查方法的查詢作出解釋外,不會再就調查結果作出評述,但歡迎各界人士把問題以電郵方式傳給我們,電郵地址為<[email protected]>,作為日後跟進。我們會不斷檢討此等安排,歡迎各界人士提供意見。《民意網站》內一切內容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專欄文章的文責由作者自負,其餘內容則由民研計劃主任鍾庭耀博士負責。

為了加強民研計劃的公民教育工作,我們由2006年1月開始,在定期新聞公報中附加一個關於民意研究的小欄目,與讀者分享和討論民意研究的經驗和心得。今日的專題欄目是「民研問與答」。

附加資料:「民研問與答」

問: 為什麼自由指標調查由2005年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改為2006年半年進行一次?
答: 定期民意調查的理想頻率取決與有關民意的波動情況和波動是否值得重視而定。民研計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會不斷檢討各項定期調查的頻率。經過最新一輪檢討後,民研計劃決定由2006年開始,把自由指標調查的週期加長,由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改為每半年進行一次,以便騰出資源進行其他民意調查。事實上,民研計劃在1997年回歸後開展自由指標調查時,最初是每個月進行一次調查,然後是兩個月一次,然後是每年四次,然後再減為每年兩次。這些變動,一來是基於資源的考慮,二來是基於有關指標在過去的穩定或變動情況。不過,民研計劃的政策是一旦決定某項定期調查的頻率後,便不會因為某些突發事件會影響結果而改變執行有關調查的日期,以示公允。

問: 有沒有最理想的調查頻率? 
答: 請參閱2006年1月24日新聞公報中的「民研問與答」


 

| 最新數據 | 分析評論 | 民研計劃動向 | 附加資料 |
| 詳細結果 (自由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