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研今日發放政治人物排名榜返回
2017年5月23日 新聞公報
| 詳細結果 (香港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 |
特別宣佈
1.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研計劃)總監鍾庭耀於今日繼續在其網上專欄「鍾言亦議」內發放「鍾言亦議:特區二十週年系列」短篇文章,提到政治人物,可以名留青史,可以遺臭萬年,而過去二十年,「十大政治人物」榜首一般而言非特首莫屬(見附錄)。有關文章即將在「鍾言亦議」的facebook專頁發放(網址為www.facebook.com/ChungsBluntWords)。「鍾言亦議」所有文章的版權完全開放,歡迎傳媒全文轉載或節錄報導,亦可安排率先或同步發放。
2. 在促進學術研究和理性討論的基礎上,民研計劃早前已在《香港大學民意網站》(http://hkupop.pori.hk)發放自特首梁振英上任以來,民研計劃所進行的122次定期特首民望評分、181次前特首曾蔭權和239次前特首董建華民望評分及相關人口變項的原始數據,供各界考證。惟請用家使用及引用有關數據時,按照學術慣例註明出處。
公報簡要
民研計劃在5月15至18日,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以電話訪問1,000名香港巿民,發現梁振英繼續是香港巿民最熟悉的政治人物,林鄭月娥排名第二,曾蔭權就排名第三。對比七個月前,8位政治人物都能夠蟬聯「十大」,上次排名第七的黃毓民及第九的李慧琼分別下跌至第十五及第十三位而跌出榜外,並由李柱銘及陳方安生分別從第十五及第十四位上升至第九位及第十位取代。排名榜內的起跌,都顯示了近期政治環境的改變。如果要探討長期變化,則引用跨越5年的累積總結排名較為合適。數據顯示,梁振英、梁國雄、林鄭月娥、曾蔭權和葉劉淑儀,都是屬於巿民長期熟悉的本地政治人物。須要註明,「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的排名方法是以被訪者在沒有提示下說出的政治人物計,是量度知名度的方法之一,與支持度無關。換言之,知名度排名很高的政治人物並不一定是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而知名度排名偏低的政治人物,亦可能會在有提示的知名度調查中得到不同的排名。但無論如何,能夠在沒有提示的調查中脫穎而出者,肯定是巿民最熟悉的政治人物。在95%置信水平下,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的百分比最高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調查的回應率為71%。
注意事項:
[1]《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調查的樣本為1,000個成功個案,並非1,000乘以回應率71.5%,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中各項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
[4] 因為調查存在的抽樣誤差及處理數據的捨入過程,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合計數字亦未必完全準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有關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如期在《民意網站》發放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的排名調查結果。2014年起,民研計劃把以往按照年齡及性別分佈進行的簡單加權方法,改良成為按照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分佈的「反覆多重加權」方法調整數據。今天公佈的最新數據,是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6年底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及2011年人口普查收集之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分佈統計數字,以「反覆多重加權法」作出調整。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如下:
調查日期 |
總樣本數 |
回應比率 |
百分比誤差[6] |
15-18/5/2017 |
1,000 |
71.5% |
+/-3% |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有關「香港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的排名調查已經進行多年,以往是透過民研計劃的刊物《民意快訊》發表,2006年10月起透過民意網站發佈。在1994至2005年期間,「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調查是以「十大政治人物」方式進行和發表,方法與其他「十大」或「五大」系列相同,分為「提名調查」和「評分調查」兩個階段進行。由2005年10月開始,由於民研計劃已經陸續開展了多項評分系列,包括特首評分、官員評分、立法和行政議員評分等,不少巿民熟悉的政治人物已經被納入各項評分調查之中,民研計劃因而簡化「十大政治人物」調查,只集中紀錄和分析巿民的「提名」結果。至於評分方面,則只會針對在「提名」調查中位列前10名而又沒有在現有評分系列中出現的政治人物,再作補充評分調查。以是次調查而論,有關曾蔭權、董建華、曾俊華、曾鈺成、李柱銘及陳方安生的補充評分調查將於稍後進行,完成後結果會上載到《民意網站》。此外,跟一般「十大」評分系列不同,「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每次調查都會得出第1至50的排名,和累積過去10次大約跨越5年調查的平均排名,以顯示有關政治人物在巿民心目中的起跌。以下是最新「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調查中前十名的結果,其他排名請參閱《民意網站》:
調查日期 |
2-5/11/15 |
3-5/5/16 |
24-27/10/16 |
15-18/5/17 |
過去10次調查
|
||||
樣本基數 |
1,008[8] |
1,000[8] |
1,001[8] |
1,000[8] |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6.4% |
69.7% |
72.9% |
71.5% |
-- |
||||
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7] |
+/-3% |
+/-3% |
+/-3% |
+/-3% |
-- |
||||
最新結果/排名 |
比率 |
排名 |
比率 |
排名 |
比率 |
排名 |
比率 |
排名 |
-- |
梁振英 |
39% |
1 |
41% |
1 |
35% |
1 |
62%+/-4% |
1 |
1.2 |
林鄭月娥 |
39% |
2 |
33% |
3 |
24% |
6 |
57%+/-4% |
2 |
4.5 |
曾蔭權 |
23% |
4 |
18% |
8 |
17% |
8 |
34%+/-4% |
3 |
5.2 |
董建華 |
18% |
9 |
17% |
9 |
15% |
10 |
29%+/-4% |
4 |
7.7 |
梁國雄 |
22% |
5 |
36% |
2 |
30% |
3 |
27%+/-4%[10] |
5 |
3.0 |
葉劉淑儀 |
18% |
8 |
21% |
6 |
27% |
5 |
27%+/-4%[10] |
6 |
6.0 |
曾俊華 |
22% |
6 |
21% |
7 |
32% |
2 |
26%+/-4% |
7 |
10.4 |
曾鈺成 |
24% |
3 |
28% |
4 |
28% |
4 |
22%+/-4% |
8 |
6.5 |
李柱銘 |
12% |
15 |
9% |
16 |
9% |
15 |
17%+/-3% |
9 |
14.2 |
陳方安生 |
16% |
11 |
11% |
12 |
11% |
14 |
14%+/-3% |
10 |
9.3 |
[7]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8] 2015年11月份的調查次樣本為650;2016年5月份的調查次樣本為617;2016年10月份的調查次樣本為621;2017年5月份的調查次樣本為541。
[9] 過去10次調查中最早一次調查日期為2012年11月20至28日。在每次調查中,排名第50位以後或者沒有上榜者,在計算平均排名時,皆作第50名論。
[10] 根據最新調查數字,梁國雄的提名比率為27.2%,葉劉淑儀的提名比率為26.9%,所以梁國雄排名第5,而葉劉淑儀則排名第6。
在5月中進行的提名調查中,被訪者可以在沒有提示下說出多至10名最熟悉的政治人物。結果發現,最多被訪者提及的首三位政治人物依次為梁振英、林鄭月娥及曾蔭權,提名比率分別為62%、57%及34%。排名第四至第八位的是董建華、梁國雄、葉劉淑儀、曾俊華及曾鈺成,提名比率分別為29%、27%、27%、26%及22%。而李柱銘及陳方安生則分別位列第九及第十位,提名比率分別為17%及14%。另外,調查期間牽涉梁振英UGL調查委員會事件的周浩鼎以14%提名比率位列第十一。至於餘下的名單請參閱在《民意網站》中的有關數表,民研計劃已把1997年3月開始的各次提名調查結果加入網站,方便各界人士參考。
以下是累積過去10次大約跨越5年「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調查的部分結果:
17-20/7/2012──24-27/10/2016 [11] |
20-28/11/2012──15-18/5/2017 [11] |
||||||||||||
總結排名 |
人物 |
10次平均排名 |
總結排名 |
人物 |
10次平均排名 |
總結排名 |
人物 |
10次平均排名 |
總結排名 |
人物 |
10次平均排名 |
||
1 |
梁振英 |
1.2 |
11 |
劉慧卿 |
12.1 |
1 |
梁振英 |
1.2 |
|
11 |
劉慧卿 |
12.8 |
|
2 |
梁國雄 |
2.7 |
12 |
唐英年 |
14.1 |
2 |
梁國雄 |
3.0 |
|
12 |
李柱銘 |
14.2 |
|
3 |
林鄭月娥 |
4.9 |
13 |
李柱銘 |
14.8 |
3 |
林鄭月娥 |
4.5 |
|
13 |
唐英年 |
15.3 |
|
4 |
曾蔭權 |
5.4 |
13 |
何俊仁 |
14.8 |
4 |
曾蔭權 |
5.2 |
|
14 |
范徐麗泰 |
16.0 |
|
5 |
黃毓民 |
5.9 |
15 |
范徐麗泰 |
16.3 |
5 |
葉劉淑儀 |
6.0 |
|
15 |
何俊仁 |
16.6 |
|
6 |
葉劉淑儀 |
6.1 |
16 |
梁家傑 |
17.1 |
6 |
曾鈺成 |
6.5 |
|
16 |
梁家傑 |
18.6 |
|
6 |
曾鈺成 |
6.1 |
17 |
李卓人 |
17.8 |
7 |
黃毓民 |
7.1 |
|
17 |
田北俊 |
18.9 |
|
8 |
董建華 |
9.2 |
18 |
譚耀宗 |
19.0 |
8 |
董建華 |
7.7 |
|
18 |
李卓人 |
19.4 |
|
9 |
陳方安生 |
10.4 |
19 |
田北俊 |
20.5 |
9 |
陳方安生 |
9.3 |
|
19 |
田北辰 |
20.0 |
|
10 |
曾俊華 |
10.7 |
20 |
余若薇 |
21.1 |
10 |
曾俊華 |
10.4 |
|
20 |
高永文 |
20.9 |
[11] 每次調查中,排名第50位以後或者沒有上榜者,在計算平均排名時,皆作第50名論。
總結過去10次的調查結果,梁振英的平均排名為1.2,總結排名位列榜首;梁國雄及林鄭月娥的平均排名為3.0及4.5,總結排名第二及第三。曾蔭權、葉劉淑儀及曾鈺成的平均排名分別為5.2、6.0及6.5,總結排名第四至第六。黃毓民及董建華之平均排名分別為7.1和7.7,總結排名第七及第八,而第九及第十分別為陳方安生及曾俊華,平均排名分別為9.3及10.4。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上次調查日期為24-27/10/2016,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15-18/5/2017,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11/4/17 |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中南海會面 |
26/3/17 |
林鄭月娥當選第五屆香港行政長官 |
14/3/17 |
特首候選人曾俊華、林鄭月娥和胡國興出席七間電子傳媒合辦的選舉論壇 |
13/3/17 |
行政長官梁振英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 |
22/2/17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17-2018年度財政預算案 |
17/2/17 |
前行政長官曾蔭權被裁定身為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 |
18/1/17 |
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2017年施政報告 |
5/1/17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宣布就故宮文化博物館的設計和營運推行六周公眾諮詢 |
3/1/17 |
香港與深圳落實於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
9/12/16 |
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不角逐連任 |
2/12/16 |
行政長官梁振英及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就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及梁國雄的議員資格提出司法覆核 |
15/11/16 |
高等法院裁定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失去議員資格 |
分析評論
民研計劃研究經理李偉健分析:「政治人物排名榜的作用,在於以該等人物在巿民心目中熟悉程度的起跌,顯示政治生態的改變。以最新調查計,梁振英繼續是香港巿民最熟悉的政治人物,林鄭月娥排名第二,曾蔭權就排名第三。對比七個月前,8位政治人物都能夠蟬聯『十大』,上次排名第七的黃毓民及第九的李慧琼分別下跌至第十五及第十三位而跌出榜外,並由李柱銘及陳方安生分別從第十五及第十四位上升至第九位及第十位取代。排名榜內的起跌,都顯示了近期政治環境的改變。如果要探討長期變化,則引用跨越5年的累積總結排名較為合適。數據顯示,梁振英、梁國雄、林鄭月娥、曾蔭權和葉劉淑儀,都是屬於巿民長期熟悉的本地政治人物。須要註明,『巿民最熟悉政治人物』的排名方法是以被訪者在沒有提示下說出的政治人物計,是量度知名度的方法之一,與支持度無關。換言之,知名度排名很高的政治人物並不一定是最受歡迎的政治人物,而知名度排名偏低的政治人物,亦可能會在有提示的知名度調查中得到不同的排名。但無論如何,能夠在沒有提示的調查中脫穎而出者,肯定是巿民最熟悉的政治人物。至於是什麼事情影響了有關排名的起跌,讀者可以根據『民意日誌』的詳細記錄自行判斷。」
未來發放 (暫定)
附錄
各候任特首、時任特首及落任特首歷年排名 |
||||
調查日期 |
林鄭月娥 |
梁振英 |
曾蔭權 |
董建華 |
15-18/5/2017 |
2 候任特首 |
1 時任特首 |
3 落任特首 |
4 落任特首 |
24-27/10/2016 |
6 |
1 時任特首 |
8 落任特首 |
10 落任特首 |
3-5/5/2016 |
3 |
1 時任特首 |
8 落任特首 |
9 落任特首 |
2-5/11/2015 |
2 |
1 時任特首 |
4 落任特首 |
9 落任特首 |
8-14/5/2015 |
2 |
1 時任特首 |
5 落任特首 |
4 落任特首 |
31/10-5/11/2014 |
2 |
1 時任特首 |
9 落任特首 |
5 落任特首 |
22-30/4/2014 |
7 |
3 時任特首 |
4 落任特首 |
6 落任特首 |
4-7/11/2013 |
8 |
1 時任特首 |
2 落任特首 |
6 落任特首 |
23/4-1/5/2013 |
10 |
1 時任特首 |
4 落任特首 |
14 落任特首 |
20-28/11/2012 |
4 |
1 時任特首 |
5 落任特首 |
12 落任特首 |
17-20/7/2012 |
6 |
1 時任特首 |
5 落任特首 |
19 落任特首 |
7-17/11/2011 |
36 |
7 |
1 時任特首 |
17 落任特首 |
3-10/5/2011 |
23 |
1 時任特首 |
22 落任特首 |
|
8-12/11/2010 |
22 |
1 時任特首 |
20 落任特首 |
|
18-20/5/2010 |
49 |
24 |
1 時任特首 |
23 落任特首 |
19-23/11/2009 |
50 |
31 |
1 時任特首 |
23 落任特首 |
19-22/5/2009 |
50 |
1 時任特首 |
25 落任特首 |
|
26-30/11/2008 |
50 |
1 時任特首 |
35 落任特首 |
|
28/5-2/6/2008 |
28 |
1 時任特首 |
17 落任特首 |
|
22-25/10/2007 |
50 |
3 時任特首 |
24 落任特首 |
|
17-20/4/2007 |
29 |
1 時任特首 |
20 落任特首 |
|
3-6/10/2006 |
1 時任特首 |
24 落任特首 |
||
18-21/4/2006 |
29 |
1 時任特首 |
21 落任特首 |
|
20-21/10/2005 |
43 |
1 時任特首 |
11 落任特首 |
|
11-14/4/2005 |
40 |
1 |
4 落任特首 |
|
11-14/10/2004 |
44 |
3 |
1時任特首 |
|
13-16/4/2004 |
43 |
3 |
1時任特首 |
|
8-11/10/2003 |
40 |
2 |
1時任特首 |
|
4-9/4/2003 |
26 |
2 |
1時任特首 |
|
2-7/10/2002 |
17 |
2 |
1時任特首 |
|
2-8/4/2002 |
32 |
2 |
1時任特首 |
|
5-8/10/2001 |
22 |
2 |
1時任特首 |
|
18-30/4/2001 |
35 |
3 |
2時任特首 |
|
3-9/10/2000 |
35 |
4 |
3時任特首 |
|
6-7/4/2000 |
37 |
4 |
1時任特首 |
|
13-15/12/1999 |
23 |
3 |
1時任特首 |
|
6/8/1999 |
24 |
5 |
1時任特首 |
|
15/4/1999 |
4 |
2時任特首 |
||
8-9/12/1998 |
5 |
1時任特首 |
||
11/8/1998 |
5 |
1時任特首 |
||
14-15/4/1998 |
12 |
2時任特首 |
||
8-9/12/1997 |
33 |
8 |
1時任特首 |
|
12/8/1997 |
28 |
8 |
1時任特首 |
|
17-18/3/1997 |
16 |
4候任特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