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意網站》今日發放首輪區議會選舉調查結果返回
2003年10月19日新聞公報 |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每逢大型選舉,都會進行多次選舉調查,追蹤選情的發展。研究組亦會在選舉日進行票站調查,瞭解選民的投票行為和原因。臨近區議會選舉,研究組已於9月中進行首輪選前電話調查,詳細結果今日在《港大民意網站》(http://hkupop.pori.hk)公佈。以下是調查的重點結果,與1999年同期數字並列: |
調查日期 | 15-17/9/99 | 15-17/9/03 |
樣本基數 (18歲或以上巿民) | 536 | 1,030 |
整體回應比率 | 47.9% | 70.1% |
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 +/-4% | +/-3% |
對選舉的認知率 | 35% | 19% |
選擇候選人的關鍵:候選人的政治取向 | 6% | 10% |
選擇候選人的關鍵: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 | 78% | 77% |
選擇候選人的主要考慮因素:候選人的過往表現 | 42% | 38% |
選擇候選人的主要考慮因素:候選人的政綱 | 24% | 35% |
*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
於區議會選舉前兩個月左右,只有一成九被訪市民能夠正確指出今年11月進行區選,較1999年的同期數字少16個百分比。在登記選民中,六成七謂打算投票,比1999年同期的數字少2個百分比。(須要註明,六成七的投票意欲並不等於會有六成七的投票率。) |
就政治與民生的側重點而言,調查發現,七成七被訪者認為候選人的民生政策取向是選擇的關鍵;一成認為候選人的政治取向是關鍵。至於選擇候選人的具體考慮因素,分別有三成八及三成五認為候選人的往績和政綱最為重要;相較1999年的數字,前者下跌4個百分比,後者則上升11個百分比。 |
倘若可以自由選擇投票方式,六成半謂比較喜歡投票給個別候選人,一成七則喜歡選擇政黨。被訪者中,自認傾向支持民主派者有二成四,支持親中派者有百分之五;認為自己是中間或無黨派者則佔大部份。 |
最後,在登記選民中,四成二認為獲選區議員最需要改善民生問題;認為急需解決地區及經濟問題者,分別佔二成及一成七。 |
調查日期 | 15-17/9/99 | 15-17/9/03 |
次樣本基數 (登記選民) | 366 | 714 |
整體回應比率 | 47.9% | 70.1% |
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 +/-5% | +/-4% |
表示打算於區議會選舉中投票的比率 | 69% | 67% |
區議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民生 | 40% | 42% |
區議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地區個別問題 | 23% | 20% |
區議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經濟 | 7% | 17% |
區議員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業/勞工 | 7% | 10% |
*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調查顯示,選民的初步投票意欲,與1999年同期沒有太大分別。不過,候選人的政綱和政治取向,則似乎就比1999年重要。由於是次選舉可能會有較多大型集會和競選活動,選民的投票意欲可能會在後期有所增長。」 |
民意研究計劃將會繼續監察選情的發展,結果將會陸續由贊助機構首先發表,《民意網站》隨後公佈。各界人士如對調查方法有任何疑問,研究組的成員會樂於解答,但不會就調查結果再作評述。各界人士或新聞工作者如有其他問題,歡迎把問題以電郵方式傳給我們,電郵地址為<[email protected]>,民意研究計劃主任會盡快作答。《民意網站》內一切內容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