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民研發放立法會選舉專題項目調查結果返回
2016年8月26日 新聞公報
特別宣佈
1.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研計劃)已於昨日截止時間前,向選舉事務處申請在九月四日立法會選舉日,於50個票站進行票站調查。不過,與過往不同之處,是有關調查只屬義務學生習作。選舉當日不會進行數據分析,不會預測選舉結果,亦不會與非學術機構及媒體有任何合作。
2. 民研計劃今年連續35天進行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由多間傳媒機構以及民間組織「民主動力」聯合贊助。昨日,部分贊助傳媒表示不再公布滾動民調數字,認為傳媒不宜與政治組織共同贊助民調。民研計劃回應表示,只要贊助機構接受民研計劃的條件,包括保證民研計劃完全獨立運作和全面公開數據,民研計劃不會考慮贊助機構的背景和立場,亦對所有贊助機構一視同仁。不過,民研計劃會提醒民主動力曾經公開解釋贊助是次滾動調查,純粹是為所有候選人士提供參考資料和原始數據。對於部分有份贊助的傳媒決定不再公布滾動調查的數字,民研計劃表示尊重,但就認為此舉無助促進資訊流通和建構公民社會。
3. 由於選舉臨近,即日開始,民研計劃已經按照多年來的慣例,在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的結果之中,加入所有候選人按照調查結果而推算的當選機會,敬請留意。
4. 民研計劃今日公布的專題項目調查結果,是由民研計劃自己撥出資源進行研究,題目與歷屆選舉調查大同小異。民研計劃感謝所有贊助滾動調查的機構,協助民研計劃建構平台,進行有關研究。
公報簡要
民研計劃在七至八月期間,分別進行了兩次立法會選舉專題項目調查,成功以電話分別訪問1,056及2,157名登記選民。最新調查顯示,在立法會選舉提名結束後,約七成登記選民能夠正確指出今年9月進行立法會選舉,比四年前明顯倒退。至於配票策略方面,只有約一成選民自稱願意配票,亦較四年前同期調查下跌。此外,選民在考慮如何投票時,對6項列舉因素的重視程度,依次為民生、經濟、政治、與中央政府關係、議會資歷和知名度。當中,選民對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加,而對候選人議會資歷和民生政策的重視程度則明顯減少,或多或少反映了四年來政治生態的改變。就各地方選區而言,五區選民對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重視程度都明顯增加。香港島及九龍西選民對候選人民生政策的重視程度明顯下跌。此外,香港島選民對候選人政治訴求的重視程度較四年前明顯上升,而九龍西選民對候選人經濟政策的重視程度明顯下跌,九龍東選民對候選人知名度的重視程度明顯下跌,新界西選民對候選人議會資歷的重視程度亦明顯下跌。至於「超級區議會」界別方面,由於大部分被訪選民都同屬這個界別,調查數字與全港選民大致相同。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為+/-6個百分比,第一及第二階段調查的回應率分別為75%和72%。
注意事項:
[1]《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第一次意見調查的樣本為1,056個成功個案,並非1,056乘以回應率74.6%;第二次意見調查的樣本則為另外2,157個,亦非2,157乘以回應率72.4%,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誤差不超過+/-6個百分比」。由於民研計劃在2014年引入「反覆多重加權法」處理數據,交接期間,各項數字變化的差異是否超過抽樣誤差,是基於同類加權方法處理後的結果計算。換言之,今次所得數據是否與上次調查存在顯著差異,是基於兩組數據同樣經過反覆多重加權後作出的比較,而非單從公佈數字表面運算得來。
[4] 因為調查存在的抽樣誤差及處理數據的捨入過程,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合計數字亦未必完全準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有關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每逢大型選舉,都會進行多種選舉調查,追蹤選情的發展。研究組最近就立法會選舉進行了專題調查,樣本資料如下。2014年起,民研計劃把以往按照年齡及性別分佈進行的簡單加權方法,改良成為按照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分佈的「反覆多重加權」方法調整數據。今天公佈的最新數據中有關地區直選的原始數字,已經按照政府提供之2016年正式選民登記冊中,各選區登記選民的年齡及性別分佈,以「反覆多重加權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
總樣本數 (登記選民) |
有效回應比率 |
最高百分比誤差[6] |
30/7-3/8/16(第一階段) |
1,056 |
74.6% |
+/-3% |
8-18/8/16(第二階段) |
2,157 |
72.4% |
+/-2% |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個別題目如果只涉及調查內若干次樣本,百分比誤差會相應增加。
以下是調查的重點結果,與2004、2008及2012年立法會選舉前同期錄得的數字並列:
調查日期 |
18-22/8/04 |
1-3/8/08 |
1-8/8/12 |
30/7-3/8/16 |
最新變化 |
樣本基數 (登記選民) |
1,882 |
771 |
1,266 |
1,056 |
-- |
有效回應比率 |
65.4% |
65.7% |
69.0% |
74.6% |
-- |
最高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
+/-2% |
+/-4% |
+/-3% |
+/-3%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7] |
-- |
能夠正確答出選舉日期或月份 |
-- |
69% |
75%[8] |
69+/-3% |
-6%[8] |
表示會按配票指示選擇同一派別的不同名單 |
19% |
20% |
15%[8] |
11+/-2% |
-4%[8] |
表示不會按配票指示選擇同一派別的不同名單 |
56% |
64% |
72%[8] |
76+/-3% |
+4%[8] |
[7]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3%」。
[8]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於立法會選舉前一個月左右,有69%被訪選民能夠正確指出今年9月進行立法會選舉。就配票指示的取態而言,調查發現,11%被訪選民表示會按配票指示選擇同一派別的不同名單,比2012年同期的數字下跌4個百分比,76%則表示不會按配票指示選擇同一派別的不同名單,比2012年的數字上升4個百分比。
至於被訪選民投票的考慮準則方面,以下是全港選民的調查結果,按重視程度倒序排列:
全港選民調查 |
||||||
調查日期 |
10-14/8/04 |
18-23/8/08 |
16-20/8/12 |
8-18/8/16 |
最新變化 |
|
樣本基數 (登記選民) |
1,817 |
1,996 |
1,786 |
2,157 |
-- |
|
有效回應比率 |
73.9% |
69.9% |
68.6% |
72.4% |
-- |
|
最高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9] |
+/-2% |
+/-2% |
+/-2% |
+/-2% |
-- |
|
最新結果/誤差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誤差 |
|
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10] |
85% |
87% |
89%[11] |
87% |
+/-1% |
-2%[11] |
不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10] |
4% |
4% |
4% |
4% |
+/-1% |
-- |
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10] |
74% |
77%[11] |
75% |
73% |
+/-2% |
-2% |
不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10] |
6% |
6% |
8%[11] |
9% |
+/-1% |
+1% |
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10] |
65% |
60%[11] |
64%[11] |
66% |
+/-2% |
+2% |
不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10] |
12% |
13% |
14% |
12% |
+/-1% |
-2%[11] |
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10] |
45% |
48%[11] |
38%[11] |
53% |
+/-2% |
+15%[11] |
不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10] |
23% |
22% |
32%[11] |
24% |
+/-2% |
-8%[11] |
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10] |
55% |
50%[11] |
45%[11] |
41% |
+/-2% |
-4%[11] |
不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10] |
20% |
22% |
28%[11] |
33% |
+/-2% |
+5%[11] |
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10] |
35% |
32%[11] |
33% |
31% |
+/-2% |
-2% |
不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10] |
35% |
33% |
36%[11] |
38% |
+/-2% |
+2% |
[9]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10]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11]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8月8至18日的調查顯示,以全港選民而論,87%表示重視候選人提出的民生政策,包括房屋、教育、醫療、環境及治安等問題,73%重視經濟政策,66%則重視政治訴求,包括政制及民主發展等。另外,分別為數53%及41%被訪選民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的關係及候選人的議會資歷;表示重視知名度者,則佔31%。
至於不同選區選民的投票準則,最新的各區調查顯示,候選人的民生政策仍然是各區選民的最重要考慮,知名度的重要性為六項中最低。各區詳細數字表列如下:
香港島 |
||||||
調查日期 |
10-14/8/04 |
18-23/8/08 |
16-20/8/12 |
8-18/8/16 |
最新變化 |
|
樣本基數 (登記選民) |
323 |
360 |
288 |
424 |
-- |
|
最高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12] |
+/-6% |
+/-5% |
+/-6% |
+/-5% |
-- |
|
最新結果/誤差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誤差 |
|
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13] |
86% |
89% |
91% |
87% |
+/-3% |
-4%[14] |
不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13] |
2% |
4% |
2% |
4% |
+/-2% |
+2% |
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13] |
75% |
79% |
74% |
76% |
+/-4% |
+2% |
不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13] |
7% |
6% |
10% |
10% |
+/-3% |
-- |
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13] |
71% |
64%[14] |
61% |
70% |
+/-4% |
+9%[14] |
不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13] |
7% |
13%[14] |
16% |
12% |
+/-3% |
-4%[14] |
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13] |
48% |
51% |
43%[14] [15] |
57% |
+/-5% |
+14%[14] |
不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13] |
22% |
21% |
29%[14] |
24% |
+/-4% |
-5%[14] |
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13] |
52% |
50% |
43%[14] [15] |
42% |
+/-5% |
-1% |
不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13] |
23% |
23% |
29%[14] |
36% |
+/-5% |
+7%[14] |
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13] |
39% |
34% |
33% |
36% |
+/-5% |
+3% |
不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13] |
33% |
32% |
35% |
35% |
+/-5% |
-- |
[12]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13]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14]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15] 根據2012年的調查數字,以兩個小數點計,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為43.04%,而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為42.66%。
九龍西 |
||||||
調查日期 |
10-14/8/04 |
18-23/8/08 |
16-20/8/12 |
8-18/8/16 |
最新變化 |
|
樣本基數 (登記選民) |
259 |
394 |
264 |
285 |
-- |
|
最高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16] |
+/-7% |
+/-5% |
+/-6% |
+/-6% |
-- |
|
最新結果/誤差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誤差 |
|
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17] |
81% |
87%[18] |
91% |
84% |
+/-4% |
-7%[18] |
不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17] |
4% |
5% |
4% |
5% |
+/-3% |
+1% |
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17] |
74% |
77% |
78% |
72% |
+/-5% |
-6%[18] |
不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17] |
6% |
7% |
7% |
8% |
+/-3% |
+1% |
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17] |
66% |
61% |
63% |
67% |
+/-6% |
+4% |
不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17] |
15% |
14% |
12% |
10% |
+/-4% |
-2% |
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17] |
50% |
49% |
39%[18] |
58% |
+/-6% |
+19%[18] |
不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17] |
19% |
21% |
30%[18] |
17% |
+/-4% |
-13%[18] |
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17] |
58% |
48%[18] |
45% |
46% |
+/-6% |
+1% |
不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17] |
18% |
25%[18] |
29% |
28% |
+/-5% |
-1% |
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17] |
30% |
34% |
34% |
35% |
+/-6% |
+1% |
不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17] |
37% |
35% |
36% |
33% |
+/-6% |
-3% |
[16]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17]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18]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九龍東 |
||||||
調查日期 |
10-14/8/04 |
18-23/8/08 |
16-20/8/12 |
8-18/8/16 |
最新變化 |
|
樣本基數 (登記選民) |
310 |
319 |
286 |
320 |
-- |
|
最高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19] |
+/-6% |
+/-6% |
+/-6% |
+/-6% |
-- |
|
最新結果/誤差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誤差 |
|
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20] |
84% |
87% |
88% |
86% |
+/-4% |
-2% |
不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20] |
4% |
2% |
3% |
6% |
+/-3% |
+3% |
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20] |
73% |
77% |
75% |
72% |
+/-5% |
-3% |
不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20] |
6% |
5% |
8% |
9% |
+/-3% |
+1% |
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20] |
61% |
59% |
64% |
64% |
+/-5% |
-- |
不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20] |
11% |
12% |
13% |
14% |
+/-4% |
+1% |
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20] |
38% |
46%[21] |
38%[21] |
50% |
+/-6% |
+12%[21] |
不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20] |
25% |
22% |
32%[21] |
25% |
+/-5% |
-7%[21] |
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20] |
49% |
52% |
52% |
45% |
+/-6% |
-7% |
不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20] |
21% |
20% |
24% |
29% |
+/-5% |
+5% |
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20] |
37% |
31%[21] |
37% |
30% |
+/-5% |
-7%[21] |
不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20] |
33% |
29% |
30% |
36% |
+/-5% |
+6% |
[19]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20]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21]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新界西 |
||||||
調查日期 |
10-14/8/04 |
18-23/8/08 |
16-20/8/12 |
8-18/8/16 |
最新變化 |
|
樣本基數 (登記選民) |
447 |
461 |
491 |
545 |
-- |
|
最高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22] |
+/-5% |
+/-5% |
+/-5% |
+/-4% |
-- |
|
最新結果/誤差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誤差 |
|
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23] |
87% |
83% |
87%[24] |
87% |
+/-3% |
-- |
不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23] |
3% |
5% |
5% |
3% |
+/-2% |
-2% |
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23] |
76% |
75% |
75% |
72% |
+/-4% |
-3% |
不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23] |
5% |
6% |
5% |
8% |
+/-2% |
+3%[24] |
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23] |
63% |
56%[24] |
66%[24] |
64% |
+/-4% |
-2% |
不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23] |
12% |
13% |
13% |
13% |
+/-3% |
-- |
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23] |
43% |
44% |
38%[24] |
48% |
+/-4% |
+10%[24] |
不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23] |
26% |
22% |
32%[24] |
25% |
+/-4% |
-7%[24] |
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23] |
60% |
52%[24] |
47% |
41% |
+/-4% |
-6%[24] |
不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23] |
17% |
21% |
27%[24] |
35% |
+/-4% |
+8%[24] |
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23] |
34% |
33% |
32% |
29% |
+/-4% |
-3% |
不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23] |
34% |
34% |
35% |
40% |
+/-4% |
+5%[24] |
[22]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23]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24]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新界東 |
||||||
調查日期 |
10-14/8/04 |
18-23/8/08 |
16-20/8/12 |
8-18/8/16 |
最新變化 |
|
樣本基數 (登記選民) |
477 |
462 |
457 |
583 |
-- |
|
最高百分比誤差 (95%置信水平) [25] |
+/-5% |
+/-5% |
+/-5% |
+/-4% |
-- |
|
最新結果/誤差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誤差 |
|
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26] |
85% |
89%[27] |
91% |
88% |
+/-3% |
-3% |
不重視候選人民生政策的比率[26] |
6% |
2%[27] |
4% |
3% |
+/-2% |
-1% |
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26] |
74% |
77% |
76% |
72% |
+/-4% |
-4% |
不重視候選人經濟政策的比率[26] |
7% |
6% |
10%[27] |
9% |
+/-2% |
-1% |
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26] |
64% |
62% |
66% |
67% |
+/-4% |
+1% |
不重視候選人政治訴求的比率[26] |
12% |
14% |
14% |
12% |
+/-3% |
-2% |
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26] |
46% |
49% |
35%[27] |
53% |
+/-4% |
+18%[27] |
不重視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比率[26] |
22% |
23% |
35%[27] |
25% |
+/-4% |
-10%[27] |
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26] |
55% |
50% |
41%[27] |
37% |
+/-4% |
-4% |
不重視候選人議會資歷的比率[26] |
19% |
23% |
32%[27] |
33% |
+/-4% |
+1% |
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26] |
34% |
30% |
32% |
29% |
+/-4% |
-3% |
不重視候選人知名度的比率[26] |
36% |
35% |
41%[27] |
42% |
+/-4% |
+1% |
[25]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26]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
[27]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分析評論
民研計劃研究經理李偉健分析:「最新調查顯示,在立法會選舉提名結束後,約七成登記選民能夠正確指出今年9月進行立法會選舉,比四年前明顯倒退。至於配票策略方面,只有約一成選民自稱願意配票,亦較四年前同期調查下跌。此外,選民在考慮如何投票時,對6項列舉因素的重視程度,依次為民生、經濟、政治、與中央政府關係、議會資歷和知名度。當中,選民對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重視程度明顯增加,而對候選人議會資歷和民生政策的重視程度則明顯減少,或多或少反映了四年來政治生態的改變。就各地方選區而言,五區選民對候選人與中央政府關係的重視程度都明顯增加。香港島及九龍西選民對候選人民生政策的重視程度明顯下跌。此外,香港島選民對候選人政治訴求的重視程度較四年前明顯上升,而九龍西選民對候選人經濟政策的重視程度明顯下跌,九龍東選民對候選人知名度的重視程度明顯下跌,新界西選民對候選人議會資歷的重視程度亦明顯下跌。至於『超級區議會』界別方面,由於大部分被訪選民都同屬這個界別,調查數字與全港選民大致相同。」
未來發放(暫定)
- 2016年8月30日(星期二)下午一時至二時:特首及特區政府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