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民審慎接受高官任命(《港大民意網站》明日專欄文章撮要)返回


2003年8月6日新聞公報
 

特首董建華在8月4日宣佈委任三名問責官員時,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剛巧正在進行一項有關高官民望的定期調查。研究計劃於是即時增加了數條題目,測試新任官員的認受性。結果顯示,42%被訪市民認為唐英年是擔任財政司司長的理想人選,17%認為不理想。李少光方面,40%認為他是擔任保安局局長的理想人選,13%認為不是。市民對唐、李二人的任命,可謂審慎接受。不過,新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就只有19%被訪市民認為他是理想人選,73%不知怎樣評價。

 

負責調查的香港大學民意計劃主任鍾庭耀認為,唐英年得到42%的正面評價,比起一年前上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時,有38%市民認他是理想人選,可謂略有進步。但如果局長變司長是屬於事業上的晉陞,則唐英年的陞遷,並不是眾望所歸。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市民仍然是歡迎唐司長的任命。唐英年的民望在8月1日的調查次樣本中得53.0分,但在獲委任為財政司司長後,民望便上升至58.4分,升幅超過5分,算是不俗。

 

新任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所得的正面評價,與唐司長一樣,可謂不過不失,但相比葉劉淑儀一年前的民望,則相去甚遠。當時75%市民認為葉劉淑儀是出任保安局局長的理想人選。鍾庭耀認為,倘若葉局長不是因為貪勝不知輸,而是鋒芒稍斂,用心多聽民意,其民望肯定會更上一層樓。現在李少光接替葉劉淑儀,能否推高整個領導班子的民望,屬於未知之數。

 

鍾庭耀這樣總結問責制的發展:一年前的領導班子雄心壯志,一年後的人事變動則只能以守為攻。由於問責制度在出籠時準備不足、人腳未穩、制度不明,導致一年來頻頻失誤,終於人仰馬翻。現在注入新血重新上路,能否轉危為安,要視乎下列因素:

 

(1) 領導班子有否全面汲取教訓,盡快建立一套相對完善的問責制度。
(2) 特區政府能否全面調整施政方針,回應市民政治、經濟、民生各方面的訴求。
(3) 領導班子能否蓄銳養威,應付下一輪的突發危機。

 

一年前,特首董建華的民望評分大概處於50分的水平。在其宣佈問責高官的名單後,民望由50.7分升至52.8分。今年,同一動作,其民望由40.3分上升至44.4分,增加了4.1分,比去年的2.1分多了一截,但總得分仍未能突破45分的信任危險線。鍾庭耀認為,特首民望評分的走勢,正正反映了整個特區班子現在面對的困局。

 

困難之一,是整個班子現時是處於危險線下,形勢險要,所有大小動作都應以救亡行動為主,不能粗心大意。困難之二,是經過一年的折騰後,領導班子的民望資源已經所餘無幾,比問責制起步時更加舉步維艱。面對這樣的困局,特首及其班子能夠做的,就是痛定思痛,大幅度調整施政方針,在政治層面迅速回應市民的訴求,在經濟層面沉著應戰,穩守突擊,在文化層面重拾香港人的自信,在危機處理方面早作部署。

 

鍾庭耀用一言蔽之:洗心革面,不容有失。


數表:高官任命前後民意變化

 調查日期 1/8/2003 4-5/8/2003
 樣本基數 348 664
 董建華評分 40.3 ± 2.6 44.4 ± 1.8
 唐英年評分 53.0 ± 2.0 58.4 ± 1.4
 唐英年作為財政司司長 
 是理想人選
- 42% ± 4%
 不是理想人選
- 17% ± 3%
 李少光作為保安局局長 
 是理想人選
- 40% ± 4%
 不是理想人選
- 13% ± 3%
 曾俊華作為工商及科技局局長 
 是理想人選
- 19% ± 3%
 不是理想人選
- 8% ± 2%
* ± 抽樣誤差是以95%置信水平計算

註:有關專欄文章將於明日在《港大民意網站》(http://hkupop.pori.hk)及《信報》同時發表。《民意網站》內一切內容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專欄文章的文責由作者自負,翻譯內容由譯者負責,其餘內容則由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博士負責。

 

電話查詢:2859-2988; 電郵查詢:<[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