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3月17日 新聞公報 |
|
| 特別宣佈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深入分析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對台灣獨立的意見 / 對兩岸統一的信心 / 對「一國兩制」是否適用於台灣的意見) | | 詳細結果 (對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的意見 ) |
|
特別宣佈
在促進學術研究和理性討論的基礎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研計劃)早前已在《香港大學民意網站》(http://hkupop.pori.hk)發放自特首梁振英上任以來,民研計劃所進行的68次定期特首民望評分、181次前特首曾蔭權和239次前特首董建華民望評分及相關人口變項的原始數據,供各界考證。惟請用家使用及引用有關數據時,按照學術慣例註明出處。
|
公報簡要
民研計劃在2015年3月9至12日,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以電話訪問1,024名香港巿民,發現反對台灣獨立的香港市民繼續比贊成獨立的多,但反對淨值就是1995年6月以來的新低,現時為20個百分比,而市民對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的贊成淨值則為16個百分比。換言之,香港巿民雖然反對台獨,但就傾向贊成給予台灣更大的國際空間。值得注意者,是巿民對兩岸統一的信心淨值明顯下跌至負31個百分比,是1993年6月以來的新低,而認為「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的淨值就大幅下跌至負28個百分比,則是1996年11月以來的新低。深入分析顯示,巿民年紀愈小,愈贊成台灣獨立,對兩岸統一亦愈悲觀。數字顯示,中央和特區政府對獨立思想攻擊愈強,巿民便愈同情台灣民眾的境況。在95%置信水平下,有關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淨值誤差另計,回應率為69%。
注意事項:
[1]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調查樣本為1,024個成功個案,並非1,024乘以回應率68.6%,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在95%置信水平下,調查中有關百分比的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個百分比,淨值誤差不超過+/-7個百分比」。
[4] 因為調查存在的抽樣誤差及處理數據的捨入過程,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合計數字亦未必完全準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有關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發放有關台灣問題的最新調查結果。2014年起,民研計劃把以往按照年齡及性別分佈進行的簡單加權方法,改良成為按照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分佈的「反覆多重加權」方法調整數據。今天公佈的最新數據,是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4年底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及2011年人口普查收集之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分佈統計數字,以「反覆多重加權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
總樣本數 |
回應比率 |
最高百分比誤差[6] |
9-12/3/2015 |
1,024 |
68.6% |
+/-3% |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
市民對台灣問題意見的最新結果表列如下:
調查日期[7] |
5-14/3/13 |
8-15/8/13 |
10-12/3/14 |
7-13/8/14 |
9-12/3/15 |
最新變化 |
總樣本數目[7] |
1,006 |
1,025 |
1,008 |
1,024 |
1,024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8.8% |
67.7% |
68.4% |
67.6% |
68.6%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8] |
-- |
反對台灣獨立比率 |
60% |
61% |
58% |
52%[9] |
53+/-4% |
+1% |
贊成台灣獨立比率 |
25% |
26% |
29% |
31% |
33+/-4% |
+2% |
反對淨值 |
35% |
35% |
29% |
21%[9] |
20+/-7% |
-1% |
贊成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比率 |
48%[9] |
52% |
44%[9] |
47% |
49+/-4% |
+2% |
反對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比率 |
29% |
29% |
35%[9] |
30%[9] |
34+/-4% |
+4% |
贊成淨值 |
19%[9] |
23% |
9%[9] |
17%[9] |
16+/-7% |
-1% |
認為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的比率 |
39% |
41% |
42% |
32%[9] |
30+/-4% |
-2% |
認為一國兩制不適用於台灣的比率 |
44% |
44% |
43% |
50%[9] |
58+/-4% |
+8%[9] |
適用淨值 |
-5% |
-3% |
0% |
-18%[9] |
-28+/-7% |
-10%[9] |
兩岸統一信心正面比率 |
37% |
37% |
37% |
32%[9] |
29+/-4% |
-3% |
兩岸統一信心負面比率 |
46% |
52%[9] |
49% |
55%[9] |
59+/-4% |
+4% |
信心淨值 |
-9% |
-15% |
-12% |
-23%[9] |
-31+/-7% |
-8%[9] |
[7] 2011年3月開始,各題目只涉及次樣本,而是次調查的次樣本基數是介乎595至648之間,加大誤差數字已經列明表內。而2012年起,調查頻率由每隔三個月進行,改為每半年進行一次。
[8]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有關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淨值誤差不超過+/-7%」;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9]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最新調查顯示,53%被訪的香港市民反對台灣獨立,贊成者佔33%,反對淨值為正20個百分比;49%贊成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反對的佔34%,贊成淨值為正16個百分比;30%認為「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地區,認為不適用的佔58%,適用淨值為負28個百分比。最後,29%表示對兩岸統一有信心,59%表示沒有信心,信心淨值為負31個百分比。
|
深入分析
調查之中,我們都有要求被訪者回答自己的年齡。如被訪者不願說出準確年齡,被訪者亦可選答年齡組別。根據被訪者的答案,我們再把被訪者組合為18-29歲、30-49歲、以及50歲或以上。以下是巿民贊成/反對台灣獨立比率及對兩岸統一信心比率按被訪者年齡組別的深入分析:
調查日期:9-12/3/2015 |
18-29歲 |
30-49歲 |
50歲或以上 |
整體樣本 |
贊成/反對台灣獨立比率[10] |
反對 |
35+/-9%
(37) |
47+/-6%
(110) |
65+/-6%
(184) |
53+/-4%
(331) |
贊成 |
51+/-10%
(54) |
40+/-6%
(94) |
21+/-5%
(58) |
33+/-4%
(207) |
唔知/難講 |
15+/-7%
(16) |
13+/-4%
(32) |
14+/-4%
(39) |
14+/-3%
(87) |
合計 |
100%
(107) |
100%
(236) |
100%
(282) |
100%
(625) |
[10] 各組別在95%置信水平下有顯著性差異。
調查日期:9-12/3/2015 |
18-29歲 |
30-49歲 |
50歲或以上 |
整體樣本 |
兩岸統一信心比率[11] |
有信心 |
17+/-7%
(20) |
20+/-5%
(47) |
42+/-6%
(119) |
29+/-4%
(187) |
無信心 |
77+/-8%
(93) |
72+/-6%
(170) |
41+/-6%
(117) |
59+/-4%
(380) |
唔知/難講 |
6+/-4%
(8) |
8+/-4%
(20) |
17+/-4%
(47) |
12+/-3%
(74) |
合計 |
100%
(121) |
100%
(237) |
100%
(284) |
100%
(641) |
[11] 各組別在95%置信水平下有顯著性差異。
|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上次的調查日期為7-13/8/2014,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9-12/3/2015,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6/3/15 |
張德江發言談及港獨 |
4/2/15 |
台灣客機墮毀 |
14/12/14 |
北京官員張榮順指香港需要進行一國兩制的再啟蒙 |
29/11/14 |
台灣地方選舉泛綠陣營大勝 |
27/9/14 |
佔領中環提早啟動 |
21/9/14 |
大學生發動為期五天的罷課活動 |
19/9/14 |
統一派勝出蘇格蘭獨立公投 |
14/9/14 |
傳媒繼續報導台灣地溝油事件 |
5/9/14 |
台灣受污染食油流出市場 |
31/8/14 |
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2017香港特首普選方案 |
|
分析評論
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分析:「最新的調查顯示,反對台灣獨立的香港市民繼續比贊成獨立的多,但反對淨值就是1995年6月以來的新低,現時為20個百分比,而市民對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的贊成淨值則為16個百分比。換言之,香港巿民雖然反對台獨,但就傾向贊成給予台灣更大的國際空間。值得注意者,是巿民對兩岸統一的信心淨值明顯下跌至負31個百分比,是1993年6月以來的新低,而認為『一國兩制』適用於台灣的淨值就大幅下跌至負28個百分比,則是1996年11月以來的新低。深入分析顯示,巿民年紀愈小,愈贊成台灣獨立,對兩岸統一亦愈悲觀。數字顯示,中央和特區政府對獨立思想攻擊愈強,巿民便愈同情台灣民眾的境況。至於各項民意數字起跌的原因,讀者可以根據『民意日誌』的詳細記錄自行判斷。」
|
未來發放(暫定)
|
|
| 特別宣佈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 深入分析 | 民意日誌 |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對台灣獨立的意見 / 對兩岸統一的信心 / 對「一國兩制」是否適用於台灣的意見) | | 詳細結果 (對台灣重新加入聯合國的意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