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新聞公報 |
| 特別宣佈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民意日誌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特首民望/主要官員民望) |
|
特別宣佈
在促進學術研究和理性討論的基礎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民研計劃)早前已在《香港大學民意網站》(http://hkupop.pori.hk)發放自特首梁振英上任以來,民研計劃所進行的48次定期特首民望評分、181次前特首曾蔭權和239次前特首董建華民望評分及相關人口變項的原始數據,今天再發放特首梁振英第49次最新調查,供各界考證。惟請用家使用及引用有關數據時,按照學術慣例註明出處。民研計劃現正策劃「民研教育網頁」,以一站式發放所有原始數據和民研教育資料。
|
公報簡要
民研計劃在2014年6月3至6日期間,透過真實訪員以隨機抽樣方式,成功以電話訪問1,052名香港巿民。調查顯示,特首梁振英的民望較兩星期前下跌,最新支持度評分明顯下跌2.1分至45.8分,再次跌近45分警戒線,屬今年首次,及上任後第二次。特首現時的民望淨值為負35個百分比,而最近影響其民望的事件可能包括立法會答問大會,以及市民的六四情緒。司長方面,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最新支持度評分為59.1分,支持率為52%,反對率為12%,民望淨值為正40個百分比。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最新支持度評分為55.5分,支持率為43%,反對率為16%,民望淨值為正27個百分比。至於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支持度評分為51.9分,支持率為31%,反對率為16%,民望淨值為正15個百分比。林鄭月娥及曾俊華的民望淨值錄得明顯跌幅,而林鄭月娥仍然是民望最高的司長。局長方面,對比一個月前,十二位局長中七人的支持率淨值下跌,五人上升。當中,只有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的支持率淨值變化超過抽樣誤差,分別上升17和11個百分比。眾局長之中,只有蘇錦樑、吳克儉和陳茂波的民望出現負值,分別為負15、負31和負33個百分比。高永文繼續是民望最高的局長,民望淨值達正77個百分比。根據民研計劃的標準,高永文屬於「表現理想」,黎棟國及林鄭月娥屬於「表現成功」,張建宗、曾俊華、張炳良、黃錦星、曾德成、蘇錦樑、吳克儉及陳茂波屬於「表現一般」,陳家強、袁國強、譚志源及鄧國威屬於「表現不彰」,梁振英屬於「表現失敗」,沒有官員屬於「表現拙劣」。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的最高抽樣誤差為+/-4個百分比,評分及支持率淨值誤差另計,調查的回應率為68%。
注意事項:
[1]《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的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傳媒可到網站參閱調查細節。
[2] 調查之樣本為1,052個成功個案,並非1,052乘以回應率68.4%,過去有不少傳媒在報導上犯了上述錯誤。
[3] 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本調查的評分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評分誤差不超過+/-2.0,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淨值誤差不超過+/-6%」。 由於民研計劃在2014年引入「反覆多重加權法」處理數據,交接期間,各項數字變化的差異是否超過抽樣誤差,是基於同類加權方法處理後的結果計算。換言之,2014年第一次所得數據是否與上次調查存在顯著差異,是基於兩組數據同樣經過反覆多重加權後作出的比較,而非單從公佈數字表面運算得來。
[4] 因為調查存在的抽樣誤差及處理數據的捨入過程,數字不能過份精確,合計數字亦未必完全準確。因此,傳媒在引用有關調查的百分比數字時,應避免使用小數點,在引用評分數字時,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
[5] 調查數據並非透過音頻互動系統取得,倘若調查機構以「電腦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或類似文字來掩飾音頻互動調查,是不專業的做法。
|
最新數據
民研計劃今日發放特首梁振英及各問責官員的最新民望數字。2014年起,民研計劃把以往按照年齡及性別分佈進行的簡單加權方法,改良成為按照年齡、性別及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分佈的「反覆多重加權」方法調整數據。今天公佈的最新數據,是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之2013年底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初步統計數字,以及2011年人口普查收集之教育程度(最高就讀程度)分佈統計數字,以「反覆多重加權法」作出調整。現先列出最新調查的樣本資料:
調查日期 |
總樣本數 |
回應比率 |
最高百分比誤差[6] |
3-6/6/2014 |
1,052 |
68.4% |
+/-3% |
[6] 有關誤差數字均以95%置信水平及整體樣本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個別題目如果只涉及調查內若干次樣本,百分比誤差會相應增加。評分及支持率淨值誤差則會按照樣本評分及支持率淨值的分佈情況另行推算。
由於不同題目涉及調查內不同次樣本,誤差會相應變化。下列參考數表籠統列出樣本數目與最大抽樣誤差的關係,方便讀者掌握有關變化:
樣本數目(不論是
總樣本或次樣本) |
百分比誤差[7]
(以最高值計) |
樣本數目(不論是
總樣本或次樣本) |
百分比誤差[7]
(以最高值計) |
1,300 |
+/- 2.8 % |
1,350 |
+/- 2.7 % |
1,200 |
+/- 2.9 % |
1,250 |
+/- 2.8 % |
1,100 |
+/- 3.0 % |
1,150 |
+/- 3.0 % |
1,000 |
+/- 3.2 % |
1,050 |
+/- 3.1 % |
900 |
+/- 3.3 % |
950 |
+/- 3.2 % |
800 |
+/- 3.5 % |
850 |
+/- 3.4 % |
700 |
+/- 3.8 % |
750 |
+/- 3.7 % |
600 |
+/- 4.1 % |
650 |
+/- 3.9 % |
500 |
+/- 4.5 % |
550 |
+/- 4.3 % |
400 |
+/- 5.0 % |
450 |
+/- 4.7 % |
以下是特首梁振英的最新民望數字:
調查日期 |
24-27/3/14 |
7-10/4/14 |
16-23/4/14 |
5-8/5/14 |
17-22/5/14 |
3-6/6/14 |
最新變化 |
樣本基數 |
1,030 |
1,015 |
1,020 |
1,005 |
1,005 |
1,052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8.7% |
68.1% |
66.2% |
64.3% |
66.8% |
68.4%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8] |
-- |
特首梁振英評分 |
46.6 |
47.6 |
47.8 |
48.5 |
47.9 |
45.8+/-1.6 |
-2.1[9] |
梁振英出任特首支持率 |
27% |
28% |
28% |
27% |
27% |
24+/-3% |
-3% |
梁振英出任特首反對率 |
56% |
56% |
55% |
55% |
52% |
60+/-3% |
+8%[9] |
支持率淨值 |
-30% |
-28% |
-26% |
-27% |
-25% |
-35+/-5% |
-10%[9] |
[8]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評分誤差不超過+/-1.6,百分比誤差不超過+/-3%,支持率淨值誤差不超過+/-5%」;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9]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以下是各問責司長的最新民望數字:
調查日期 |
26/2/14 [10] |
3-6/3/14 |
7-10/4/14 |
5-8/5/14 |
3-6/6/14 |
最新變化 |
樣本基數[10] |
1,005 |
582-622 |
532-564 |
522-542 |
521-554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2.7% |
65.9% |
68.1% |
64.3% |
68.4% |
-- |
最新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 |
結果及誤差[11] |
-- |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評分 |
-- |
61.2 |
60.7 |
61.9 |
59.1+/-1.9 |
-2.8[12] |
林鄭月娥出任政務司司長支持率 |
-- |
54%[12] |
54% |
57% |
52+/-4% |
-5%[12] |
林鄭月娥出任政務司司長反對率 |
-- |
9% |
14%[12] |
9% |
12+/-3% |
+3% |
支持率淨值 |
-- |
45%[12] |
40% |
48% |
40+/-6% |
-8%[12]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評分 |
54.0 |
55.1 |
54.8 |
56.4 |
55.5+/-1.9 |
-0.9 |
曾俊華出任財政司司長支持率 |
44% |
42% |
45% |
50% |
43+/-4% |
-7%[12] |
曾俊華出任財政司司長反對率 |
17% |
20% |
20% |
16% |
16+/-3% |
-- |
支持率淨值 |
27% |
22% |
25% |
34% |
27+/-6% |
-7%[12] |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評分 |
-- |
51.8 |
50.5 |
51.8 |
51.9+/-2.0 |
+0.1 |
袁國強出任律政司司長支持率 |
-- |
30% |
31% |
29% |
31+/-4% |
+2% |
袁國強出任律政司司長反對率 |
-- |
15% |
21%[12] |
17% |
16+/-3% |
-1% |
支持率淨值 |
-- |
15% |
10% |
12% |
15+/-6% |
+3% |
[10] 本系列題目與特首民望調查的調查頻率不一樣,同步變化應以同步週期的數字比較。自2011年開始,本系列題目每次只涉及有關定期調查的次樣本,每題樣本數目不等。26/2/2014的調查為財政預算案即時調查,只問及財政司司長評分及支持率。
[11]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評分誤差不超過+/-2.0,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支持率淨值誤差不超過+/-6%」;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12]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以下是各問責局長的最新民望數字,按支持率淨值倒序排列:
調查日期 |
7-10/4/14 |
5-8/5/14 |
3-6/6/14 |
最新變化 |
樣本數目[13] |
594-657 |
578-638 |
577-628 |
-- |
整體回應比率 |
68.1% |
64.3% |
68.4% |
-- |
題目樣本基數/答案百分比 |
基數 |
% |
基數 |
% |
基數 |
%及誤差[14] |
-- |
高永文出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支持率 |
627 |
78% |
638 |
79% |
628 |
80+/-3% |
+1% |
高永文出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反對率 |
627 |
4% |
638 |
5% |
628 |
3+/-1% |
-2%[15] |
支持率淨值 |
-- |
74% |
-- |
74% |
-- |
77+/-4% |
+3% |
黎棟國出任保安局局長支持率 |
598 |
49% |
578 |
39%[15] |
617 |
52+/-4% |
+13%[15] |
黎棟國出任保安局局長反對率 |
598 |
17%[15] |
578 |
20% |
617 |
16+/-3% |
-4%[15] |
支持率淨值 |
-- |
33% |
-- |
19%[15] |
-- |
36+/-6% |
+17%[15] |
張建宗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支持率 |
595 |
53% |
616 |
47%[15] |
602 |
49+/-4% |
+2% |
張建宗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反對率 |
595 |
13% |
616 |
16% |
602 |
14+/-3% |
-2% |
支持率淨值 |
-- |
40% |
-- |
31%[15] |
-- |
35+/-6% |
+4% |
陳家強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支持率 |
620 |
40% |
607 |
36% |
625 |
38+/-4% |
+2% |
陳家強出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反對率 |
620 |
10% |
607 |
10% |
625 |
11+/-3% |
+1% |
支持率淨值 |
-- |
29% |
-- |
26% |
-- |
27+/-5% |
+1% |
鄧國威出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支持率 |
618 |
30%[15] |
583 |
26% |
599 |
25+/-4% |
-1% |
鄧國威出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反對率 |
618 |
11% |
583 |
9% |
599 |
10+/-3% |
+1% |
支持率淨值 |
-- |
19%[15] |
-- |
17% |
-- |
15+/-5% |
-2% |
黃錦星出任環境局局長支持率 |
657 |
39%[15] |
602 |
33%[15] |
625 |
32+/-4% |
-1% |
黃錦星出任環境局局長反對率 |
657 |
19% |
602 |
21% |
625 |
22+/-3% |
+1% |
支持率淨值 |
-- |
20%[15] |
-- |
11%[15] |
-- |
10+/-6% |
-1% |
譚志源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支持率 |
612 |
32% |
589 |
31% |
623 |
27+/-4% |
-4% |
譚志源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反對率 |
612 |
21%[15] |
589 |
18% |
623 |
21+/-3% |
+3% |
支持率淨值 |
-- |
11% |
-- |
12% |
-- |
7+/-6% |
-5% |
張炳良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支持率 |
594 |
43% |
592 |
26%[15] |
624 |
34+/-4% |
+8%[15] |
張炳良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反對率 |
594 |
16% |
592 |
31%[15] |
624 |
29+/-4% |
-2% |
支持率淨值 |
-- |
27% |
-- |
-5%[15] |
-- |
6+/-6% |
+11%[15] |
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支持率 |
626 |
32% |
603 |
30% |
591 |
27+/-4% |
-3% |
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反對率 |
626 |
26% |
603 |
24% |
591 |
27+/-4% |
+3% |
支持率淨值 |
-- |
6% |
-- |
5% |
-- |
0+/-6% |
-5% |
蘇錦樑出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支持率 |
629 |
25%[15] |
585 |
22% |
577 |
20+/-3% |
-2% |
蘇錦樑出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反對率 |
629 |
30%[15] |
585 |
32% |
577 |
34+/-4% |
+2% |
支持率淨值 |
-- |
-6%[15] |
-- |
-10% |
-- |
-15+/-6% |
-5% |
吳克儉出任教育局局長支持率 |
618 |
20% |
601 |
18% |
578 |
19+/-3% |
+1% |
吳克儉出任教育局局長反對率 |
618 |
45% |
601 |
46% |
578 |
50+/-4% |
+4% |
支持率淨值 |
-- |
-25% |
-- |
-27% |
-- |
-31+/-6% |
-4% |
陳茂波出任發展局局長支持率 |
640 |
19% |
593 |
18% |
608 |
17+/-3% |
-1% |
陳茂波出任發展局局長反對率 |
640 |
53% |
593 |
47%[15] |
608 |
50+/-4% |
+3% |
支持率淨值 |
-- |
-34% |
-- |
-29% |
-- |
-33+/-6% |
-4% |
[13] 自2006年開始,本系列題目每次只涉及有關定期調查的次樣本,每題樣本數目不等。
[14] 表中所有誤差數字以95%置信水平計算。95%置信水平,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則95次的結果會在正負誤差之內。傳媒引用上述數字時,可以註明「在95%置信水平下,各項百分比誤差不超過+/-4%,支持率淨值誤差不超過+/-6%」;以前調查的誤差數值請參閱網站。
[15] 該等變化在相同加權方法下超過在95%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不過,數字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並不等同有關變化的實際用途和意義。
最新調查顯示,特首梁振英得45.8分,表示支持其出任特首的被訪者,為數24%,支持率淨值為負35個百分比。司長方面,市民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的評分依次為59.1、55.5及51.9分,而支持他們續任的市民則分別有52%、43%及31%,支持率淨值分別為正40、27及15個百分比。
局長方面,按支持率淨值排名首位的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支持率淨值為正77個百分比;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排名第二及第三,支持率淨值為正36及正35個百分比;排名第四至第十二位的分別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支持率淨值分別為正27、正15、正10、正7、正6、0、負15、負31和負33個百分比。換言之,局長之中,只有高永文的支持率淨值超過五成。
|
民意日誌
民研計劃於2007年1月在《民意網站》開設「民意日誌」專頁,以按日形式紀錄每日大事及提供若干在當天錄得的民意調查數字。2007年7月,民研計劃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從7月24日起,「民意日誌」中的每日大事紀錄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按日傳送至民研計劃,經民研計劃核實後隨即上載到「民意日誌」。
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其中一些項目的上次調查日期為5-8/5/2014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3-6/6/2014,因此是次公報中的「民意日誌」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讓讀者作出比較。以涵蓋率不下25%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又或參閱「民意日誌」內所有大事紀錄後,再作判斷:
5/6/14 |
控方指許仕仁出任政務司司長前已收受賄款 |
4/6/14 |
支聯會公佈約十八萬人參加六四燭光晚會 |
1/6/14 |
啟晴邨發生槍擊案 |
27/5/14 |
特首梁振英在策略發展委員會中提及要調控自由行政策 |
22/5/14 |
立法會議員於行政長官答問大會抗議,會議遭腰斬 |
13/5/14 |
政府建議放寬雙倍印花稅6個月,換樓限制及住宅連車位成交免繳雙倍印花稅 |
9/5/14 |
中國社科院發表《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2》 |
8/5/14 |
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將於明年約滿後離任 |
7/5/14 |
佔領中環行動昨日舉行第三次商討日 |
5/5/14 |
張炳良及港鐵高層為高鐵工程延誤道歉 |
|
分析評論
註:以下分析評論由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撰寫
在六月初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特首梁振英的民望較兩星期前下跌,最新支持度評分明顯下跌2.1分至45.8分,再次跌近45分警戒線,屬今年首次,及上任後第二次。特首現時的民望淨值為負35個百分比,而最近影響其民望的事件可能包括立法會答問大會,以及市民的六四情緒。
司長方面,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最新支持度評分為59.1分,支持率為52%,反對率為12%,民望淨值為正40個百分比。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最新支持度評分為55.5分,支持率為43%,反對率為16%,民望淨值為正27個百分比。至於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支持度評分為51.9分,支持率為31%,反對率為16%,民望淨值為正15個百分比。林鄭月娥及曾俊華的民望淨值錄得明顯跌幅,而林鄭月娥仍然是民望最高的司長。
局長方面,對比一個月前,十二位局長中七人的支持率淨值下跌,五人上升。當中,只有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的支持率淨值變化超過抽樣誤差,分別上升17和11個百分比。眾局長之中,只有蘇錦樑、吳克儉和陳茂波的民望出現負值,分別為負15、負31和負33個百分比。高永文繼續是民望最高的局長,民望淨值達正77個百分比。
根據民研計劃的標準,高永文屬於「表現理想」,黎棟國及林鄭月娥屬於「表現成功」,張建宗、曾俊華、張炳良、黃錦星、曾德成、蘇錦樑、吳克儉及陳茂波屬於「表現一般」,陳家強、袁國強、譚志源及鄧國威屬於「表現不彰」,梁振英屬於「表現失敗」,沒有官員屬於「表現拙劣」。
以下是特首梁振英及各問責官員民望級別總表,方便讀者參考:
「表現理想」:支持率超過66%者,以支持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80%) |
|
「表現成功」:支持率超過50%者,以支持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52%)[16];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52%)[16] |
|
「表現一般」:非其他五類者,以支持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49%);財政司司長曾俊華(43%);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34%);環境局局長黃錦星(32%);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27%);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20%);教育局局長吳克儉(19%);發展局局長陳茂波(17%) |
|
「表現不彰」:認知率不足50%者,以支持率排名,括弧內第一數字為支持率,第二數字為認知率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38%,49%);律政司司長袁國強(31%,47%);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27%,48%);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25%,35%) |
|
「表現失敗」:反對率超過50%者,以反對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特首梁振英(60%) |
|
「表現拙劣」:反對率超過66%者,以反對率排名,即括弧內數字 |
|
|
[16] 以一個小數位計,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支持率為51.9%,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為51.6%。
未來發放(暫定)
|
| 特別宣佈 | 公報簡要 | 最新數據 |民意日誌 |分析評論 | 未來發放(暫定) |
| 詳細結果 (特首民望/主要官員民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