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報導返回

港聞
A07
新報

2003-11-26

區選對未來政治的影響

區議會選舉結束,但出乎各界所料,民主派尤其是民主黨大勝而親中派的民建聯則大敗。選前一般的估計是,民建聯近年地區政治實力持續擴展,即使受到「七一」效應的衝擊,但由於區議會選舉一貫以來偏重候選人地區服務的表現,有關的衝擊應相當溫和,民建聯應有能力保持上屆的成績甚至取得較上屆更多的議席。但結果出來,民建聯只取得62個議席,較上屆的83席大幅減少了21席。相反,民主黨則從上屆的86席上升至今屆的95席。此消彼長之下,民主黨在區議會的實力已大幅超前民建聯。

這樣出乎各界意料之外的選舉結果呈現了如下的一個政治現實:香港市民在「七一」遊行中所展現的對特區政府的巨大政治不滿,並沒有隨著北京中央政府的政經「挺港」而消散。這極可能是因為在中央政府過去幾個月全力政經

「挺港」的同時,香港特區政府在管治上仍是受到種種層出不窮的政治事件所困擾,使得中央政府的好意,非但無法增強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支持,反進一步突顯出特區政府管治能力的低下。結果是,市民的政治不滿徘徊不散,其民主訴求也高據不下,而為了繼續表達有關的不滿和延續有關的訴求,他們在區議會選舉投票時大量地將選票投給一直強烈批評特區政府的民主派候選人,不僅使民主派近年在區議會選舉中不斷下滑的形勢出現起死回生的轉向,更嚴厲地「懲罰」了一直支持特區政府施政的民建聯。

上述政治現實的呈現,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發展無可避免地會帶來多方面錯縱複雜的影響與變數。首先,市民繼「七一」遊行後在區議會選舉中再一次以行動展現了其巨大的政治實力和能量,這將進一步增強其透過集體行動改變政治現狀的自信。可以預期,他們今後對特區政府的批判和對民主訴求的支持,將會變得更為強大和堅定。尤其是他們對民主訴求的支持,將會有力地延續至明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對香港整體的政治形勢繼續構成巨大的壓力。

其次,選舉結果既然證實市民對政府的不滿已轉化為對民主派的實質支持,民主派今後必會加大對特區政府的批判力度和加強對民主訴求的動員。如此一來,特區政府在管治和重大政策上,尤其是牽涉到二零零七年後香港民主政治發展的政制檢討問題,必然會面對民主派更為巨大的挑戰。

其三,對民建聯而言,這次區議會選舉的大敗,已嚴重地挫傷了其在地區政治的實力,民主黨已重新取得區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更為嚴重的是,這次大敗既然主要導因於民建聯對特區政府的支持,只要未來一年特區政府低迷的民望無法出現重大的起色,而民建聯又不改變其與特區政府的關係,民建聯明年立法會選舉的選情絕不容樂觀。然而,另一方面,若民建聯改變其對特區政府一貫的支持,特區政府的管治危機不難再現。民建聯將如何取捨,北京中央政府的態度又會如何,無疑是觀察未來香港政治變動的重要指標。

其四,面對民建聯的大敗,特區政府未來面對的政治挑戰可謂多不勝數,包括: (一 )最迫切的是如何安排那 102席區議會委任議席。民主派已公開要求特首董建華放棄有關議席的委任,而即使特區政府能成功抗拒有關壓力,但在安排如此人數眾多的人選時,一個處理不好,與市民的期望存在較大的落差,以目前特區政府乏善可陳的管治威信,隨時可能引發另一場政治危機。 ( 二)如上所說,隨著民主派的實力的增強和民建聯的民意支持的弱化,特區政府的政治基礎將肯定更為薄弱。如何化解這樣的困局,對特區政府絕對是一大考驗。(三)市民經「七一」遊行和區議會選舉展現的民主訴求既有增無減,特區政府如何和能否積極回應這股方興未艾的訴求,自然直接影響其未來的管治。

其五,區議會選舉結果已顯示中央政府的政經「挺港」政策並未有效降低市民的政治不滿和民主訴求,被標籤為「保皇」的民建聯甚至在有關的不滿和訴求下遭遇慘敗、主席辭職下台。對於這樣的局面,中央政府必然會重新深入分析和反思,而從目前香港的政治形勢看,它似乎已很難再繼續僅集中於政經「挺港」的模式,而無視香港主流社會尤其是民主派日趨清晰和強大的民主訴求,它甚至有需要重新思考對董建華政府的繼續支持是否最有利於香港今後的政治發展。當然,在中央政府的分析和反思未有最後定論之前,香港未來政治前景仍會充滿變數。

總言之,由於這次區議會選舉結果一方面進一步強化了香港主流社會和民主派的政治自信和實力,另一方面卻加深了特區政府和民建聯的政治困境,而且同時揭露了中央政府現時的「挺港」政策未如理想,由此而引發各方政治力量環繞於二零零七年後香港民主發展步伐而出現的政治角力和互動,勢必在明年九月立法會選舉前全面展開,深刻地牽動香港整體政治的發展與穩定。

文章編號: 20031126033010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 ----------

評論-林行止專欄.中港評論
P08
信報財經新聞
陳家洛
2003-11-26

新思維網絡
解讀11.23區選的意義

  剛於週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對香港的民主發展有什麼啟示,是中央和特區政府不能掉以輕心的課題。從市民參與投票的熱情以至民建聯的「民生路線」的敗績來看,七.一大遊行不可以被簡單理解為一件獨立的政治事件。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爭議喚起了廣大市民的抗爭意識,而七.一就體現了群眾的力量,奇跡地令當權者放棄不受社會接受的立法建議。七.一是新一輪民主運動的開放,其重要的意義在那「是非黑白」的精神,集成了市民的信念、認知和決心。明乎此,支持民主的聲音不會在強權下退縮,更不會透過經濟增長分解吸納。特區政府的管治危機,隨時又一觸即發。

政府反應 抽離迷惘

  綜觀特區政府就區議會選舉的初步回應,董班子表現得抽離和迷惘。特首對破紀錄的投票人數感到驕傲;何志平局長則感到光榮,並表示會將新一屆委任區議員的名單交予特首考慮。民建聯主席曾鈺成請辭之際,將該黨慘敗的部分原因歸咎於特區政府的低民望水平。至於自由黨和港進聯卻因為民建聯首當其衝,避過這次震撼得而獨善其身。自七.一之後,特區政府和親政府的黨派愈來愈弄不清楚自己的政治座標,苦於在由民意、中央政府和既得利益者形成的百慕達三角內打轉。

  以這次區議會選舉為例,其作用有如一次全民公決,對特區政府和支持它的黨派投信任∕不信任票。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明白為何市民如此緊張要參與這次區議會的投票,和解釋一向重視落區實幹的民建聯的失勢。市民既然沒有辦法令特首退位讓賢,只好把不滿投射在最大的保守黨派民建聯身上。展望明年,在立法會選舉和政制改革諮詢的主導下,各政黨真的要好好思考如何明確回應「還政於民」的強烈訴求。若政黨迴避所謂「政治」議題,很容易被市民認定為反對民主的保守派,對選情極為不利。一日有選舉,香港的市民仍然控球在手。七.一的精神力量,可一、可再。林瑞麟局長這兩天常說的「審時度勢」,會是這個意思嗎?

特首要做兩件事

  特首現在要做的事有兩件。第一,停止以增強區議會「代表性」為名,額外委任地區人士入區議會。若果何志平局長真的掌握民情,便應該盡力說服特首董建華不去再做此等自我製造危機的錯誤。仍深受平機會風波困擾的何志平局長想是最有資格向特首形容自討苦吃的經歷,再說,自王見秋事件後,傳媒和輿論更高度重視委任人士的資歷和人格素質,萬一又再有令政府尷尬的事故出現,何志平局長恐怕最終都是要秉承問責的精神下台才能平息民怨。有論者擔心政府會委任參選落敗者入區議會。我們的領導班子也許不會如此魯莽行事。不過,即使任何有政黨背景的人士,或者是剛退下區議會不參選的前區議員,都不適合委任。前者會令巿民覺得政府偏幫某些政黨,目的是在選舉之後干預區議會的政治力量對比。至於後者則令人感到政府在大派政治免費午餐。要前區議員繼續貢獻社會,大可在其他諮詢架構找位置安排,否則便侮辱了參選人的心血和選民的智慧。

  特首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放手讓全港巿民公開辯論政制改革的步伐和安排。經過七.一和區議會選舉後,特首不可能、更不應該再錯估形勢。自以為是、罔顧客觀形勢的特區政府已經傷害了社會團結,令社會不安、分化,更促成中央高度介入特區管治。這些發展跟「一國兩制」的精神和香港巿民的期望背道而馳。事到如今,中央和特首本身都要明白,大有為政府是做不成了;挺董也只是勉強支持著一個「依法治港」的看守政府而已。倘若中央有心挺港,便要明白香港的民情,硬挺民建聯的結果會跟硬挺董特首的結果差不多,只有愈幫愈忙。也許近日格魯吉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自行引退,讓人民選出新的領袖的例子對我們有不少啟發。反對派領袖薩卡什維利讚揚前總統的果斷決定時,說「歷史會對他有正面評價。」謝瓦爾德納澤是前蘇聯外長,自然很明白既然已經失去人民支持,便只有順應民意的道理。

要挺港先肯定七一精神

  一一.二三的區議會選舉的大贏家是七.一精神和由之而生的人民力量,為的只是一個管治得合乎民情的香港,為的是在「一國兩制」下一個互相包容、尊重的中央特區關係。這場以「還政於民」為口號的社會運動可以發揮的健康力量不是民主派的專利,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和民建聯、自由黨等政治取向不同的力量不應視之為洪水猛獸。但他們在重新評估香港的形勢,反省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時,都必須在面向群眾和背向群眾之間作出抉擇。要挺港,就必先肯定七.一精神。



文章編號: 20031126391006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 ----------

副刊-專欄
P26
信報財經新聞

2003-11-26

商思話
果然慘敗

  筆者在十一月二十日刊出之商思話〈選民主派〉文內有以下幾句:「在今後幾年,香港政壇可以當中國民主化之實驗場所去看待及發展」,在十一月二十一日刊出之商思話〈棄奴才黨〉內有以下幾句:「十一月二十三日香港區議會選舉,筆者第一個建議是選民主派,第二個建議是棄奴才黨,……透過選票去表達個人要在本港做個自主、自尊之自由人,盡量減輕黨奴代黨官治港之惡劣政治氣候,則應該在十一月二十三日投票選出民主派區議員……,過去多年一直追隨左派政治路線之港人……因此改變取向,放棄選奴才黨,改選民主派議員,則左嘴奴才黨在本屆區議會選舉中承受慘敗之結果,可以成為事實……。」

  筆者之商思話通常在刊出前五至六日,至少四日完成,現在事實證明判斷正確,十一月二十三日之區議會選舉可以用「慘敗」二字去形容左嘴奴才黨,投票率高而大部分第一次投票或過去未有投票之選民絕大多數選民主派棄奴才黨,此是令左嘴議員慘敗之成因。

  當然,區議會選舉民主派人士勝利只是本港政壇逐步走上自由民主人權法治之第一步,明年九月之立法會選舉才是關鍵性歷史環節,但是筆者今日可以提前判定,明年之立法會將有超過一半民選議員是民主派,左嘴奴才議員只有漸漸走向香港政壇歷史廢物堆成為政治廢料之一部分。

  十一月二十四日星期一,區議會選舉結果宣佈後的第一日,本港報章已紛紛議論北京中央政府會如何反應之可能性,筆者個人之觀感是,無論中共第四代當權派對本港政壇民主發展會採取何種回應,或會順水推舟在中國大陸亦開放政權增加民主成分,或加緊控制以免國內受到香港民主大氣候傳染,動搖一黨專政,本港民主人群亦應該繼續善用特區之特殊處境,爭取民主擴大民主,在二○○七年實現普選特首,二○○八年立法會全體議員民選,香港之將有機會是承受歷史遺產,英國殖民地多少曾埋下一些民主種子,此是良性「陰謀」,港人必須珍惜。

文章編號: 20031126391011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 ----------

隔牆有耳
A22
蘋果日報
李八方
2003-11-26

隔牆有耳
區議會委任制唔人唔鬼

七一精神繼續發功,區議會選舉餘波未了,民主派要求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

民建聯雖然重創,但仍有委任議席可以開後門。雖然,喺區議會選舉歷史上,好似未試過委任直選嘅落敗人士,不過,喺特區年代,喺人類史上未曾試過嘅野,冇人敢包呢個政府一定唔會試,所以民建聯議員就算直選落敗,可以透過委任嘅後門倒轉頭入番,呢一樣,係政府「行政主導」嘅權力範圍,吹咩?

鄔維庸可能僅一票

何況,政府可以聲大大咁話:就算委任番葉國謙做區議員,葉國謙點都有一千幾票選民支持,如果委任鄔維庸,就只係得阿董一票,咁係一千幾票「民主」,定係委任那一票「民主」?

若果拗到咁,又有古講:若然係直選落敗嘅都可以委任,咁就要按「比例代表制」精神委任,即是委任葉國謙,得,不過同時又要委任埋長毛梁國雄。最後,盞咪又嘈到上國家嘅層面,由阿爺定奪,即是曾慶紅話事:葉國謙得,長毛唔得;或者兩個都得,不過要同時搭多件鄔維庸。那陣時,咪盞又谷多一鑊五十萬人大遊行?

俾土共點到撼埋牆

區議會根本就係一個政治組織,點止淨係通坑渠?一九八二年香港第一次實行區議會選舉,係前港督麥理浩知道大陸準備收番香港,配合戴卓爾夫人上北京談判香港主權問題而產生。冇香港前途問題,就冇區議會選舉,到沖今日,政黨靠區議會攝位,培養問政新血,區議會係小學,立法會係中學,一條龍食住上。有政黨參與嘅選舉,就會政治化,最上那層,香港人選唔到特首、司局級高官,就梗係焗住香港人喺下層開拓民主空間,瘦上肥下,委任制有乜理由再繼續?

區議會議員,全部委任得唔得?冇話唔得,只要特首由普選產生,得到市民授權,咁特首委任曬四百個區議會議員,包括姨媽、叔仔、大姑奶、專門掃街通渠、掃黃捉雞,都冇所謂。若然工作不力,不過特首就要上埋身,問埋責,到衝下次普選,呢四百個特首掃街通渠御林軍,就陀衰埋個老細。

呢個政府完全重未知現時呢個死局癥結何在,重係俾班土共,加埋一兩個模仿土共嘴形嘅傳媒點紅點綠。阿董呀,醒喇好唔好?土共點你撼頭埋牆,點足六年,係咪要再一砰砰聲咁撼落去,撼到腦漿都標埋?

文章編號: 20031126006006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4 ----------

蘋果論壇
E17
蘋果日報
陸德泉
2003-11-26

市民不止要求直選

在社會上下各方來看,這次區議會選舉是七一效應是否延續的試金石,是試探香港公眾對政府、保皇黨的不滿,對所謂民主派期望的指標。泛民主派的候選人終於獲得大勝。民主黨、前線、四五行動、公民起動和七一人民批等組織,由空降的,或是不見經傳的新人都獲得比預期多的選票。長毛僅以不足三百票之微,敗於蔡素玉。七一人民批的張錦雄也獲得七百多票,少於三百票敗於仇振輝。公民起動的金佩瑋、陳耀輝和鄭其建在灣仔當選,落敗的也獲得不錯的支持。

對於泛民主派來說,區議會選舉的結果表示選民通過投票來延續對政府,以至對保皇黨表示不滿,是香港公眾對全面直選立法會和行政長官的要求顯現。所以,泛民主派把七一大遊行和區議會的選舉結果簡單歸結為單一的,推動直選的訴求。

漠視政黨政治問題

當然,從泛民主派來看,把香港市民的不滿歸納為單一的直選要求是目標明確的,比較容易團結其他不同的政治力量。但把市民對政治的各種不滿簡單化,約化為單一的直選要求卻漠視了香港的代議政制,及政黨政治一直存在的問題,以至香港市民的民主訴求。

從泛民主派的組織和動員而言,除了繼續把希望放在原來表現不濟的民主政黨上外,希望竟然放在一些所謂新興的民主派英雄上面。

從民主發展來看,從依賴制度到依賴英雄個人主義確實是一大倒退。同時,雖然選民對四五行動、公民起動和七一人民批等另類的政治組織表示了支持,但這些政治組織和個人除了顯示個人抽像的道德和民主理念以外,卻沒有拿出那些在直選和政黨政治以外的,更可以實現民主過程的理念和辦法。

把七一大遊行和區議會選舉中的政治訴求,簡單地約化成為廉價的直選要求,是一個非常自限的民主運動,無法面對社會公眾對民主政治的深刻要求。即使將來獲得更多的直選議席,也只不過是由直選精英取代功能團體精英。

假如現行的直選制度也無法制約保皇黨的直選議員,我們有甚麼制度的保證來制約那些泛民主派的議員,不會做出一些違背選民意願的決定?

深入瞭解民主訴求

七一大遊行後的政府違法填海事件、王見秋不公平解僱下屬事件,和李國章大幅削減大學經費事件反映的問題,不是簡單地說是缺乏直接選舉議席造成的問題。

我們不能以為只有爭取得到直選,就甚麼問題都解決了。政府違法填海爭議是否反映環保政策中的專業主義對公民參與的排斥?王見秋不公平解僱下屬的爭議是否反映法定機構的組成問題?李國章在改革高等教育和大幅削減大學經費的爭議事件是否反映政府決策排斥大學教員、學生和社會公眾參與的結果?

所以,通過在七一大遊行和區議會選舉中所表達的政治訴求,真正關心民主的朋友不要滿足於單一的和廉價的直選要求,必須深入瞭解當前民眾的民主訴求,發揮對民主體制和形式的採取開放的和多元的想像。

文章編號: 20031126006038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5 ----------

要聞
A03
星島日報

2003-11-26

本報分析區選預測立會形勢 民主派佔四區 親中保新界東

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民主派共同目標,力在明年立法會選舉取半數議席。本報統計今區議會民主、親中和其他人士得票,並按比例推算明年地區直選三十個議席結果,發現民主派除了新東一區外,其餘四區都佔有優勢,最少可得超過十個議席,親中陣營則約佔八席,其他人士也可奪取超過十席。

記者:李璧君

區 選塵埃落定,民主派力爭明年立會選舉取得半數議席。立法會選舉分為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各三十個議席,有學者認為,以區選的結果推算,再連同功能組別的席位,泛民主派能否取得半數三十席,要視乎協調結果,而民主黨已定於下月初舉行路向營,探討區議會選舉結果及未來發展路向。

本報根據今屆區議會選舉結果,粗略地把候選人劃分為民主、親中及其他三類,並統計其得票率,再按立法會五個地區議席比例,推算明年立法會選舉中所得議席數目(見表)。雖然區議會選舉採用單議席單票制,共有四百個選區,而立法會選舉則採用名單比例代表制,只有五個選區,而且選民容易受配票等效應影響,但希望藉此粗略地從區選結果窺看明年選舉的形勢。

民主派佔10席 親中逾8 席

從推算結果所得,除新界東外,泛民主派在其餘四個地區都佔有優勢,其中在九龍西的得票率最高,達四成六,按比例推算最少可得兩席,而親中派只佔一席。至於港島方面,民主、親中兩派約得兩席。民主派在新界西亦取得三成四得票,按比例推算最少可得接近三席,而總計民主派五區可共得十點三席,親中派料得八點五席,其他政黨或獨立人士可得十點六席。

不過,城大社會科學部講師蔡子強及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羅致光均認為,這推算結果必會低估了民主派勢力,羅致光解釋,民主派並不是每個區也派人出來參選,以此計算一定出現低估問題。

蔡子強認為,民主陣營內有較多派別,對撼機會極高,泛民主派能否取得三十席,仍是未知之數。民主黨主席楊森日前已強調,會以協調民主派為一大主要工作。而該黨下月初將舉行路向營,檢討今次區選結果及訂下未來發展路向。

民主協主席馮檢基亦表示,民主派未來的歷史任務,是要在立法會爭取三十議席,以實現○七年普選特首及○八直選立法會,及否決違反民意的草案。他說:「這是一個criticalmoment(重要時刻),若(民主派)仲為自己山頭、政黨利益郁都唔郁(不肯協調),便是泛民主派的錯。」

自由黨趁機殺出

蔡子強又認為,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在區選落敗後,明年難以再循區議會功能組別出戰,但該黨在港島力爭兩席料有困難,故九西及港島兩區裏,民建聯最大問題是,四人(曾鈺成、楊耀忠、蔡素玉、葉國謙)卻只能穩取兩席。民建聯副主席譚耀宗指,現時正總結區議會經驗,稍後才會積極部署立法會選舉。

蔡子強又分析,新界西明年增加兩席,預計剛當選區議員的民主黨副主席李永達可重返立法會,至於餘下一席,由於民建聯形勢大跌,預料難以搶佔,相反區內較少中上階層的代表,若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出戰新界西,有一定勝算。

文章編號: 20031126003016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6 ----------

副刊-經濟.企管
P20
信報財經新聞
嚴盛明
2003-11-26

創作萬花筒
區會選舉恰如其分

  區議會選舉剛於十一月二十三日結束,這正是好時候看看政府新聞處如何處理有關選舉的宣傳。

  該項宣傳以電視為主導,因為是有關全港市民的事,電視可說是最有效的媒介。新聞處共播放了十條宣傳短片(Announcement of Public Interest, API)之多(各有中英文版本|其畫面相同,但旁白採用英語或粵語,即共二十個版本),共分四個時期播放。

  第一個時期是十月九日至二十日,在選舉前約五至六周,其目的是說明「投票的功用」;第二個時期為今年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九日,選舉前三周半至五周,目的是展示投票用「Я4」來表示;第三個時期為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十六日,即選舉前一至三周,目的是把投票的過程|把票放入投票箱內|展示出來;最後是第四個時期,選舉前七天起至選舉日,即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三日,是呼籲市民記著二十三日為投票日。

分期播放 不同訊息

  第一期「投票的功用」:三十秒的宣傳片選擇了五個場景,每個場景由一位或一班人士為代表,對著鏡頭說話。西裝筆挺的男士在文化會堂前說「我的一票可以帶來更理想社區!」一班年輕人在運動場上對鏡頭說:「我們的一票,可以令我們有更好的康樂設施!」師奶在上小巴時對鏡頭說:「我的一票,可以令大家更方便!」老人家在粵劇表演台上對鏡頭說:「我的一票,可以令生活更多姿多采!」年輕父母帶著兩個小孩,對鏡頭說:「我們的一票,可以令環境舒適!」旁白:「建設社區需要你們的一票;反映你們的意見,令香港更加美好。十一月二十三日區議會選舉,每一票都很重要。你的一票呢?」畫面是一幅香港全景,先見各選民的樣子,最後以一隻手把一塊拼圖拼入香港全景中作結。

  第二、三期同屬向選民提示選舉時的過程和方法。第二期展示以「Я4」作為選舉的記認|「無論你在那裏,都會想起這一剔」|片中見學校教師在黑板上加剔;男朋友等女朋友時看見手錶的時分針,又是一剔;健身室中男子把啞鈴舉在手中,又形成一個剔;最後張學友向鏡頭呼籲:「四年一度,今次不可錯過。為了你的社區,你的一票十分重要。記著十一月二十三日,支持區議會選舉。」

  第三期目標是告訴選民「把選票投入選票箱中」。片中不停把「投入」、「放進箱內」這個訊息重複|包括把信件投入郵箱、把麵包送入多士烤箱、把卡紙放入打卡鐘、把餅乾浸入牛奶、把襪放進洗衣機,最後,把選票投入選票箱內,同樣用張學友作呼籲:「想你的社區更美好,就要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區議會投票。等陣先啦,就快到啦!」

逐天倒數 深入腦海

  政府播放宣傳片與商業廣告最大的不同,就是政府不用付出電視廣告播出時段的收費。所以,政府可以利用大幅的媒介曝光率,分段式把目標逐一實現。這三輯選舉的廣告,其實都是老生常談,不過是採用了若干生活的片段或是由人把訴求說出來,都是十分標準化的宣傳片|但也是相當有效!由投票率的增加可以證明訊息是準確地傳送。

  最後七、八天的廣告,是進入了倒數階段。這個階段的目的就是要提醒選民,在十一月二十三日當天要到票站投票。

  電視觀眾整個星期也可頻密地看過這些「投票提示」。當局一共拍攝了七條不同廣告片,長度均只有十五秒,包括以超級市場為題材的「最後六天」;以打籃球為題材的「最後五天」;以拍賣為題材的「最後四天」;以田徑跑步為主題的「最後三天」;以家居吸塵作題材的「最後二天」;以按電梯鈕為題材的「最後一天」,以及綜合各場景的「到啦,投票站見!」於投票天播放。

  每條宣傳片均在所選場景內找一些寫著「二十三.十一」與尚餘天數的數字(如在超市則突顯超市內價錢牌;在電梯內則由不同人按在「十一.二十三」,以及代表尚有一天的一字鍵鈕上)。然後帶出區議會投票即將舉行的訊息。

  要構想這麼多相類似的題材,實在並不容易。筆者覺得跑步、打籃球較為吸引,家居清潔拿著吸塵機和玩具熊把十一和二十三這兩個數字帶出來卻略為牽強。

  整套計劃處理得最好的,筆者認為是分為四段時間,各有主題,然後到最後一周用足七條不同影片,每天不同地把十一月二十三日這個日子「多角度」地向選民呼籲,可謂計劃龐大、用心良苦。公共事務廣告其實可以弄得非常有創意,例如新加坡水務局出品的節省用水廣告,就曾取得不少國際大獎。香港政府區議會選舉的宣傳計劃,花式多多,亦間有趣味,可謂平凡中略有不平凡,宣傳目的則肯定達到。

  由此可見,同一事物,說故事的方式可以很多,區議會宣傳片的創作力不高,但花樣百出,不失為創作練習的參考。

  看罷文章,欲看相關的廣告片,請往www. admango. com / hkej / index. htm 該址並有以往的文章及本文作者簡歷;歡迎與作者討論本欄內容,請電郵 kaimingyim @ yahoo.com。

資料提供:AdmanGo

文章編號: 20031126391009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7 ----------

監察網
B24
太陽報
法律界謝連忠
2003-11-26

香港的政治風暴

經過週日的區議會選舉,特區政府正面對自七一大遊行以後的另一次政治考驗。七一大遊行引致前保安局長葉劉淑儀辭職和自由黨黨魁辭去行政會議職位;今次的區議會選舉,終於燒到民建聯。民建聯在選戰中大敗,引發民建聯黨魁曾鈺成要辭去黨主席一職。特區政府和他的支持者,不斷地錯估香港的政治形勢,如今只可以用屍骸遍野,滿目瘡痍來形容。

民主派現正挾區選大勝之勢,向特區政府施以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壓力,誓要廢除區議會中的委任議席。本來,在情緒上,市民對區議會的委任議席並不著緊,但經過今次的區議會選舉,市民知道確實可以用自己的手繪寫政治,這自然會令市民對委任議席產生討厭的感覺。

這股自七一大遊行成功聚集的民眾政治力量,在週日區議會選舉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於是經由建制內顯示,加上有事實作為根據,無可否認,這次選舉所帶來的政治效應,看情形還要比七一大遊行具備更大的威力,它不但摧毀了特區政府的保皇勢力,更震撼了特區政府的管治神經。

在目前的形勢下,特區政府倘若仍然視民主派為反對派,視之為異己,其後果將無法想像。明年的立法會選舉距今還未到一年,各黨派早已摩拳擦掌,特區政府如果在選舉前未能取得顯著的政績,得到市民的擁護,則民主派成功取得立法會中的過半數議席,便有如探囊取物。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恐怕勢所難免。

文章編號: 20031126034012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8 ----------

評論-中港評論.國際評論
P10
信報財經新聞
丁望
2003-11-26

思維漫步
七一效應畢現又是綠肥紅瘦

  在區議會選舉中,市民的投票行為和選舉結果,呈現色彩意象,政治標籤效應甚強。

  以色彩符號來識別,參選的政黨和候選人可粗分為紅、綠、灰三系。民建聯為正統紅派,它和同路人港進聯等為泛紅系;民主黨為綠派,它和盟友前線、民協、民主取向的獨立候選人為泛綠系;自由黨為灰派,它和政治取向較模糊者(如早餐派)為泛灰系。十一月二十三日區議會選舉的結果,或可借用北宋詞人李清照的「綠肥紅瘦」來概括。

  本文先略析「綠肥紅瘦」和非等邊三角形的三色空間,再述評七一效應、北京和特區官方應反思之處。

紅綠灰系分餅 非等邊三角形

  在九五年市政局、立法局選舉時,作者為他報撰寫社論提出色彩意象的概念。在〈三色空間與選民的色彩意象〉一文中,作者對當年三月市政局的選舉結果有如下評論:「在三色空間中,灰色最弱,選戰大體呈紅綠對決的格局,選民投票行為則有濃厚的色彩意象。」

  有趣的是,八年後的區議會選舉結果相似。

  紅綠對決後的「綠肥紅瘦」景象,以兩大數據為標誌:一是紅、綠兩大系候選人的當選率,分別為三成、七成九;二是十五名競選區議員的現任立法會議員中,紅派六人有一半當選,泛綠系八人當選者七人(另一人為泛灰系的楊孝華)。在民建聯當選的三個立法會議員中,陳鑑林、蔡素玉的得票,只分別比泛綠系多二十五票、二百八十票,都是險勝。較之九九年的區議會選舉,民建聯有從進到退的逆轉,民主黨則有從退到進的開拓(九九年的當選率四成)。

  席位的消長,形成新的非等邊三角形:泛綠系佔最多席位,泛紅系次之,泛灰系最弱。

政治標籤鮮明 選民色彩意象

  市民的投票行為和選舉結果,或可粗分為兩類模式。

  第一類模式,是非中產階層住宅區特別是老年人較多的舊公屋區,如深水埠的蘇屋村、黃大仙的公屋群中,紮根已久、基層工作較勤的民建聯,尚能維繫鐵票。

  第二類模式,是中產階層特別是專業人士和年輕人較多的住宅區,泛綠系的政治標籤效應強,獲席位較多。在沙田區的錦濤區,民建聯的劉江華是資深的立法會議員、區議員,但敗於立法會外的民主黨候選人何淑萍,何的當選與民主黨的標籤效應有關。

  所謂色彩意象,是指選民以候選人的政治標籤投票;在中產階層、年輕人較多的住它區,這種投票行為似較明顯。

  泛綠系的空降當選或高票落選,正顯示選民的色彩意象強烈。

  最有趣的實例,是泛綠系的長毛梁國雄空降北角錦屏選區,居然能獲一千一百多票,僅比當選的蔡素玉少二百八十多票,他和另一獨立候選人黃成光的得票總數,則比蔡多三百餘張。

  長毛為激進的街頭抗爭派,以抬紙棺遊行給人很深的印象。他「落戶」北角錦屏街只有幾星期,並未為街坊做什麼「社區服務」;他的學歷不高,更無專業背景。

  相反的,民建聯的蔡素玉有港大學歷和律師資歷,長期紮根於北角,還佔了閩南方言優勢(北角多閩籍人士),民建聯和泛紅系又傾全力助選,結果卻差點輸給缺乏「地區優勢」的長毛。連無知名度、也是剛「落戶」北角的黃成光,亦能分去六百多票,超過她得票的四成。

  「空降兵」何秀蘭在選區只住了幾星期,卻戰勝了十二年老兵、民建聯的葉國謙。

  這些競選傳奇,為市民的色彩意象增添具說服力的「註腳」;長毛差點在老牌「紅色根據地」變天的「神話」,則有對泛紅系濃濃的「反諷」味道。

  投票的色彩意象,畢現七一效應。所謂七一效應,是對民主價值的認同、對民主權利的覺醒或追求,擁抱民主派政治標籤的激情。這自然包含委託代言人或直接參選的訴求,這是投票率上升、年輕人挺身而出的動力。

正視社會民怨 擴大政治參與

  北京官方要正視和尊重香港選民的選擇,並反思泛紅系的挫敗,不要像香港某些人,七一遊行剛發生就說市民受唆使、誤導,亂套「反中亂港」的帽子,不要抹黑市民的獨立價值判斷。

  最值得北京和特區官員反思的,是選舉的結果,與特區政府長期漠視民意、決策和行政諸多錯失有關。選民傾情於泛綠系,固然源自認同民主價值的動力,也不無怨氣的宣洩—以逆向投票,表達對特區政府和泛紅系(保皇派)的不滿;這或是長毛也有「神話」的一大原因。投票人未必不瞭解他有抬棺遊行之狂,也未必寄望他能為選區幹什麼實事,把票投給他或是對特區政府的另類抗議。

  值得反思的,還在於北京和特區官方以為,政經分離和「搞好經濟」就可以平息民怨,並未正視港人對政治參與和擴大直選的訴求,仍保留委任區議員制。

  本欄七月三十日文〈中產階層期待政治參與空間〉,呼籲北京官方應有政治器度,對待港人的政治參與訴求。八百人圈定行政長官稱之為選舉,是全球政權史上的大笑話,能獨立思考的港人會相信八百個橡皮圖章可代表民意嗎?從大幅度增加選舉人到直選特首,是香港必走的路,「拖」只能加深民怨和特區政府的危機。

文章編號: 20031126391006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9 ----------

港聞
A06
成報

2003-11-26

請辭黨主席料仍獲推薦做代表 曾鈺成或留任行會

一力承擔選舉挫敗責任的民建聯主席曾鈺成,最快下週二定奪是否留任行政會議成員。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行會在明年9 月新一屆立法會改選前,不會有大變動,政府內部評估即使曾鈺成可能不再擔任民建聯主席,極大可能仍獲民建聯推薦,代表該黨繼續出任行會成員。

主席曾鈺成提出請辭後,民建聯中常委昨晚召開長達三個小時的會議,會後各成員對會議內容均三緘其口。消息透露,會議上主要總結區議會選舉成績,沒有討論黨主席接任人問題。

曾鈺成昨天出席行政會議時,拒絕回應是否留任行政會議成員,只稱在民建聯中委會下週二作出決定前,不會發表任何言論。

政府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今屆區選結果令政府感到意外,相信即使連民建聯內部,也沒有料到敗陣會如此排山倒海式,反映「七一遊行」的威力。

「 施政亦要轉趨低調」

消息人士指出,未來一屆區選會將無可避免地令原本是「政府囊中物」的區議會,轉身成為政治化的場地,而市民對民主的訴求亦會大於以前,令政府施政壓力大增,笑言:「大爭議的事情要抽起,施政亦要轉趨低調,而且必不能加稅!」

政府內部認為,民建聯有力角逐黨主席者,目前不外乎譚耀宗及陳婉嫻兩人,但陳婉嫻一向較親近工聯會,而且身體問題,相信做主席意欲不大,預料譚耀宗看高一線,但形式可能是出任看守主席,直至明年9月產生新一批立法會議員為止,不排除屆時曾鈺成再任黨主席的可能。

由於曾鈺成去意甚濃,政府在民建聯誕生新一屆主席後,會與之商討,不抹殺該黨仍會推薦曾作為行會內的代表,而這個安排政府可以接受,因目前另一行會成員周梁淑怡,都不是黨主席。

取消委任制暫未決定

另外,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政府不會委任在區議會選舉中落敗的候選人,至於會否委任少於法例規定最多的102名委任議員,則要諮詢法律意見,特首已聽到民間反對委任制的意見,暫未作出決定。

他表示,今次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新高,對檢討07年及以後的政制發展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但政府不會因此改變檢討時間表及諮詢策略。他強調,政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會因為這次選舉得到空前反應而提前進行諮詢。

文章編號: 20031126029000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 ----------

港聞
A06
明報

2003-11-26

政府擬減委區議員免激民憤

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勝後,進一步要求政府取消委任議席,但據瞭解,政府肯定不會放棄委任新一屆區議員,但內部傾向不會用盡委任區議會議席的名額,即會減少委任議員數目,以免激起民憤。政制事務局長林瑞麟重申,按政府政策,不會委任落選的區議會參選人進入區議會。

林瑞麟:不委任落選者

林瑞麟昨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中指出,委任區議會的工作、名單等,是由民政事務局處理,政府亦會在遲一步檢討整個區議會的架構與運作,包括委任議席問題。

至於可否委任少於法例容許的102個議席,林回應說:「我未諮詢法律意見。」主持問及政府若「足額」委任102個議席,會否令民意反感,林瑞麟則說:「我好注意這兩日的意見,我很明白。整個特區政府當然要每一步都審時度勢。」

他又形容,今屆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新高,反映市民真的關心香港公共事務,對政制檢討諮詢是一個好的基礎。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內部正考慮在委任區議員時盡量克制,政府相信若他們用盡法例容許的空間委任足額議席,會令市民非常不滿,怨氣更深。但消息人士指,政府不會完全放棄委任區議員。

倡委任中立人士

政府目前亦有一派意見認為,政府應委任一些立場較中立、形象較好的人士入區議會,以免激起民憤。各黨派稍後才會向民政事務局提交委任建議名單,故暫時不會有定論。

新一屆區議會的任期由2004年1月1日開始,政府必須在此之前完成委任程序,上屆的委任名單在12月底才公佈。上屆區議會共有102名委任議員,東區、沙田區議會各有9名委任議員佔最多,最少的灣仔有3名;基本上各區議會民選與委任議員的比例約為4比1。委任制一直被指主要委任左派或親政府人士,令民主派變成少數

特首民望區選前下跌

另外,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本月15至18日訪問逾1000名市民,對行政長官作出評分。調查顯示,特首的評分較一個月前下跌0.5分,而市民對政府的不滿意率,也由1個月前的48%,增至56%。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特首和政府的民望在區議會選舉前都雙雙下跌,是可以預期的;特首如何處理區議會委任議席的問題,可以是另一次危機的觸發點。他認為,政府應審慎從事,或在委任前先諮詢民意。

文章編號: 20031126004001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1 ----------

要聞
A22
香港經濟日報

2003-11-26

102委任議席 港府或減數目

  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大勝,立刻乘勝追擊,要求政府取消區議會的委任議席。據悉,港府高層正考慮,在委任議席時可能會「打個折扣」,即未必委任足102個席位,而且也傾向委任形象較中立的專業人士入局。

■本報記者 黃慧日

行會昨商區選形勢

  此外,在今次區選中遭挫敗的民建聯,黨主席曾鈺成已向港府表明,將會辭去主席一職,讓民建聯可以重組領導層,有個新的形象,重新上路。預料該黨副主席譚耀宗將會接棒。據瞭解,行政會議昨日也有特別討論最近的區議會選舉形勢。會後,行會成員、工聯會會長鄭耀棠形容,曾鈺成辭去民建聯黨主席職位,是負責任的做法。

  民主黨加上其他民主派,在區選中奪取161席後,在18個區議會中,若單計與親中派的105個民選議席比較,有9個區議會已成為其「囊中物」,即民主派議員比親中派議員為多,但如果加上稍後的委任議席,民主派的優勢則會改變,因此,他們急於爭取政府放棄委任區議員。

  據瞭解,港府高層曾討論此敏感的政治題目,他們的方案有三:1.順從民主黨要求,取消委任區議會議員制度;2.完全不理會民主黨的要求,全數委任足102個區議會議席;3.打個折扣,不委任足102個席位。

棄「保皇派」 冀市民接受

  港府高層認為,完全取消委任議席制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比較可行的是取用打個折扣的方法。此外,他們也認為,更重要的是人選問題,如果獲委任的人選是較中立的專業人士,而非形象鮮明的「保皇派」,應可為市民接受。至於具體委任人選,則是由民政事務局負責推薦。

  民主黨約10名成員昨到政府總部請願,盡快取消委任議席,他們要求進入政府總部範圍內遞交請願信被拒。

唐英年︰無礙預算案審議

  此外,對於被視為保皇黨的民建聯,在今屆區議會選舉中慘敗,會否影響預算案削開支的大計,未能在立法會取得足夠支持票?正在上海訪問的財政司司長唐英年首次評論時指,不會因為一個政黨的成敗,影響明年其首份預算案在立法會的審議過程。

  唐英年相信,明年3月的預算案能否在立法會順利通過,與民建聯的勝負無關,他又表示,市民將以理性的態度處理經濟問題。

文章編號: 20031126030007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2 ----------

中國
A20
星島日報
紀曉華
2003-11-26

傳媒客觀報道香港選舉

本屆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國新聞社等內地官方媒體大膽突破禁區,罕有地報道港人民主意識高漲,甚至對「民主派」成為選舉大贏家給予相當客觀的報道,令小紀頓生「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感覺。

區議會選舉當日,中新社報道,民建聯派出二百零六人參選,獲六十二席,上屆是八十三個;民主黨派出一百二十人參選,獲九十五個議席,上屆是八十六個。

報道還提及,兩名現任立法會議員在觀龍選區對壘,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以六十四票之差輸給前線的何秀蘭,民建聯主席曾鈺成因此引咎辭職。

不再愛恨分明政治化

中新社的報道樸素平實,中新社下屬的中國新聞網,則在報道中注入了感情色彩。該網以「民主黨成為大贏家」為題,報道「民主黨當選率較上屆大幅提高,民建聯則大幅減少。」

眾所周知,內地官方媒體以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為己任,必須愛恨分明,處理香港新聞時,歷來僅報道親中民建聯、港進聯的消息,也會提及中間派的自由黨。

但對於「反中亂港」、「逢中必反」的民主派,官方媒體一向當其「透明」;偶有報道,亦全是以批評和負面消息。

對於中新社此次一反常態,該社香港分社社長章新新對小紀表示,過去在處理香港新聞時,確有關注不夠的地方,現在要關注。新聞報道應該實事求是,客觀、全面、專業,不應該陷入某黨某派的爭執。

他認為,「香港民主發展,是一國兩制的重要內容,(中新社)客觀報道議會選舉,體現了一國兩制原則。」

中央對港政策更鬆

章社長的胸襟膽識,令小紀肅然起敬。小紀注意到,除中新社外,上海《東方網》、《上海日報》以及湖北的《長江日報》等官方媒體,都報道了香港民主派獲勝的消息。這麼多官方媒體一齊破禁,唯一的解釋,就是中央對港政策出現了大幅調整。

這種調整,不僅表現在「自由行」、「緊貿」以及允許香港銀行處理部分人民幣業務等經濟民生政策上,在香港民主發展等敏感議題方面,中央政府的態度也出現微妙變化。內地《瞭望東方》週刊日前評價胡錦濤政府就任一週年的十大「新政」時,便將在香港問題展現「新思維」列為其中之一。該週刊的後台老闆,正是新華社。紀曉華

文章編號: 20031126003002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3 ----------

港聞
A06
蘋果日報

2003-11-26

港民主勝利或令北京趨保守 外國傳媒憂慮中方反應

【本報訊】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大勝後,不少外國傳媒關注到北京的反應。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分析文章透露,中國主管香港事務的副總理曾慶紅曾指示,民建聯最少要奪取九十個議席,才能確保香港政治穩定;豈料民建聯連底線都未能達到。不少外國傳媒則關注,香港的民主勝利,會否激發北京作出更保守的反應。

《海峽時報》文章指出,北京尤其想知道近月來對香港經濟及董建華政府的連番催谷,會否得到一點成效,但結果卻是晴天霹靂;曾慶紅知道民建聯在區選中慘敗後一定感到失望。

民建聯須最少獲90席

文章又透露,區選之前,曾慶紅曾要求北京派駐香港的人員,確保民建聯在四百個民選議席中,最少取得九十席,否則香港的政治穩定便要面對風險;結果民建聯只取得六十二席。

《金融時報》文章則指出,整個過程對香港和對民主發展都是好的,目前最大的風險是北京領導人可能會錯誤理解民主派政客的動機,以及把他們與台灣的台獨陣營錯誤地聯繫起來。

《多倫多星報》則引述本港學者戴高禮預測,十個月後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將贏取大部份議席,這相等於黎克特製八級地震,並會一直震到北京;香港正進入一個非常、非常危險的階段。

委任問題或觸發危機

另一方面,《港大民意網站》昨日公佈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區議會選舉之前,特首董建華的民望只得四十三點六分,相較一個月前再下跌;而對政府的滿意程度,則下跌了四個百分點,而不滿意的比率更上升了八個百分點。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特首董建華的民望,已經明顯地處於信任危機線下,可以預期,特首如何處理區議會委任議席的問題,可成為另一次危機的觸發點,政府適宜審慎從事,或可考慮在委任前先諮詢民意。

文章編號: 20031126006001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 ----------

本地新聞
A06
太陽報

2003-11-26

落敗者不會獲委任區議員

【本報訊】區議會選舉中慘成輸家的民建聯,昨晚舉行中常會,討論如何防止黨內成員軍心渙散,稍後或舉行黨大會討論區議會選舉,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蔡素玉昨日出席論壇時,更遭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以區選敗績為由,指摘該黨不敢提普選動議。消息人士透露,曾鈺成無論如何已決定辭職,但相信行政會議毋須改組。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昨日則在電台強調,不會委任落敗區議會參選人晉身區議會。

民政事務總署正密鑼緊鼓處理十八區區議會的委任議席名單,據悉,今屆的人選與上屆相若,預料最快可於下月中公佈。剛宣佈請辭民建聯主席一職的曾鈺成,昨日出席行政會議時沒有回應是否有黨員挽留,以及是否願意繼續擔任主席一職,他只多次重申在下週二黨中央委員會有任何決定前,不會再有回應。

行政會議成員兼自由黨副主席周梁淑怡認為,黨魁與行會成員不應有任何關係。另一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說:「係咪只係得黨魁身份才可以入行會呢?應該探討。」

輸在「罵不還口」

民建聯敗陣之後,該黨成員士氣甚低,在東區錦屏選區險勝民主派的蔡素玉昨日出席一個論壇時,遭民主派針對,她遺憾地說:「難得有北京支持嘅政黨出席(普選論壇),應理性討論……若議題只係講○七普選特首及○八普選立法會,我地係會支持。」

有全國政協認為,民建聯今次選舉失利是錯在競選策略,每當遭受民主派批評時,只是採取「罵不還口」的策略,被選民誤將批評當作事實,亦令選民感覺該黨競選工作不落力。不過,該政協指出,民建聯擴大參選人數是希望培養更多年輕人參選,而今次失敗可作為明年九月試劍,他說:「今次輸區議會好過輸明年立法會選舉,民建聯稍後會逐步調整工作策略。」

文章編號: 20031126034007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5 ----------

本地新聞
A06
太陽報

2003-11-26

民建聯得票率跌逾50%

【本報訊】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大幅上升,但民建聯的得票率並未按比例增加,甚至在立法會五大選區的得票率急劇下降,平均跌逾百分之五十,反觀民主派在新界兩個大選區卻有顯著進帳。有學者分析,民主派經區選試票一役後,將在明年立法會選舉中營造以選票定特首去留的氣氛,令選舉變成「保憲政權之戰」。

今屆區議會選舉有近三百萬選民,較九九年增加逾十五萬人,但民建聯並未受惠,得票跌幅最大者算是新界東,跌幅達百分之六十七點三。

雖然民主派在香港島及九龍東選區,得票率均下跌,但在新界東及新界西卻反彈,新界東的得票率升幅高達百分之三十五點七,而新界西則有百分之八點六。

學者料鐵票持續減少

嶺南大學政治及社會學副教授李彭廣分析,以中西區區議會觀龍選區為例,若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的票數能因應投票率而上升,葉早已勝出,而落敗的結果反映了新增選民及投票率增加對民建聯沒作用,亦反映了該黨在二○○○年立法會選舉所得百分之三十選票,已是鐵票的極限,預計鐵票將持續下降。

李彭廣說:「民主派食住七一效應同埋社會怨氣,喺區選度發揮沖好好嘅效果,依家距離明年立法會選舉只有九個月,民主派一定會再下一城,營造為投民建聯等於支持特首,投民主派就係不滿特首,選舉變成董建華去留嘅保憲戰。」他續稱,民建聯背負了支持特區政府的任務,特首及其領導的政府民望低,民建聯根本無法翻身。

文章編號: 20031126034007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6 ----------

法庭
A13
星島日報

2003-11-26

狎童神父翻案 陳日君表明協助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承認,正為前神父劉嘉兒狎童案提出上訴。他表示教區關心事件,有教友和教區需要幫忙的話,教會願意提供協助。此外他認為民建聯在區議會選舉中大敗,表示市民明白民主的重要,沒民主就沒有民生。

本報昨日獨家報道大律師鄧樂勤擬替劉氏上訴,主教陳日君沒正面回應是否由他邀請鄧樂勤為劉翻案,只表示有些教友知道教區有需要,所以出來幫忙。他稱諮詢法律意見後,認為審判有問題,所以提出上訴。但他強調不會用教區的錢。

對於民建聯在區議會選舉大敗,陳日君說:「區議會本來是照顧民生的,現時卻政治化了,但這也不能怪任何人,是環境逼成的。」他認為,事件反映市民明白沒民主就沒有民生,希望政府能理性聆聽市民的聲音。記者李潔兒

文章編號: 20031126003015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7 ----------

新聞-政策政情
P05
信報財經新聞

2003-11-26

蔡素玉承諾民建聯支持普選動議

  民建聯區議會選舉表現失利,連累成功當選的蔡素玉出席大學論壇時,也被在場的學者、學生和民主派窮追猛打普選立場,民主黨單仲偕和無黨派黃宏發威脅在立法會提出動議和決議案,測試民建聯是否講一套、做一套,蔡素玉最後公開承諾:「如果只是講普選特首、同○八年普選立法會,我們的答案是支持的!」

承認視政制問題較次要

  在錦屏區低票連任的蔡素玉,昨天與單仲偕、黃宏發和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等,出席城市大學一個有關普選論壇。蔡素玉一開始便承認失誤,指民建聯過去較著重經濟、就業和教育等民生議題,政制問題視為較次要,導致區選失利,其實民建聯一直都支持二○○七年普選行政長官、二○○八年普選立法會,並在黨綱列明,稍後檢討應否跟民主派爭奪這塊「道德高地」。

  馬嶽反駁,選民不為民建聯支持普選的黨綱打動,民主派每次提出普選議案,民建聯都投反對或棄權票。蔡素玉立即打斷馬嶽的發言說:「你唔好屈我喎!這些投票都有清楚的記錄。」單仲偕指出,前線召集人劉慧卿較早前提出○七普選行政長官、○八普選立法會動議,民建聯也投了棄權票。蔡素玉解釋,劉慧卿的動議包括要求取消區議會委任制,他們才因此投棄權票。

  黃宏發指責蔡素玉「扭橫折曲」,民建聯大可提出修訂,刪除取消委任制的字眼,毋須否定整項動議。

  單仲偕批評民建聯「腦袋與肉體不一致」、「黨綱與投票不一致」,並邀請蔡素玉提出普選的動議,民主黨將全力支持。蔡素玉則說:「民建聯提什麼動議毋須第二個黨教,我還有一個處理垃圾的動議排緊隊。」

  單仲偕表示,若蔡素玉不肯提普選動議,民主黨會代她提出,且看民建聯屆時會否投票支持。黃宏發亦威脅根據《基本法》附件二提出普選立法會的決議案,贏得學生不少掌聲。多名學生發言時要求蔡素玉表態,蔡素玉最終被迫承諾支持有關議案。

單仲偕建議迫民建聯表態

  單仲偕今天向黨團建議提出普選動議,迫使民建聯表態。黃宏發說,決議案較一般無約束的動議複雜,要從長計議。

  單仲偕和黃宏發透露,多名民建聯成員向地區人士透露,政府已答應委任他們做區議員,因此不參加今屆區議會選舉。單仲偕更點名指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葉國忠,以及在九九年區選輸給民主黨的歐陽寶珍,均盛傳將獲特首委任,如兩人最終不在委任名單上,他願意公開道歉。蔡素玉拒絕回應有關傳聞■

文章編號: 20031126391003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8 ----------

新聞-政策政情
P05
信報財經新聞

2003-11-26

林瑞麟拒調整政改時間表

  區議會投票率和投票人數創高紀錄,但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無意只為這次區議會選舉,改變政制檢討的時間表及諮詢策略。

  林瑞麟昨天在港台「千禧年代」節目被問及會否因應有逾百萬人在區議會選舉投票,重新考慮政制檢討的時間表,林瑞麟斷然拒絕,並解釋說:「二○○七年以後的政制發展是大事,二○○七年後影響整個政制發展方向,要在社會上與不同政黨、團體充分討論。」

  另外,區議會議員薪津獨立委員會研究後,建議修訂調整開支津貼機制,民政事務總署提交立法會文件指出,目前在通縮年度,區議員營運開支津貼的減幅,可延至通脹年度才生效,以方便履行僱傭合約和辦事處租約等合約訂明的責任。

  但獨立委員會知悉,不少市民批評這項安排與立法會議員安排並不一致,建議在二○○四至○七年第二屆區議會,不論通脹或通縮年度,每年都須按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調整,區議員每月酬金亦須按有關指數在明年一月一日調整。

  獨立委員會又建議,擴大營運開支津貼的涵蓋範圍,如把租約印花稅及雜項開支列為可予發還項的項目,讓區議員更靈活地運用津貼。不過,為防止濫用津貼,獨立委員會提醒區議員,清單並未盡列的所有項目,在申請發還時,必須有合理及純粹為履行職務之用■

文章編號: 20031126391003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19 ----------

要聞
A03
星島日報

2003-11-26

區會不委任落選議員

對於民主派要求政府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表示,當局暫未能決定能否改變區議會委任制度,需要諮詢法律意見,但他又強調,政府不會委任在選舉中落選的人士。

改委任尋法律意見

林瑞麟昨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被問及當局在面對眾多反對聲音下,能否取消委任議席,他回應指,當局就區議會委任議員,有一套既定規則,故能否委任少於一百零二人為區議員,要徵詢法律意見,暫時未能作出決定。他補充,區議會委任議席提名及委任,是由民政事務局負責,但他強調,不會委任在區議會選舉中落選的人入區議會。

示威者臥地抗議

林瑞麟又指,今屆區議會選舉創下歷年紀錄,反映市民關心公共事務,為○七年政制發展諮詢工作,奠下良好基礎,但他強調,當局不會因此改變諮詢時間表或策略,政府會按原定時間表,展開三年諮詢工作,又表示,民主發展是一件大事,要與社會團體及政黨作討論。他又表示,在選舉結束後,政府會檢討區議會的職能

多個民主派團體昨提出強烈要求,促請政府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以加快民主步伐。

民主黨十多名成員昨趁行政會議開會期間,手持橫額及標語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政府取消區議會委任及當然議席,又要求政府增加區議會職能,但由於被保安人員阻止進入政府總部範圍,代表不能遞交請願信,一度躺臥在地上抗議,最後撕爛請願信後離開。

政制事務局表示,事後曾派員到場接信,但請願人士已經離開

理工大學學生會昨亦發表聲明,要求政府取消委任議席,以及分別在○七及○八年,進行行政長官直選,及普選立法會。

記者陳可兒

文章編號: 20031126003016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0 ----------

港聞
A07
大公報

2003-11-26

馮檢基:民協區選成績超標 計劃與「民主派」聯署名單出選立會

【本報訊】今屆區議會選舉民協共派出三十七人參選,贏得二十五個議席,當選率近七成。主席馮檢基表示,戰果「超標」,感到非常滿意。他又提出制訂一份三十人「民主派」名單,競逐明年的立法會選舉。

民協派出二十名現任議員和十七名新秀角逐今屆區選,最終有十九名現任議員及六名新秀成功當選,當選率為百分之六十八。除三名現任議員自動當選外,三十四名候選人共取得五萬三千二百六十四票,平均得票率為五成。

民協在今屆區選得到的議席,較上屆的十九席多出六席。其中大本營深水埠更取得十三席的過半數議席。民協主席馮檢基表示,成績應歸功於民協植根區內,關注基層問題,並與選民保持良好的關係。他又認為選舉結果反映「市民不要保皇黨」。

馮檢基提到,民協在上屆區選時,提出「八年計劃」,擬於第三屆區選爭取在深水埠取得過半數議席,現在目標已經「一步到位」,成績超乎理想。他相信這與「七一」效應有關。不過,馮檢基亦提醒「民主派」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今次贏出,贏的是時勢,「如果不能將時勢轉為形勢,下次就會輸」。他希望成功當選的區議員要踏實做好區內事務,注重民生工作,否則今次的勝利只是「鏡花水月」。

對於明年的立法會選舉,馮檢基指出,「民主派」的任務,是聯署制訂一份三十人出選名單,做好協調工作。他會將有關建議交予民主動力及民主發展網絡等聯署團體研究。

文章編號: 20031126002005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1 ----------

港聞
A07
大公報

2003-11-26

區議會委任制不能取消

諮詢不同階層行業人士意見更全面反映民情 佘繼標:有利地區經濟發展蔡素玉:委任不應被政治化 李國強:委任制更平衡公正 陳清泉:予工商專業界機會

【本報訊】對於「民主派」挾區議會選舉勝利餘威,要求政府取消區議會委任制,多位社會人士都認為,區議會委任制度能為一些「政治弱勢」人士提供向政府反映不同意見的渠道,有必要保留。

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佘繼標反對取消區議會委任制。他表示,若取消委任議席,將令以民主黨為首的「民主派」在區議會內勢力「坐大」。由於這些人士屬於「經濟破壞黨」,最終只會在區議會會議上提出一些無助地區經濟發展的建議,令市民利益受損。

連任錦屏區區議員蔡素玉表示支持政府委任區議員。她認為政府主要委任專業人士,如大學教授、律師等,向政府提供專業意見。她稱,委任議員主要是扮演諮詢的角色。她補充,區議員已全面直選,居民已經投票選出他們希望支持的人選,政府委任區議員人選目的是多些專業人士提供諮詢,令區議會的意見更全面,她表示,政府委任區議員這件事不應被政治化。

全國政協委員李國強表示,在本港的政治架構上,區議會的角色主要是向政府反映地方及社區的民情意見,並就有關問題向政府提供建議,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監督政府在地方上的工作情況。要發揮上述作用,其意見及建議必須包括地區上不同階層、行業、領域及思想的人士所提出的言論,這樣才是平衡和公正。「所以區議會的意見及建議,必須包括地區上不同階層、行業及思想的人士所提出的言論,才算平衡和公正,而委任議席正好為不同人士提供了機會,有保留價值。」

另一位全國政協委員陳清泉也表示,反對取消區議會委任制。他說,本港是一個工商業活躍的經濟主導社會,沒有工商人士參與的區議會,肯定對香港整體的地區工作有害無益。如果區議會議員全部由選舉產生,必然會被具有政黨背景,或是主要從事地方工作的人士佔據區議會內的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議席,而工商界、專業界、學術界等缺乏政黨背景,又沒有地方工作經歷的人士,就往往無法進入議會,無法在區議會內發表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委任議席就正好為這些地方上的『政治弱勢』人士提供了機會,讓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也能在區議會出現,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全面的參考。」

他補充說,若真的要檢討,政府應檢討委任制的實行制度和程序,以及對委任制度的監督問題,而非取消委任議席。

根據《區議會條例》五百四十七章第十一條,行政長官可以委任區議會議員,委任人數只有上限沒有下限,但卻沒有規定特首必須委任區議員。

文章編號: 20031126002005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 ----------

蘋果論壇
E17
蘋果日報
李偉儀
2003-11-26

多謝跑馬地991

區議會選舉完結,公民起動的五位民主新面孔,於灣仔選區勝出三席。我未能成功取得議席,但得到991位選民支持,對手作為跑馬地五十年原居民、十二年議員經驗,共得1,236票險勝。

曾有好心的選民跟我說:我會選民主陣營,但你也要有心理準備,對方是地保,很多人自小跟他一塊長大,那是感情票。

議員工作應受監察

感情票即街坊鐵票一種,無理性可言。但我輸的不是感情票,而是數百張的枴杖票──一群一群的長者從老人中心被安排到票站,以為是參加長者活動,其實是投票。

失票於沒看過政綱的選民,雖敗猶榮。選舉期間,為了改變對新秀的偏見,我每日辛勤走訪,從陌生到熟絡,居民開始發聲。交通、治安、憲生都搞不好;地鐵站之興建未經廣泛諮詢與民生、環境影響評估;婦女及長者缺乏社區支援。

諷刺的是,位於議員辦事處對面的後巷一直沒有照明系統,梯級沒有漆上反光線,危害婦女的夜行安全。議員懶得去管,居民才會來找新人協助。

為街坊遞交投訴,催促政府部門跟進,是舉手之勞。更深層的意義是,居民明白到共同起動建社區的重要性。而我的991票正是辛勤而來的成果。

對手最怕並要隱瞞的,是連他自己也視為「負資產」的「港進聯」身份。選民問:不向選民申報政治聯繫,沒有違反選舉規定嗎?他妨礙了我們的知情權!的確,對手一到選舉就把「港進聯」中央委員身份收藏,對自己及一眾保皇議員曾在灣仔區議會投票支持「廿三條」粗暴立法更是絕口不提。「隱形港進聯」是誠信問題;保皇立場也反映處理民生議題時,恐怕議員只會偏幫官商,未能尊重居民的意願,我希望居民應監察議員的地區工作及政治立場。

公民社會的新思維

對手頻出單張,指余若薇、吳靄儀、梁家傑的支持是狐假虎威,其實他不明白,我的選票跟他如此接近,是因為選民對保皇立場以及地區事務日益敗壞之不滿。

我來跑馬地,是為了給居民一個選擇,縱使落敗卻足以掀起「打造議會新文化,起動公民建社區」的公民社會新思維。

文章編號: 200311260060384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3 ----------

港聞
P02
都市日報

2003-11-26

區選票後蘇麗珍得3819票

票後 昨於本報第2頁刊登的「2004區議會選舉小統計」中,得票最多女候選人,應為觀塘曉麗選區的蘇麗珍,得3,819票。 (都市)

文章編號: 20031126441001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4 ----------

港聞
A16
明報

2003-11-26

更正與澄清

本報11月24日A8版「2003年區議會選舉結果」表,西 貢區「康景」當選者應為羅祥國,而非區國標 。特此更正,並向羅祥國與區國標緻歉。編輯部

11月24日A12版「自行收生階段學額競爭劇烈的中學」表,五邑司徒浩中學來函稱,「報名人數」一欄,該校人員理解出現偏差,提供資料時,將「索取報名表人數(350)」與「交回報名表人數」混淆,故報名人數應為173人。

另外,昨日A16版「2003年部分中學尖子人數」表,喇沙書院致電澄清,該校入大學比率為96%,而非76%。編輯部

文章編號: 200311260040062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5 ----------

港聞
A06
成報

2003-11-26

民主派新界區形勢樂觀

今屆區議會選舉被視為明年立法會改選的前哨戰,政府現正諮詢立法會的選區分界,按立法會政黨的計法,民主派在新界區形勢大好,兩大選區合共取63議席,尤以新界西佔33席。九龍方面,在九龍西民主黨和民協已取得32席,拋離保皇黨的6 席;但九龍東兩派陣營勢均力敵,民主派有17席,保皇黨有12席。

港島區則以保皇黨佔優,民建聯和港進聯共有18席,民主派只得民主黨16席支撐。

派出37人參選區議會的民協取得25席,更在植根的深水埠區議會中取得13席,佔該區民選議席的六成,主席馮檢基表示,區選成績顯示民主派協調成功,九龍西的區議會以民主派陣營佔優,寄望明年立法會選舉,各黨再次辟除「山頭主義」,協調民主派出選名單。

民協派出的20名現任議員,僅葵青區青衣南選區的區長華連任失敗,該區是其中一個民主派協調失敗的選區。深水埠取得13席,繼續成為民協基地,而油尖旺區亦有3 席,按現時立法會的分界,民協在九龍西已取16席。

民協總結今次區選成績滿意原因是「七一效應」、市民不滿政府和「踢走保皇黨效應」,加上民主派歷史性協調出選而致。

辟除「山頭主義」有利選情

馮檢基表示,區選成績顯示現時勢對民主派有利,但是否保住形勢至明年立法會選舉,還是未知之數,因為立法會選舉與區選性質不同,主要以政黨為單位,故明年民主派若能辟除「山頭主義」,以民主大地圖為重,再次協調有勝算的名單,將有利選情。

他表示,政府應取消委任議席,若技術不行亦應委任愈少議席愈好。民政事務局發言人表示,根據區議會修例第 547章第11條,行政長官有最多的委任區議員人數,沒有最少人數。

記者余心美

文章編號: 20031126029000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6 ----------

政情
A31
香港經濟日報
吳爾文
2003-11-26

動向
「開心果」蔡素玉 城大「惹火」

  民建聯在今屆區議會選舉中慘敗,黨內上上下下的心情固然欠佳,連平時屬於開心果的蔡素玉,昨日出席一個論壇時也好火爆,與民主黨派單仲偕及黃宏發駁火之餘,更加連台下的人士,都罵埋一份。

  這個論壇是由城市大學一個學會舉辦,題目是討論普選。蔡小姐首先發言話,民建聯政綱列明,支持2007年普選行政長官、2008年普選立法會,不明白為何外界經常都以為他們不支持普選。

  但此言一出,立即引來單仲偕及黃宏發反駁,指以往立法會討論有關動議時,民建聯不是投反對票,就是投棄權票,言行根本不一致。起初,蔡小姐都心平氣和地回應,怎料愈講愈火,直指那些動議是要求2004年普選,或者有其他條件,不符合他們的想法。

  單仲偕就乘機呼籲,民建聯可在立法會內,提出普選動議,民主黨派議員一定支持。蔡小姐一臉沒好氣地,話自己現時準備第二次提出「垃圾回收」動議,都未知幾時排到隊,況且民建聯的工作,無理由讓民主黨指揮。

批評學生乘機攻擊民建聯

  台下有一名法律系學生,以上庭口吻質疑蔡小姐。未待對方說完,她便毫不客氣批評該學生是藉今次機會,向民建聯作出攻擊,對此感到很遺憾。但在台上台下夾攻之下,蔡小姐最終也承諾,若有一個單純為要求2007年普選特首,以及2008年普選立法會的動議,民建聯將會支持。

  此外,吳爾文聽聞民主派方面,正在研究如何在立法會內,跟進蔡小姐利用議員津貼,支付其私人公司的做法。看來蔡小姐都有排煩啦!

e-mail:[email protected]

■吳爾文

文章編號: 200311260300113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7 ----------

港聞
A05
東方日報

2003-11-26

電話被公開選民紛投訴

不少區議會選舉候選人在選舉期間各出奇謀拉票,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在本月中至今,共接獲五十多宗與選舉有關的查詢及六宗投訴,包括不滿他人透過其私人電話號碼拉票。選舉事務處在過去三日共接獲四十七宗投訴,包括不滿沒有接獲投票通知書而不能投票,而今次選舉共有約十萬人被列入剔除者名單,取消投票資格。

十萬人列剔除者名單

私隱專員公署發言人表示,自本月中至今共接獲五十多宗與選舉有關的查詢,包括「不滿資料公開予候選人」、「不明他人為何持有其電話號碼拉票」及「不滿在公眾地方被高呼其姓名拉票」等,而六宗投訴均是質疑致電者從何得知其電話號碼,公署現正跟進有關投訴。

今年登記選民有二百九十七萬三千多人,其中十六萬四千屬新登記選民,選舉事務處發言人指,約有十萬人被列入剔除者名單,當中包括已去世人士。發言人表示,由選舉日至今共接獲四十七宗「有投票資格」投訴,包括到票站才發覺沒有資格投票、沒有接獲投票通知書不能投票、不滿被剔除在選民登記冊中等,該處正跟進有關投訴。

根據一般程序,選民會在選舉前十天接獲投票通知書,而部分遭打回頭的通知書,該署經查詢及審核後,會再用掛號郵件方式再寄給選民,選民需在特定限期前回覆,未有回覆的選民會被列入被剔除者名單中,有關人士需再重新登記才能成為選民。

此外,九龍城常樂選區當選的蔡麗玲,屬於職工盟成員。

文章編號: 200311260320125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8 ----------

港聞
A04
東方日報

2003-11-26

卅區議員落選即失業

區議會選舉結束,今屆有三十名全職區議員落選,很有可能於明年一月換屆後加入失業的行列,生活無所依。部分落選區議員慨嘆:全心全力,甚至放棄優薪厚職投入社區服務,卻未能得到足夠的社會保障,更因年齡或缺乏商業機構的工作經驗而難以找到工作。

已在荃灣區議會服務十多年的林超倫,今年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得一千五百多票,以一百多票之差輸給對手。他表示,任職區議員以前,曾為一家公司的行政人員,其後為實踐競選承諾,辭去穩定的工作,全面投入區議會,沒想到落選後卻要面對難找工作的困境。

林超倫擔心,僅憑全職區議員的工作履歷,叉易被商業機構接受。他慨嘆道:「為服務社區,犧牲很大,但卻得不到任何保障。」

李景華不想就此退休

在尖沙咀西選區參選的民建聯現任區議員李景華,同樣不滿政府對區議員的保障不足。李景華以二十七票之差落敗。他今年五十五歲,雖然家庭負擔不重,但亦不想就此退休,不過再出來找到工作的機會,「幾乎等於零」。

在落選的全職區議員中,黃大仙竹園北選區的何漢文屬於經濟條件較好的一位。他表示,落選後仍可幫助家庭生意,生活無憂。但他投身社區服務的熱情並未降低,將繼續以民建聯或工聯會地區分部的身份,參與地區服務。而以一票之差競選失利的民建聯朱漢華,仍未有時間考慮將來的工作和生活問題,他卻十分肯定自己仍將繼續為社區服務。

除全職區議員外,亦有部分參選本屆區議會的議員助理,在落選後將有可能失去工作。自由黨觀塘中心選區候選人關國傑,原是委任區議員孫啟烈的議員助理,他在本次選舉中失敗,現在也開始為將來的生活擔憂。在未知孫啟烈是否繼續獲政府委任為區議員之前,他明年的工作亦未有著落。

議員助理或投保險業

關國傑表示,因自己曾參與財務策劃工作,已有朋友遊說他加入保險行業,亦有朋友希望與他一起搞生意,但一切都要等政府委任區議員的名單公佈後才作決定。

文章編號: 200311260320127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29 ----------

港聞
A02
東方日報

2003-11-26

蔡素玉稱支持普選

【本報訊】在區議會選舉中險勝對手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蔡素玉昨日出席一個論壇時,遭到出席的學者及民主派議員圍攻,要求她表態是否支持普選,蔡回應指,「如果議案只是說支持○七年直選行政長官、○八年普選立法會」民建聯的十位立法會議員會投贊成票。

蔡素玉昨日出席城大一個有關○八年普選立法會的論壇時,強調民建聯在黨綱中已寫清楚,「支持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只是他們一直關注民生問題,並不是如民主黨般,日日高叫普選,進佔這「道德高地」以此博取選票。她又說,「直選不是民主的全部,民主不是政治的全部。」

黃宏發質疑蔡言論

蔡的言論引起多名與會者質疑,立會議員黃宏發指,「民建聯不佔道德高地,但就佔領權力高地,並且不負責任。」黃宏發和民主黨的立法會議員單仲偕都說,既然民建聯支持普選,為何不在立會提出決議案?兩人更說,如民建聯提此議案,民主派會全面支持。

科大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亦指民建聯在過去面對民主進程議案時,不是反對就是投棄權票,為何突然會說支持呢?蔡素玉回應說:「我們(民建聯)自己有主見,民主黨叫我們做甚麼,我們就怎麼做嗎?」她又說,「我還有一個關於垃圾處理問題的議案,都未排得上立會議程呢。」辯解引來圍觀的城大學生竊笑。

文章編號: 20031126032012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0 ----------

龍門陣
B16
東方日報
馮檢基
2003-11-26

隨基應變
七一效應

今次區議會選舉,民主黨是大贏家,其次是民協,最大輸家是民建聯。今次投票結果,明顯是推翻了不少政論人和學者的分析,「七‧一」效應小,民建聯仍然會得到相當市民支持。

本來筆者早期也有類似的看法,但這個多月筆者到各區支持民協候選人的助選工作中,發現相當多的市民對保皇黨(民建聯)不滿,而且一些平日在區內低調和極少討論社會事務和「政治」的居民,竟然都會高談闊論,而且更不避忌對一些政黨,以至支持這些政黨的區內人物,高聲批評,極端的,更惡言指摘。社區的人變了,社區的人對政黨和政治人已經有明顯的判斷和價值觀,而且都是一面倒的反「保皇黨」。這種反保皇黨的明湧和暗湧,雖然不知其有多大的力量,但相對以往的選舉,筆者認為已經足以摧毀一個「保皇黨」鐵票以外的支持。今次選舉,與其說是選區議員,倒不如說是「不要保皇黨」的選舉。

單從民協出選的三十七個選區分析,基本上可以反映出選民投票的取向,並非因為「七‧一」效應而一面倒的支持某一個政黨,又或者泛民主派人士。選民基本上是要在選舉中找尋最有能力「贏」得保皇黨的候選人。在只有泛民主派與保皇黨之爭的選區,選民大部分都投泛民主派(民協有廿個區與民建聯對壘,民協以十九對一勝)一票;若選區有兩個民主派候選人,選民會選兩者中的「強」者。如在深水埠區民協的兩個候選人獲全勝,而非深水埠區的四個區則為民主黨,而只有三個區為民建聯,而這三個區中兩個區因民主黨與民協瓜分了選票(兩個候選人較平均)而失敗,而另一個區則民建聯的候選人有強(全職社工)而深遠(其系統在區內服務了廿多年)的歷史,可以大勝泛民主派。

立法會議員: 馮檢基

文章編號: 20031126032017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1 ----------

龍門陣
B16
東方日報
何喜華
2003-11-26

何出此言
如何重拾民心

區議會選舉曲終人散,議席亦塵埃落定,今屆派出超過二百名候選人的民建聯,只有六十二人成功當選,得票率僅為三成,與其黨原來誓言要取得超過八十席的目標相距甚遠;反之,民主黨奪得近百議席,當選比率高近八成。在九九年的區選中,兩黨勢均力敵,今天勝負卻強弱懸殊,反映七一大遊行造成一定影響。

民建聯黨主席曾鈺成承認選舉失敗,自行辭去黨主席一職,及向特首請辭行政會議職務。曾氏更坦言七一遊行令其黨失勢,民建聯支持民望下滑的特區政府更是選舉的致命因素,曾氏今天雖因承擔政治後果而退下來,惟畢竟未有認清問題,說法倒果為因,實為不負責任。

七一五十萬市民上街,表達市民不滿政府忽視民意強行施政,一意孤行進行廿三條立法、高官不問責、處理沙士失當、延遲政改等錯誤,惟並不代表市民一定會不支持民建聯。問題核心在於保皇黨由始至終誓死護主,寧撐政府而背離民意也在所不計。今天失勢,竟怪罪歸咎於政府民望低,甚至有人將社會議題政治化,未肯承認其黨路線已遭人民背棄的政治現實。保皇黨黨魁雖成功加入行政會議,參與最高權力決策機關,亦弄政今日如斯田地。

投票結果已清楚顯示,選民已利用選票,表達對保皇黨的不滿,七一延續的勢頭亦比預期中厲害,投票率的不斷上升,反映市民選舉意識提升,亦反映市民對現有議會內的代表未能有效發揮監察作用。區選一直被視為明年立法會選舉的「前哨戰」,政府要影響議會決定會變成更舉步維艱。若董建華政府希望在餘下任期內重拾民心,必須加強與民主派合作,共謀對策,保皇黨亦須重調黨的方針,休想以為主席下台便可重拾公眾信任。

評論員: 何喜華

文章編號: 200311260320178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2 ----------

港聞
A06
明報

2003-11-26

特稿
徐四民轟港台令保皇黨受挫

民主派藉「七一效應」在區議會選舉中重挫民建聯,左派中人卻不以為然,其中前全國政協常委徐四民對選舉結果表示失望,並指「做保皇黨是愛國,有何不妥」,一直批評香港電台與政府對著幹的徐四民又指港台經常批評政府,令保皇黨在選舉中受挫。

邵善波:戰果影響北京接納普選

前《基本法》草委、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邵善波在本報撰文指出,民主派成功地把區選轉化為民主派與「保皇黨」的鬥爭,因為「傳媒大力配合」,把香港推向另一次嚴重的社會衝突。

邵善波指出,民主派可能會把此次選舉的成功,作為加快選舉步伐的理據,但中央的看法很可能正好相反。「從政府施政困難、行政立法關係緊張,加上政府內部因應97轉變仍未能理順和適應的情況,北京的結論很可能是與民主派所鼓吹的南轅北轍。」

他重申:「沒有人能代表中央發言,但在沒有掌握好中央政府對這個問題的態度前,就大力鼓吹普選,並欲以『人民力量』壓倒中央政府,是極其不智和不負責任的做法。」

而徐四民則指港台經常罵政府,拿公帑卻未有好好宣傳政府政策。在上週日投票日晚上7時許,電視台播出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鏗鏘集》,講述一群年輕人在「七一遊行」後政治意識提高,播出年輕人的心聲和「七一」片段,被質疑鼓勵市民投票給民主派。

吳亮星斥港台天天餵毒藥

同樣關注港台角色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吳亮星認為,市民投票不選保皇黨,主因是對經濟情況不滿。他認為,選舉當日還有兩件事加深「七一效應」,一是多個區的票站調查問及包括七一及政改等問題,會觸發更多選民因此而投票;二是港台播出的節目有推波助瀾作用,鼓勵選民趁最後幾小時投票。

吳亮星又指友儕間流傳著一個說法:「港台天天向政府『餵毒藥』,早上的節目狂鬧;然後政府下午派人四處解釋,幫政府打番支『補針』,一個人日日是這樣,補得多久?」

港台:製作不偏不倚

香港電台電視部紀實節目組總監施永遠表示,當日播出該集《鏗鏘集》沒有影響選舉結果的意圖,並強調節目絕對是不偏不倚、以中肯的角度製作。他解釋,決定做這特輯,是因為年輕選民登記率大增,年輕人在區選的表現值得研究。

他強調,節目除訪問了一些認為「七一」令其增加投票意欲的年輕人,也訪問一些不會投票、覺得區議會無用的年輕人,正、反兩面都講了,又沒有提及任何政黨、候選人,根本沒有任何鼓吹市民憶起七一和鼓動投票意思。【邵善波全文刊B12論壇版】

文章編號: 200311260040021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3 ----------

香港新聞
A16
文匯報

2003-11-26

葉國謙謝票 街坊落淚

 【本報訊】(記者 葉詠儀)在區議會選舉中,以64票之差飲恨觀龍選區議席的民建聯副主席葉國謙,經過兩天繁忙黨務之後,昨天返回該選區謝票。他指出,心情已經完全平靜下來,重新再投入工作。其昨天謝票時,有街坊主動走上前和他握手時,向他說:「我投咗你一票,估唔到畀那個人贏咗,之後該名街坊隨即淚如雨下,葉國謙感慨地說,當時自己亦有些受不了。

 他又稱,昨天民建聯舉行常委會會議,檢討區選結果,但目前尚未有任何定案,中委會下週二將討論主席曾鈺成請辭問題,由於現時尚未有一個機制,一旦中委會接受曾鈺成請辭時,有何安排,都有待中委會一併研究。

文章編號: 2003112600501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4 ----------

大公論壇/訃聞
A12
大公報
一葉
2003-11-26

民建聯到底敗給了誰?

令人不安的是,這次區選的焦點不是實際的民生問題,而是空洞的政治議題。北角錦屏區選民投給「長毛」的一千多票,難道是認同他抬棺材、燒車胎的「工作經驗」嗎?

民建聯在區議會選舉中失利,論者都認為與「七一效應」有關,但究竟什麼是「七一效應」呢?

「七一」遊行之後,「民主黨」大聲疾呼,混淆視聽,硬要把五十萬人上街視作自己的政治資本,彷彿上街的人都是「民主黨」的支持者。其實,人們心裡明白,上街的人並非都支持什麼「還政於民」的口號,更多的是為了表達對經濟民生困難及政府施政失誤的不滿。

然而,支持「民主黨」的傳媒,挾「七一遊行」的「餘威」,不但不努力化解民怨,更不斷誇大政府的失誤,大吹大擂,對政府進行無日無之、從早到晚的謾罵及攻擊,加深一般市民對政府的不滿情緒。

民建聯支持政府合法施政,維護港人團結,而且深入基層工作,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亦是民建聯得到市民廣泛支持的原因。然而「民主黨」卻玩弄宣傳手法,硬把民建聯冠以負面的「保皇黨」之名,把政府的失誤,等同於民建聯的失誤,把人們對政府的不滿,轉移到民建聯的身上,更在區選前夕,不斷抹黑民建聯,說民建聯不能代表市民,要「踢走保皇黨」云云。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下,民建聯候選人,尤其一些知名度高的「老將」們,便成了選舉的輸家。所謂「七一」效應,其實是選舉過於政治化的表現。

令人不安的是,這次區選,焦點不是實際的民生問題,而是空洞的政治議題。「民主派」 挾「七一效應」,大談什麼「還政於民」、「全面直選」等等蠱惑人心的口號,使長期默默從事地區工作而不高喊口號的民建聯處於被動。

最明顯的例子,莫如觀龍選區,何秀蘭開宗明義,說要把政治帶入區議會,由於「空降」,缺乏政績,唯有依靠推銷口號式的民主訴求,加上「七一」政治明星的搖旗吶喊,竟然把有十二年區議會工作經驗的民建聯「老將」擊敗,難道這不是政治化的結果嗎?

再看北角錦屏選區,眾所周知的職業示威者「長毛」竟也得到千多票,比勝出的民建聯對手只少了二百多票,這不是政治化、情緒化的結果嗎?難道投票給「長毛」的選民,是認同他抬棺材、燒車胎的「工作經驗」嗎?

還有幾個毫無地區服務經驗,只憑一般口號宣傳的年輕人,也得到一定票數的支持。

縱觀以上例子,民建聯區選失利,並非失去選民支持,而是一場扭曲的政治化選舉的犧牲者。

市民應該看到,「七一」之後,特區政府做了大量改善民生的工作,中央更不斷推出重大措施,支持香港經濟復甦,改善市民生活。民建聯支持政府回應市民要求,改善民生,為什麼硬要被抹黑為「保皇黨」呢?

反觀所謂「民主派」,「七一」之後,不但沒有提出什麼改善民生的實質建議,更不斷誇大政府的失誤,製造政治爭端,針對政府高官,要這個辭職,要那個落台。「民主派」在民生問題上無所建樹,便在政治議題上製造輿論,畫餅充飢,不顧基本法的規定,空喊什麼「一人一票選特首」、「立法會全面直選」等不著邊際的政治口號。如果被這樣的政黨控制議會,左右政府的管治,這又豈是市民之福呢

文章編號: 200311260020090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5 ----------

名采
E16
蘋果日報
左丁山
2003-11-26

GG細語
唔想人投票

十一月二十三日區議會選舉,投票人數超過一百萬人,投票率突破四成,創歷史新高,確實振奮人心,明年立法會選舉,定必空前激烈,支持民主選舉嘅市民,到時必須空群而出。

經紀S居於火炭多年,歷年都有投票,次次都係去銀禧花園商場頂樓嘅一間幼稚園投票,喺星期日中午飲茶之前,叫老婆一齊去投票,老婆話:「去邊度投票呀?」經紀S話:「咪銀禧花園囉!」點知拆開投票通知書一睇,先知道係去體育學院,冇所謂啦,橫掂都係車去嗜,於是去到投票站,人丁單薄,唔夠幾分鐘就行番出嚟,預備車鬆人。咦,有一位老婆婆戙住支枴杖大嗌:「先生,你去邊呀,車我返上銀禧花園得唔得?」經紀S老婆即刻喝停經紀S,問:「阿婆,有乜事呀?」婆婆話:「我坐沖一架參選人嘅穿梭小巴落嚟投票,點知唔記得帶身份證,要返轉頭,但係小巴走沖,的士又冇,唔該你車番我上去丫。」經紀S覺得冇問題,於是兜衝去火炭銀禧花園,婆婆多謝而去。

經紀S諗諗,覺得移走投票站,非常唔方便一般市民,銀禧花園有大量選民,有小巴巴士的士經過,交通方便,但體育學院就冇公共交通工具到達,有的士入,冇的士出,行出去划艇中心,有幾百公尺咁遠,你叫刊長者選民點搞?

咁嘅選舉安排簡直係扼殺投票意欲降低投票率,中間有冇陰謀呀?胡國興法官應該查核一下,點解唔keep住火炭投票站喺銀禧花園或搬去火炭火車站?

文章編號: 200311260060369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6 ----------

港聞
P02
都市日報

2003-11-26

林瑞麟

政制事務局長林瑞麟昨重申,政府不會委任在區選中落敗的人士進入區議會,又表示不會因市民在區選反應熱烈,而加快07年的政制檢討。

林瑞麟昨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說,區議會的委任及提名工作,由民政事務局負責,但政府的政策,是不會委任在區議會選舉中落選的人進入區議會。

對於行政長官會否委任少於102人,林瑞麟表示已聽到民主派方面的聲音,但他們仍要就委任人數諮詢法律意見。政府將於新一屆區議會運作之後(明年一月),檢討區議會的職能、組成和角色。

另外,對於有政黨及市民指區會反應熱烈,投票率創新高,希望政府加快政制檢討,林瑞麟回應指,政府不會就「單一」的選舉活動而改變政制檢討時間表,與及諮詢策略,並按計劃於明年開始就07年後的政制發展,進行公眾諮詢。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認為,政府沒有充分理由不提早展開諮詢程序,又指「一路拖落去,巿民會更加不滿。」

民主黨要求取消委任制

在區選獲八成勝出率的民主黨約10名成員,昨日手持橫額和標語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政府取消委任議席及當然議席,不過,政府總部沒有派人接收請願信,保安人員更一度阻止示威者進入政府總部範圍。有代表更躺臥在地上抗議,最後撕毀信件後和平散去。 (都巿)



文章編號: 200311264410006

本文章之版權由有關出版商擁有。除非獲得明確授權,否則嚴禁複製、改編、分發或發佈本文章。版權持有人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件經慧科的電子服務提供。

  Copyright (c)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 37 ----------

電子剪報服務慧科訊業有限公司 查詢請電﹕(852) 2948 3600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wisers.com
Copyright (c) 2003 Wisers Inform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