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彬 - 大學排名榜僅屬意見調查返回

整體說明
 
這是本專題網頁收錄的第三篇由章文彬撰寫的文章,其餘兩篇由作者在2005年7月26日及9月2日發表。三篇文章同屬短打文章,可以視為輕鬆讀物,大可不加評論。不過,由於作者在《星島日報》師家版撰寫專欄文章已一年有多,熟悉教育升學問題,作者對大學排名的理解甚至誤解,或多或少代表了一些人士的看法。民意研究計劃因此希望透過評論章文彬的短打文章,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原文:星島日報 2006-08-03 鍾庭耀解讀或評論


最近,坊間公佈了八所大學的排名調查。

今年除了八所大學的排名外,還有校長的排名;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贏得最佳校長稱譽,大抵是近期的霍金效應吧。

事實上,大學排名的玩意最重要是評估大學的教學質素,以及其學術研究質量,然後是學生的質素、教職員的資歷,以及大學的資源;若果排名的因素只是公眾人士的意見、知名度等,這樣的排名不足信。而如此的民意調查也許只能在政治人物的層面上有參考價值,對於大學排名調查只是聊博一粲,皆因年年如是,還調查來作啥。

嶺南大學每年被列為榜尾,香港大學則一定位列榜首,若不計算學生的成績增值、教學資源與學生人數的比例、畢業生前景等數據,又焉知大學的真正實力,加上各大學在本科跟學術研究的比重不同,又如何有更公平的排名。

若對大學排名一竅不通,只憑一般社會民意調查作為根據及條件,於是年年得出同樣結果。


關於各大校長形象的調查其實每年都有。

民意研究計劃負責調查各大院校在巿民心目中的印象,專業教育網則結合其他指標進行排名。不過,後者與民研計劃無關。


2005年起,專業教育網列出三種排名方法,民意數據只在其中一種產生重要作用。專業教育網的排名其實包括收生成績、研究撥款、研究成果、師生比率、圖書藏量等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