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行集會人數點算系列返回

去年七一與今年元旦的點算經驗

鍾庭耀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香港大學立場無關。

 

關於今年七一遊行人數的爭論,與筆者一起參與研究的學者朋友,已經陸續發表文章詳述我們的點算工作,及解釋我們的觀點。為了集思廣益,我們亦已把原始數據透過《港大民意網站》全面公開。

 

今年點算七一遊行人數的方法,其實是參考了去年七一遊行、今年元旦遊行、和今年六四集會的點算方法。筆者嘗試在此簡述一下該等經驗的累積過程,集思廣益。

 

去年七一遊行的點算

 

去年的七一遊行,明顯是針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一群曾經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公眾意見書彙編」進行重新分析的學者,包括香港大學的陳素娟和蔡世增、中文大學的陳健民和蘇鑰機、科技大學的馬嶽、浸會大學的趙維生、和筆者本人,決定在七一遊行時進行人數點算工作,嘗試解答為什麼歷年來,各個主辦機構公佈的數字,總是與官方的統計結果相差數以倍計。究竟是統計方法出了問題?還是弄虛作假的結果?

 

不過,由於經驗所限,及沒有預計遊行人數會多達數十萬人,學者們採用了不太完善的方法。研究組當日選定了兩座行人天橋,架設攝錄機,以每15分鐘抽樣攝錄1分鐘的方法,拍攝遊行的過程,然後馬上把錄影帶送到一個設有放映器材的地方,透過電視大屏幕以肉眼逐格點算。研究組還預備在即晚公佈結果。

 

由於種種困難,七名研究組的學者加上十位同學馬不停蹄的工作,亦未能於當日完成點算工作。主要困難包括攝影角度不佳、肉眼點算需時、人流變化迅速兼且自動分流、和很多市民沒法全面參與……等。詳情請參閱蘇鑰機及陳素娟刊登於《傳媒透視》及《民意網站》的文章《如何統計七一大遊行人數》。

 

結果,研究組放棄了其中一道天橋,然後集中在灣仔軒尼詩道與柯布連道交界的行人天橋進行攝錄,點算多日後得出26萬4千人經過該點的數字。研究組再根據在7月2至5日期間進行的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從489名曾參與遊行的巿民的回應中,推算出當日只有57.1%的遊行巿民經過該點。結合調查的抽樣誤差,得出全日遊行人數有42萬9千至50萬2千的結果。

 

研究組在7月4日發出新聞公報,謂「五十萬人上街的數字,基本上值得相信」。研究組的蘇鑰機及陳素娟,又於7月中在《傳媒透視》及《民意網站》同時刊登文章,詳細說明點算的過程和結果。

 

雖然研究組未能如期在七一當日公佈點算結果,但由於事先宣佈了點算計劃,可能對主辦和官方機構都構成了一點壓力。也不知道是否基於這個原因,主辦機構和警方公佈的數字相當吻合。

 

今年元旦遊行的點算

 

為了進一步改良點算遊行人數的方法,筆者在今年元旦遊行時,再次在同一地點進行點算。由於研究屬於探索性質,筆者只是聯同成立不久的香港大學學生研究隊的四名同學一起點算,但就把方法改良。

 

研究隊員首先把半條軒尼詩道概念上切割成3條行人通道,其實就是等同3條西向行車線,然後每10分鐘進行攝錄及點算1分鐘,即每隔9分鐘點算1分鐘。由於人手有限,又需要兩人同時點算核實,每條通道實際上是相隔20分鐘左右才錄影及點算一次。如果不是因為第3條行車線只是開放了很短時間,平均點算密度還會更少。

 

點算工作首次以手動點算器進行,兩人同步點算一條通道,另一人同時錄影作為後備複核。另一方面,研究人員亦同時詳細記錄路面情況,包括遊行人士佔用通道的數目,和警方人流控制的方法等。

 

可能由於研究隊沒有事先張揚點算事宜,主辦單位和官方機構公佈的數字又再次出現很大差距。在傳媒不斷查詢後,筆者於1月2日在《民意網站》公佈了點算方法和初步統計:

 

「通過柯布連道行人天橋底的遊行人數,以5%點算誤差計,是介乎36,000至40,000之間,但該數字並未包括因為遲入早退,而沒有經過點算地點的遊行人士。根據七一遊行後的隨機抽樣調查統計,當時有43%遊行人士沒有經過該處。元旦遊行未有同樣抽樣調查的數據,暫時只有昨天在遊行沿線抽查的886份問卷,和410份網上問卷。初步估計,沒有經過點算地點的遊行人士可能少至20%。以20%為調整下限,43%為上限,再結合5%偏差,初步估計全日總遊行人數為45,000至74,000之間,有待進一步抽樣調查的結果。」

 

公報同時說明:「我們歡迎其他人士描述他們的點算方法,互相切磋和印證......我們期待更多專業人士加入日後的人流及人數統計工作,更加客觀和有效地提供可靠的數據,避免基於政治考慮而扭曲人數。」

 

及後,筆者在整個1月期間進行了4次隨機抽樣電話調查,在大約四千個樣本中找到133名曾參與元旦遊行的巿民,當中86.0%謂曾經通過我們的點算地方。由於次樣本只有114人,在95%置信水平下,讀數86.0%的純抽樣誤差為正負6個百分比。因此,以通過柯布連道行人天橋底的遊行人數介乎3萬6千至4萬之間計,元旦遊行的總人數應介乎3萬9千至5萬之間。

 

不過,須要說明,由於研究屬於初探性質,又受到不少限制,包括參與點算的同學只得四位、抽樣密度實際為20份之1、警方在點算站前不遠處實施間歇性人流管制、和及後的隨機抽樣電話調查樣本不足,都會影響推算的準確性。

 

筆者進行有關點算工作,其實是希望累積經驗,為日後的同類研究提供參考。在今年7月1日,有關經驗再次得到補足,這個留待明天討論。

 

去年七一及今年元旦遊行點算比較

日期  2003年7月1日   2004年1月1日 
點算單位  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公眾意見彙編研究組   香港大學學生研究隊 
參與學者  陳素娟、蔡世增、陳健民、
趙維生、馬嶽、蘇鑰機、鍾庭耀 
 鍾庭耀(顧問) 
點算人員  大學生10人,來自不同院校   香港大學學生研究隊4人 
取樣地點  軒尼詩道與柯布連道交界行人天橋   軒尼詩道與柯布連道交界行人天橋 
點算方法  每15分鐘抽樣攝錄1分鐘,然後
用定格在電視大屏幕上點算人數 
 每10分鐘以手動點算器抽樣
點算1分鐘,同時攝錄備份 
經過人流  264,000   38,000 
流失比率  43.9%   14.0%* 
  推算人數  429,000-502,000   39,000-50,000* 
* 流失比率是透過1月期間4次隨機抽樣電話調查錄得,1月初公佈的數字因此須要修正。
 

今年六四集會與七一遊行的點算經驗

 

筆者昨日討論了去年七一及今年元旦遊行的點算經驗。今日要集中討論今年六四和七一的經驗。

 

今年六四集會的點算

 

由一群學者自發組成的「遊行集會人數研究隊」,包括香港大學的陳素娟、中文大學的蘇鑰機和郭婉鳳、理工大學的李亮坤、和筆者本人,為了探討動態和靜態點算方法的差異,決定在今年的六四燭光晚會試驗各種點算人數的方法,而筆者就負責設計及執行「移動方格抽樣點算方法」。

 

簡而言之,研究人員在集會場內以繩索畫出3公尺乘3公尺的方格,然後點算方格內聚集的人數,從而求取人數密度,再乘以集會人士所佔用的面積,推算參與集會的人數。

 

具體而言,點算人員用了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在指定場區的指定地點進行拉繩點算,另一種方法是在人潮邊沿設立方格,然後等待集會人士填滿方格後進行點算。第二種方法對與會人士的干擾較少,但就比較費時,而點算方格亦要不斷地隨著人潮的後沿移動,比較複雜。

 

實驗證明,第一種方法比較有效。8名同學分成兩隊,全晚共錄得第一種數據164個次,而第二種數據就只得42 個次。經過詳細檢討及分析後,兩類可用數據分別有132及36個次,平均密度為每格25.3人。

 

根據另外一些研究人員的點算,現場六個足球場的集會面積為14,917平方公尺。以密度乘面積,所得人數大概是4萬2千人,不包括坐在外圍及場中通道的人士,這些人士由另外三組同學點算,得到約9,400人的數字。因此,研究隊估計,參加集會的總人數大約是5萬1千人。

 

不過,有關數字亦可能出現接近一成的偏差,原因包括:會場的群眾密度不一,我們的數據就顯示南方的場區密度較高,每九平方公尺的方格平均人數要比北方場區的高6人;球場內外的密度有差距,而球場以外的人數更難點算;由於不斷有人流出入,群眾佔用的高峰面積難以判斷,而以高峰面積推算人數亦會低估數字。事實上,我們所採用的兩組原始數據,在95%置信水平下,其中一組平均數的誤差為每方格正負2人,即接近8個百分比。

 

但無論如何,研究隊在比較當晚使用過的不同方法後,基本上認為嚴謹的抽樣點算,比全民點算更加有效和化算。

 

今年七一遊行的點算

 

及至七一,結合了數次點算人數的經驗,「遊行集會人數研究隊」決定再以科學求真的態度,點算參加七一遊行的市民。隊員亦同時決定,不論結果如何,都會把方法與數據全面公開。不過,隊員明白到點算需時,而用來推算「流失比率」的數據,亦要透過頗長時間的抽樣調查才能累積足夠數據。因此,研究隊決定不會在短期內公佈結果。

 

況且,隊員一向認為,各種點算方法都有局限,而遊行人數的多寡,又與市民訴求的強弱和質素沒有必然關係。過份強調遊行人數的多寡,反而對解決當前面對的問題沒有幫助。可惜,不知是否因為研究隊沒有事先說明會公佈結果,主辦和官方機構公佈的數字又再出現嚴重的差距,與去年的情況大不相同。

 

其實,人數研究隊所採用的方法,與去年七一和今年元旦遊行的統計方法一脈相承,屬於定點站位點算法,是動態點算方法之一。累積過去的經驗後,研究隊把前線人手增加到12名,而抽樣頻率亦增加至每隔4分鐘點算1分鐘。點算工作再次以手動點算器進行,6人同步點算不同通道,另外3人負責複核點算,1人負責同步攝錄作為後備複核,另外2人同步記錄路面情況。

 

研究隊本來再次選定軒尼詩道與柯布連道交界的行人天橋進行點算,不過,由於該處進行工程,研究隊於是改在軒尼詩道與軍器廠街交界的行人天橋,即遊行人士由灣仔進入金鐘地段時,進行點算。

 

研究隊先把該處的軒尼詩道切成8條行人通道,其實等於6條東西行車線再加2條電車路,然後每隔4分鐘攝錄及點算1分鐘。結果,2條電車路因為列作緊急通道而沒有行人,其餘6條通道的遊行人流總數約為14萬9千人。為了評估人流調整基數,研究隊於7月2至11日期間,進行了多次隨機抽樣電話調查,在3,512個年滿18歲的樣本中,找到231名曾參與七一遊行的巿民,當中77.4%謂曾經通過我們點算的地方。由於有關次樣本有178人,在95%置信水平下,讀數77.4%的純抽樣誤差為正負6個百分比。因此,假設推算誤差全是基於電話調查的抽樣誤差,全日七一遊行的總人數應該調整為18萬至21萬之間。有關推算的原始數據經已在《港大民意網站》全面公開。

 

正確面對集會遊行的人數

 

一群志同道合的學者,義務和自發地組成了研究隊,首先耗盡精神重新分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公眾意見書彙編」,然後多次點算集會遊行的人數,再各自撰文表述,不外乎希望進一步推動公民社會和發揚科學求真精神。

 

平情而論,在有限的資源下,各種點算人數的方法各有局限,甚至流於粗疏。作為一門科學,不同的統計方法涉及不同的定義、理論和實際考慮。只要研究的過程、方法和原始數據一律公開,則各界人士自然能夠集思廣益,慢慢發展出一套適合本地社會的統計方法。

 

筆者始終認為,組織遊行集會的機構和政府部門,最好能夠置身道外,把點算遊行集會人數的工作交給專業人士,避免捲入無謂的政治爭拗。政府和有關團體當前應該做的,就是把以往統計人數的方法和原始數據全面公開,促進學術研究。

 

參與遊行集會的人數,從來就不應該成為一種政治工具。只是當社會沒有民主,民意民情無法通過投票數字表決時,遊行人數才會變得如斯重要。筆者曾經寫過:「在文明進步的社會,一個信念就是一個信念,一個意見就是一個意見。好的意見一個不能少,壞的作風一個也嫌多。」把遊行集會人數的多寡,視為施政的民意基準,是社會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