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確立了反對主流返回
蘇鑰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
|
註: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與香港中文大學立場無關。 |
|
七月一日反廿三條大遊行不只是一次民意總爆發,其威力更廷續下去,影響著立法的進程及政府的舉措。它對民意有即時的引領效果,在遊行後塑造了民意的走向,確立了反對派成為主流聲音。傳播學的「議題設定」理論認為傳媒的主要功能並非教人對事情有何感想,而是教人應關注甚麼事情。今次大遊行就不單教人關注甚麼,還明示了市民應採取的立場。 |
|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發現,市民變得愈來愈反對立法。調查包括下列的三條問題:(一)是否在原則上支持立法;(二)是否支持政府原先提出的立法諮詢文件內容;(三)是否支持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內容。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曾於一周及二周前分別進行的調查中,也有問這三條問題。比較三次調查所得的結果,可看到由六月中至七月初的民意變化。 |
|
從附表可見,經過最近的討論及七一大遊行,表示「唔知/難講」的市民減少了,大部分人對立法都有較明確的意見;之前未有具體意見者,他們近期多表示反對立法。有關立法的主流意見已經形成,七一大遊行發揮了聚焦作用。 |
|
在原則上是否支持立法方面,反對者上升了十個百分點,共有六成二。支持者則下降了近兩個百分點,共佔一成九。在兩周前仍有兩成人未有明確意見,七一後下降至只有六個百分點。 |
|
對政府原來諮詢文件的內容,市民在過去兩周的意見,也趨向於更反對。反對者增加了十六個百分點,支持者減少了近三個百分點。原來沒有意見者,由三成六降至一成九。 |
|
最值得注意的是市民對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的看法。對比兩周前後的數據,反對者增加了十五個百分點,支持者的比例沒有甚麼變化。如果單看大遊行前後的分別,反對陣營的比例在一周內已增加了八個百分點!沒有意見者由兩周前的三成五降至一成九。 |
|
反對倉卒立法者是廣泛及跨越各階層的,無論是男女老幼,不同教育程度及職業,都持反對意見。而在近兩成的堅定支持立法者中,較多是五、六十歲以上的男性,教育程度為小學或以下。很多不同專業的人士對立法的進程和內容都持反對意見,這應可對立法會內功能組別議員在投票時有一定啟示。 |
|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七月二至四日進行的調查發現,七成七市民反對於七月九日就基本法第廿三條立法,只有一成市民支持如期立法,認為是「一半半」的人佔半成,另有約半成人表示「唔知/難講」。 |
|
在這七成七反對如期立法的市民中,三成二表示「幾反對」,四成五更表示「非常反對」,可見市民的反對意見很強烈。特首在七月五日宣佈對國安條例草案作三項修訂,並如期把草案在七月九日於立法會進行二及三讀,對此暫時仍未有最新的科學民意調查數據,估計政府此舉可以減少部分市民的疑慮和反對聲音,但相信仍有很多市民不同意董建華的決定。 |
|
社會上有個論點,認為大家在原則上不反對立法,政府之前更說市民普遍支持立法。但這幾次的調查均發現,市民在原則上也不支持立法,表示反對者更高達六成二。為何有如此大的認知鴻溝?一個可能是市民在原則上真的不反對立法,但愈看立法內容愈覺得不妥,於是在原則上對它也不認同。另一個可能是,所謂「原則上支持立法」的意思,其實是市民心裏不歡迎立法,但因基本法已寫明要做,故無辦法反對,只好無奈地接受,但不表示自己衷心地支持。如果要說心裏的真正意願,多數市民是不希望立法的,而調查的結果可能反映了這種心聲。 |
|
七一大遊行讓大家開了眼界,擴展了想像空間。它是香港政治範式的轉移,令政治生態進入新紀元。七一前香港社會給大家的感覺是嚴重分化,市民充滿無力感,立法會是保皇黨的天下,民眾只求政府在立法上再讓一步,抱的是「輸少當嬴」的心態。七一後香港主流意見顯現,民氣上升,公民力量充沛,立法會中的勢力組合出現變化,市民在立法上有更多憧憬,對將來的政制改革步伐有更多訴求。 |
|
五十萬人用具體行動反對立法,但其實反對者肯定遠超此數。很多人因各種原因未有參加遊行,但心裏也有相同想法。民意調查結果正正顯示,反立法的市民高達六成二,遠比支持者為多。 |
|
在數據面前,不能也不應再說「市民對立法有嚴重分歧」,真相是大部分市民的意見都很一致。整體市民的意見很清楚:市民之間沒有很大分化,如有的話只是市民與政府之間的分化。希望政府和其執政聯盟能認真地聽取民意,不要再搞「請吃飯看戲」等小動作,不要鼓動少數支持立法者出來,製造「二分」、「有人反對、也有很多人支持」的假象,更不要再說市民被人「誤導」,這只是在侮辱人民的智慧。市民七一用腳示威,明日就會用手投票。 |
|
政府過去六年的劣績有目共睹。但西諺有云:「每朵雲邊都可找到銀光」,施政失誤導致七一大遊行,我們可能要「多謝」特首,給香港帶來下列的「好處」:(一)市民同氣連枝,加強了社會凝聚力,發揮了「團結就是力量」的精神;(二)在大遊行和抗炎事件中,讓全世界看到香港市民可愛可敬的一面;(三)衝擊了百多年下來的政治冷感,令港人關心政治;遊行令市民上了一堂公民課,更明白普選的重要性,也可能會令更多年青人登記做選民;(四)令祖國不得不施恩救港(如CEPA);(五)令中央政府明白,不能找個可信賴但無能力的人治港;以後要找個不單信得過還要有才幹及有民望的人,才不會自找麻煩。 |
附表:近期民意對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的走向 | |||||||||
是否原則上支持立法 | 是否支持政府原來的諮詢文件內容 | 是否支持政府的國家安全條例草案內容 | |||||||
16-19/6/03(N=1,023) (%) |
23-25/6/03(N=1,010) (%) |
2-4/7/03(N=1,042) (%) |
16-19/6/03(N=1,017) (%) |
23-25/6/03(N=1,020) (%) |
2-4/7/03(N=1,042) (%) |
16-19/6/03(N=1,020) (%) |
23-25/6/03(N=1,018) (%) |
2-4/7/03(N=1,040) (%) |
|
支持 | 20.3 | 16.4 | 18.7 | 13.3 | 13.2 | 10.6 | 16.6 | 19.1 | 17.2 |
一半半 | 7.2 | 12.2 | 12.9 | 6.9 | 9.7 | 10.8 | 9.4 | 8.7 | 10.5 |
反對 | 51.7 | 55.3 | 62.1 | 43.6 | 49.0 | 59.4 | 39.1 | 45.4 | 53.8 |
唔知/難講 | 20.7 | 16.0 | 6.2 | 36.3 | 28.2 | 19.2 | 34.9 | 26.7 | 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