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王的新衣說起返回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
安徒生童話《國王的新衣》是家傳戶曉的故事,《維基百科》謂有關故事已經被翻譯超過一百種語言。故事裏的國王愛著新衣,老是命令裁縫替他做不同式樣的服飾。終於,國王遇上了騙子,請纓為國王縫製世上神奇的衣服,並謂只有聰明人才能看得見。國王開心極了,心想:「我穿上這件衣服,就可以分辨誰是聰明人了。」
兩個騙子領了大筆金錢,開始縫製這件神奇的衣服。過了一段時間,國王心急了,想親自去看看,但又怕看不見那塊神奇的布匹,變成傻瓜國王,於是決定派遣身邊的大臣去看看。
大臣一看,嘩!什麼都沒有!不過,大臣不願國王把他當傻瓜,思前想後,還是假裝看見布料好了。大臣稟報王上:「布料真美,前所未見!」國王開心極了。
一次又一次,國王派遣臣子去打探,回來都是一樣,國王相信了。
國王雖然什麼都看不見,但因為臣子以前個個都說看見布匹,現在又個個讚美新衣,國王怕自己比人蠢鈍,於是便穿上看不見的新衣,擺出洋洋得意的樣子,往市集出巡。
國王跑到街上,誰都看不到新衣,但誰也不敢說出來,承認自己是個笨蛋。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小孩從人群中跑出來,指著國王哈哈大笑:「哈哈哈!國王沒有穿衣服!」謊言被戳破,人民才敢說真話。
安徒生原著的結局,是國王雖然知道真相,但還是基於面子,國王繼續巡遊,臣子繼續扮懵。安徒生其後的版本把國王寫得比較正面,謂國王盛讚誠實的孩子,然後汲取教訓,變得勤政愛民。當然,坊間流行的版本,還有其他不同的結局。
根據考證,這個童話其實是安徒生改編曾經流行於西班牙的一則故事。當中有國王,有騙子,但衣服則是私生子看不到的。這個考證當然不太重要,我們的著眼點,始終是這個童話故事的啟蒙意義。
今時今日,國家領導如果只求感覺良好,不聽忠言,當然就會讒臣當道,把人民的不滿說成是大逆不道。去盡點,還可以說成是顛覆政權,與外國勢力勾結。結果是民意被扭曲,施政沒基礎,社會潛藏動亂危機而不自知,最終只會得不償失。
筆者曾經這樣比喻自己:筆者就好像《國王的新衣》裏的小孩,不懂時務,見到什麼就說什麼。略為不同的,是筆者見到的,是透過當今社會科學方法得出來的數字,筆者要說的,是根據科學數據得來的結論。圖像是好是醜,任由他人判斷。筆者雖然沒有故事裏小孩的童真,但總不會忘記,科學的真理是不會跟隨長官意志而改變的。
筆者熱愛天文學,兒時沒想過要幹民意調查。小時候便知道伽利略的故事。這個意大利天文學家,是西方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愛因斯坦稱他為現代科學之父。對筆者來說,在伽利略眾多研究與發現之中,最重大而又痛苦的突破,是他否定了古代學者的「地心論」或「天動說」,即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推崇當代學者哥白尼的「日心論」或「地動說」,即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在他之前,已有主張「日心論」的學者因與當時的教義不符而被活活燒死。
伽利略基於嚴謹的科學實驗、結合仔細的天文觀測和推理,否定了亞里斯多得「天體完美無缺」的觀念,主張「地動說」,並為牛頓定律提供了基本框架。當然,亞里斯多得、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甚至愛因斯坦和所有後來者,最終都被證實出錯。原因很簡單,科學就是一種方法,用理論解釋實證,然後又用更多實證查找理論的不足,再翻新理論解釋實證,然後又再查找不足……循環不適,漸次接近真理。
伽利略當年的理論,雖然是建基於科學,但由於與當權思想格格不入,被教庭傳喚到羅馬受審,最後被終身軟禁,著作被查封。伽利略後來完全失明,然後去世。
當然,現代科學倡明,伽利略的「天動說」,簡直就是「小兒科」。1853年,伽利略死後超過二百年,教庭終於把伽利略所有著作解禁。接近90年後,在1939年,當時的教宗讚揚伽利略「是研究方面大無畏的英雄……不怕路上的危險與絆腳石,也不懼怕到達墳墓的那一刻。」再過五十多年,在1992年,教宗保祿二世發表聲明,承認教會對伽利略的判決錯誤。由受審到翻案,整整360年,真理得以昭彰,不知經過多少年頭,凡歷多少劫難。
筆者從此學會,真理非為權貴,公道自在人心。只要擇善固執,歷史自有公論。
近期,政府民望日低,佔中運動如箭在弦,針對筆者的謾罵接踵而來。無他,國王怕愚昧,臣子要奉承,騙子要取巧。於是人人假戲當真做,目的就是博取國王的歡心,貪圖權貴的賞賜。國王沒新衣,百姓都知道,只是敢怒不敢言。好在還有一個純真的小孩,道破騙子的謊言,群眾的情緒才得到解脫。
國王的新衣,如果能夠放在陽光下,讓誠實的學者好好測試驗證,怕且不會出現如此的結局。民意調查講求科學理據,如同伽利略的「天動說」,不為權貴作改動,不是國王的新衣。
可惜的是,國王沒有雅量,讒臣乘機取巧。先把小孩打成造反派,再把科學變歪理。然後口誅筆伐,肆意攻擊,製造白色恐怖,以為可以解決問題。誰知道,真理不會被改變。掩耳盜鈴,只會弄巧反拙。
面對來勢洶洶的攻擊,筆者並不急於回應。有助學術研究和公民社會發展的理性討論,筆者當然積極參與。對於那些不懷好意、借故詆毀的謾罵,就由它們在歷史洪流中消失好了。真理不在口舌之間,只要把事實紀錄下來,誰是誰非,歷史自有分曉。
今期《傳媒透視》是最後一期印行版,筆者趁機簡述一下過往撰文的習慣,立此存照。筆者以往在報章撰文,大多是報社約稿,或是同儕發起,共同議事。如果是筆者個人文章的話,一般都是不收稿費,但要版權互享,然後向外開放。目的是為了避開個人利益和商業考慮,讓道理在公民社會中自由流通。
採取這些原則,筆者曾經投稿一些比較嚴謹的報紙論壇。後來,部份報紙被商人收購,又或要求筆者放棄版權,筆者於是不再投稿了。後來發現,報紙以外,還有值得信賴的《傳媒透視》,於是便再撰寫文章,適時論述各種民意研究的工作。
隨著《傳媒透視》變成網上刊物,筆者希望在此寄語本刊編者,要不畏強權、堅持信念、守護真理。安徒生叫我們保持童真,伽利略叫我們堅定不移。從這個角度出發,筆者的民意研究工作,與本刊主事的編輯事務,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有不可替代的角色。
我們都是一面鏡子,替國王照新衣。衣服漂亮與否,不是我們的考慮。國王聰明與否,且看他信不信鏡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