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身份認同調查(精簡版)返回
鍾庭耀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 |
|
註:本文於2012年6月4日發放給傳媒預覽,歡迎於6月5日開始使用,包括全文轉載或節錄報導,版權完全開放。文章會於6月6日上載到《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網址為http://hkupop.pori.hk)及《PopCon 普及民意平台》(網址為http://popcon.hk)。
六四事件,是香港巿民與共產主義之間的一道鴻溝,是認同北京政府的一幅屏障。藉著六四七一之間、世界民研學會在香港舉行年會之前,筆者透過本文回應一下幾個月來關於香港巿民身份認同感的討論。
筆者於本年3月12日,出席了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關於「大學學術自由」的會議,在發言稿中提及港人身份認同感的爭議。筆者綜合去年底開始針對筆者的攻擊,大概分為三個論點:
(一)調查要求巿民選擇認同「香港人」或「中國人」是不科學和不合邏輯。
對於以上三點批評,筆者有六點回應:
(一)很多調查,包括回歸週年調查,問卷會問:「你心情如何?」答案可以包括「開心、興奮、憂慮、害怕、矛盾、複雜」……等等。問卷無論是只選一項,或者可選多項,答案選項往往都是互相重疊甚至互相矛盾。亦即是說:被訪者可以同時擁有多種重疊和複雜的心情,只要講出最主要的一種或幾種感覺,研究便可以作出深層分析。因此,要求巿民在「香港人」、「中國的香港人」、「中國人」、和「香港的中國人」四個重疊意識中選取最合適的身份代表,雖有「理屬和包含」的問題,卻無不妥。
(二)就算以上「香港人」對比「中國人」的問卷題目真有不妥,筆者去年底公佈巿民對「香港人」身分認同感升至10年新高,及對「中國人」身分認同感跌至12年新低,其實完全不是建基於上述問卷題目,而是出自兩條獨立題目,分別要求巿民以 0-10 分獨立評價他們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程度,和對中國人身分的認同程度。這些單項題目,完全沒有「邏輯性」的問題。
(三)在科學研究的領域,不可能出現主權回歸前就是「科學」,回歸後就「不科學」的改變。科學方法是一個嚴謹的探索過程,充其量可以說某某調查沒有參考價值,不能說調查方法的「科學」和「邏輯」性會隨著政治氣候改變。
(四)如果上述調查方法在香港「不科學」,則同類身份調查在甚麼地方都不會變得「科學」。近來關於美國 NBA 籃球員林書豪是「台灣人」、「中國人」、還是「美藉華人」的討論,是不是「不合邏輯」和「不科學」?
(五)至於調查的參考價值,只要我們看看近期香港與內地人在生活文化上出現的衝突,再仔細看看我們的調查結果,尤其是「八十後」年青人對「中國人」身分認同感在過去三年急劇下跌的現象,便可知道有關調查的預警作用。有關調查採用了十三條意見題目,另加九個人口變項,是一個非常全面和有用的研究。
(六)關於調查別有用心的批評,筆者當然可以一笑置之,但對於不少同事和年青學者來說,就是白色恐怖,學術機構應該正視,甚至考慮給予無辜學者適當的法律保護。
以上的論點,雖然已經載在筆者的講稿,但似乎鮮為人知。由於港人身份認同感調查仍會繼續,有關討論恐怕不會休止。
|